• 使用說明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使用說明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與酥餅教授對談---深音廣播
    • YouTube頻道 (20)
      • 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 (14)
        • AI小說創作 (12)
          • 期刊論文與著作 (1)
            李登輝 (1) 蔣經國 (4) 軍購 (2) 幻象2000 (1) 戰鬥機 (1) 鄧小平 (1) 和平統一 (1) 和平協議 (2) F4幽靈機 (1) 美國軍售 (1) 勇虎戰車 (1) 舊金山和約 (1) 台灣地位未定論 (1) 杜勒斯 (5) 顧維鈞 (3) 葉公超 (9) 王世杰 (1) 蔣中正 (12) 開羅宣言 (1) 聯合國託管 (1) 日本戰爭賠償 (2) 以德報怨 (2) 藍欽 (6) 齊世英 (1) 公投 (1) 核四 (1) 轉型正義 (2) 俄烏戰爭 (3) 民族自決 (1) 上海合作組織 (1) 中國 (2) 美國 (1) 歐盟 (1) 罷免 (1) 地方派系 (1) 政治家族 (1) 統戰 (1) 房價 (1) 量化寬鬆 (1) 社會住宅 (1) 國防產業 (1) 中美貿易戰 (1) 矽盾 (1) 國防安全 (1) 黨國體制 (1) 烏克蘭 (3) 俄羅斯 (3) 疑美論 (1) 刺槍術 (1) 制空 (3) 民團 (1) 古巴導彈危機 (1) 印度 (1) 印太戰略 (1) 反分裂法 (1) 台海戰爭 (1) 制海 (2) 登陸戰 (1) 反艦飛彈 (2) 北約 (2) 日俄領土爭議 (1) 核武 (1) 巴基斯坦 (1) 中巴友好關係 (1) 伊朗 (1) 沙烏地阿拉伯 (1) 北韓 (1) 中索安全合作架構協定 (1) 台灣香港移民政策 (1) 台灣海峽內海論 (1) 聯準會升息 (1) 教改 (1) 廣設大學 (1) 技職體系 (1) 裴洛西 (2) 半導體 (1) 英國脫歐 (1) 南韓 (1) 中國軍演 (1) 中華民國建國 (1) 袁世凱 (1) 孫中山 (1) 南越 (2) 北越 (2) 越戰 (2) 新加坡 (1) 馬來西亞 (1) 英國 (1) 越南民主共和國 (1) 東德 (1) 西德 (1) 兩德統一 (1) 日本首相 (1) 安倍晉三 (1) 佐藤榮作 (1) 岸信介 (2) 吉田茂 (1) 中日戰爭賠償 (0) 中日和約 (2) 沈劍虹 (1) 中國代表權 (3) 反攻大陸 (3) 聯合國 (3) 中華台北 (1) 徐亨 (1) 嚴家淦 (1) 國際奧會 (1) 奧林匹克運動會 (1)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1) 聯合國2758決議案 (1) 蒙古國 (1) 外蒙古 (1) 蔣廷黼 (1) 外蒙入聯 (1) 俞國華 (1) 韓戰 (2) 聯合國否決權 (1) 茅利塔尼亞 (1) 甘迺迪 (1) 陳誠 (3) 艾森豪 (3) 符立德 (2) 杜魯門 (3) 艾奇遜 (2) 美援 (1) 美軍協防台灣 (3) 美軍顧問團 (3) 神諭計畫 (2)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3) 尼克森 (1) 麥克尼 (1) 蔡斯 (1) 鍾華德 (1) 周至柔 (1) 大陳島 (2) 日內瓦會議 (1) 外島 (1) 控蘇案 (1) 美國侵臺案 (1) 羅柏遜 (1) 紐西蘭提案 (1) 沈昌煥 (1) 福爾摩沙決議案 (1) 史迪威 (1) 馬歇爾 (1) 國共內戰 (1) 周宏濤 (1) 第七艦隊 (3) 潘公展 (1) 對日和約 (1) 五二四事件 (1) 俞鴻鈞 (1) 劉自然事件 (1) 八二三炮戰 (1) 金門砲戰 (1) 第二次台海危機 (1) 一江山島 (1) 華沙大使級談判 (1) 王叔銘 (1) 莊萊德 (3) 史慕德 (3) 段茂瀾 (1) 法國 (1) 越南 (1) 黎鐵漢 (1) 李彌 (1) 黃杰 (1) 孤軍 (1) 雷德福 (1) 海南島 (1) 麥克阿瑟 (1) 劍魚號 (1) 彭孟緝 (1) 黃少谷 (1) 周書楷 (1) 馬康衛 (1) 魯斯克 (1) 蔣宋美齡 (1) 保君達 (1) 于焌吉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潤物細無聲 (四) [031-040]

            潤物細無聲 (四) [031-040]

            2025 Jul 27 AI小說創作
            #AI小說 31
            #不能打折心安理得
            保衛嘉玲的計劃雖是「絕密」,但公安系統終究不是鐵板一塊。計畫推行數月後,從廳級到支隊,小道消息漸起——那個被特警大隊列為「靜態保護對象」的四川大學醫學生,原來是省委「親點」的重點人物。
            當公安廳下發記功通知時,文件落款簡單:「因執行重大維穩政治任務表現突出,予以通報表揚並記集體三等功一次」。但具體緣由隻字未提。系統內部,反應卻冷熱不一。
            有幹警在支隊茶水間嘟囔:「保個女娃也能升遷?我們去年抓黑幫,帶傷回來,才記個嘉獎而已。」
            另一人小聲回道:「你以為是普通女娃?是省委書記親點的,聽說還牽涉到中央的民族線路,別亂說。」
            也有人半信半疑,認為這是高層「做戲」,把一個孤女當樣板養大、包裝、送進幹部梯隊,「搞不好,過幾年就是民族地區的女書記。」
            而特警大隊內部會議上,大隊長壓下雜音,語氣不重卻堅決:「這不是普通保衛工作,是政治任務。能不能理解是你們的事,但該做的不能打折,該領的功要心安理得——這是省委給的。」
            李曉芸聽完這些議論,沒多說話。她知道,保護李嘉玲不是為了掌聲,是為了那層更深的、說不出口的秩序感。那孩子天真得像雪地裡的一支白梅,真正懂她的,不是同學,也不是幹警,而是那張無聲無形的「絕密專案書」。



            #AI小說 32
            #關注邊境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邊界爆發新一輪衝突的消息登上央視新聞頭條時,全國輿論一時熱沸。社交媒體上,關於「中國是否應表態」、「南亞局勢會否波及我國西線」的討論迅速擴散。在四川成都,這場遠在萬里的邊境衝突卻讓市公安局悄悄召開了一場不對外公開的**《寒梅計畫階段性風險評估會議》**。
            會議在公安局保密會議室舉行,由局黨委分管維穩工作的副書記主持,特警大隊、教育聯絡科、涉外情報組、校園安全協調處等部門代表出席。
            副書記開場即說:
            「這幾天南亞局勢升溫,不只是外交問題。全國多地高校學生表現出強烈的軍事與政治參與感,特別是像嘉玲這樣的醫科高材生,本身就在具高度敏感性的校園環境裡。各位要有前瞻性,風險不是直接來自邊境,而是來自『關注邊境』這件事本身。」
            特警代表補充:「寒梅對象目前行止如常,無異常跡象。但近期她所在的臨床醫學班上,有男同學提到『若戰事升級,應組織醫學生志願服務邊疆』之類言論。」
            涉外情報組則指出:「部分境外媒體和NGO平台,開始將『中國青年關心國際戰事』作為標題包裝議題,若涉及嘉玲,恐被炒作為『國族/孤兒/醫學夢』敘事的情感投射樣本,極具傳播風險。」
            教育聯絡科官員則說道:「目前川大部分黨團支部已收到提醒,慎防社團或論壇炒作相關議題。但像嘉玲這樣背景特殊的個案,若被主動提及或當眾發言,一旦言論被曲解,將牽一髮動全局。」
            副書記聞言即刻下令:
            繼續維持「無聲保護」原則,但強化宿舍周邊夜間巡邏頻率,特別關注臨近宿舍內是否有政治敏感言論聚集傾向。
            指示「課業指導員」角色幹警主動詢問嘉玲學業壓力與對社會時事之觀點,不得引導,但要暗中掌握思想傾向。
            要求川大黨委方面「進一步加強正面價值引導」,但不得將嘉玲單獨點名或公眾凸顯,防止她成為焦點。
            對校內論壇、學生社團近期籌備的「南亞局勢討論活動」加強審查,一旦涉及煽動性內容,立刻介入。
            結尾,副書記語氣頗為凝重:
            「寒梅計畫的對象雖是一介女學生,但這種複合象徵性,不是在邊界,而是在敘事邊界。她不能被奪走、也不能被利用,更不能自己誤踏那一步。」
            會議結束時,所有紀要蓋上絕密印章,由涉密員專人送入公安廳加密文書庫。寒梅依然無聲無息地綻放著,但風,已變了。



            #AI小說 33
            #時代對象徵的飢渴
            四川省公安廳當晚召開**《關於寒梅計畫應對當前國際局勢的定調工作會議》**。會議地點設於廳大樓地下一號會議室,由廳黨委書記親自主持,政法委聯絡官、情報處、網信辦、基層民族工作協調組、寒梅計畫專案小組均列席。
            書記語氣平穩,卻句句定向:
            「今天的會議,是定調會議。南亞邊境戰事升溫,我國與印度接壤的區域多為高原民族地帶,歷來地理複雜、歷史敏感、文化交錯、宗教滲透,這一點大家都心裡清楚。」
            他頓了一下,望向坐在前排的寒梅小組組長與涉藏民族組的干部:
            「我們手上這位,李嘉玲,來自川西民族交界帶,身份又是孤女、清苦自強、學業頂尖,在網絡上稍作包裝就會成為理想敘事樣本。她若哪天說出什麼涉及邊疆、民族、戰事的話,就不是她個人表態了,而是整條敘事線都可能失控。」
            隨後,他語氣變得冷峻:
            「我說得明白一點,**有些少數民族地區的家族,本來就對印度有錯誤幻想與宗教情感投射。嘉玲的成長背景雖乾淨,但不是沒有文化殘留。她在四川大學的影響力已經累積,很多外校學生在社交平台轉她文章,關注她動態。**你們誰敢保證,這孩子若在醫學生討論會上,一句『應該醫治每個民族、無論誰的士兵』這種話不會被有心人剪輯?」
            眾人一陣沉默。
            廳情報處副處長低聲說:「她至今未在公共場合表態,社交平台使用也極為克制。但最近幾日觀看邊境新聞次數異常增高,亦瀏覽一則印媒中文報導。」
            書記立刻點頭:
            「所以,今天我說清楚,寒梅對象的原則是:最好『不發聲』,其次是『不被帶節奏』,最差就是『被人借口開刀』。現在開始,不要幻想她是永遠中立無害,要把她當作可能被啟動的敘事武器來看。」
            他最後指示:
            立即透過心理指導員身分與其進行『壓力訪談』,不提國際局勢,但觀察其對時事的潛在情緒波動。
            通知四川大學保衛部,校內一切與「國際軍事時事」有關的演講與討論活動,嚴格報備,寒梅所在系不得參與。
            若出現外部記者、社媒賬號對其留言互動,須第一時間截圖並上傳資料庫。
            網信辦負責清查是否有以「嘉玲」、「寒梅女醫」等關鍵詞炒作帖文,先行低熱處理,避免擴散。
            會議結束時,書記重申:
            「我們不是不相信她,我們是不相信這個時代對象徵的飢渴。她不能被利用,不管是民族牌、邊疆牌,還是女學生自強牌——我們要她安全,也要這個牌還在我們手上。」
            會議紀要限「廳級一號級別閱覽」,封存後移交至省委政法委三號檔案室備查。


            #AI小說 34
            #戰略防火牆設置
            省委書記翻完公安廳送來的處置報告,點點頭,語氣平淡但斷得很準,說:
            「嗯,處理是還行,不過還是有點風險在裡頭。這樣吧,安排一下,讓嘉玲那娃兒出去走走,旅遊也好、實習也行,轉個念頭,也當作是給她一點獎勵。記得,動作不要大,名義正當,細節你們明天拿方案來給我看。」
            《寒梅計畫分流安置方案建議稿》
            文件等級:絕密(只限省委綜合組、政法委民族辦、公安廳一處、四川大學黨委秘書室)
            目的說明:
            因應嘉玲同志在當前民族、軍事議題升溫時期可能成為輿論「過熱目標」,經省委書記指示,應採取「軟性疏導」方式予以暫時分流,以轉移其注意力、弱化外界關注,並形成「自然斷層」,維護其敘事完整與心理安全。
            一、基本策略
            正面獎勵名義:
            以「優秀醫學生實習交流」、「民族團結實地走訪」為名,安排其至他省或沿海地區進行2–4週短期學術旅遊/基層實習。
            掩蓋行蹤設計:
            行程資訊限內部掌握,對外統一回覆為「參與校級交流計劃」,不對其具體地點與日程對外公開。
            保留「敘事掌控權」:
            隨行人員由寒梅工作小組指派,擔任名義上的「交流協調員」,實為安全監護者,必要時進行隱性介入。
            二、擬定行程選項(供領導決策)
            選項編號 地點 性質 配合單位 安全評估 敘事延展潛力
            A 廣東汕頭市中心醫院 公費實習型 汕頭衛健局、華西協議醫院聯盟 高 中
            B 浙江舟山群島 公益醫療志願行動 海島基層黨建交流平台 高 高(偏遠感強)
            C 甘肅臨夏州 民族團結訪談任務 國家民委對口支援行動 中 高(回族敘事)
            D 新疆伊犁州 「一帶一路」醫學交流 中央民族醫學統籌處 低 極高(但風險大)
            建議首選 B 或 A 案,安全可控、敘事自然,不易引起外部猜疑。
            三、附帶任務建議
            拍攝「紀實短片」:
            隨行單位負責紀錄其參與實習過程,供日後宣傳部剪輯使用,控制素材來源。
            心理軌跡監測:
            安排心理指導員於行前/行後各進行一次情感狀態分析,預判未來風險點。
            紀錄口徑統一:
            通知四川大學與華西醫學院宣傳口部門,禁止單方面發布其外出消息,一切訊息由寒梅小組統一審核。
            四、結語
            本次旅遊實習計畫,表面為獎勵,實質為戰略防火牆設置,是寒梅計畫進入中期管理階段的重要節點措施。若執行得當,可有效防止其成為輿情爆點,亦為日後納入更高階政治規劃預留操作空間。
            擬報時限:次日17:00前由公安廳第一處提交正式行動文稿。



            #AI小說 35
            #怎麼說誰來說說幾句說什麼都要設計好
            川大黨委書記當場開口,語氣不重,但帶著明顯不滿:
            「省委這邊安排得還是不夠細膩。你說,實習就派她一個學生去,這怎麼講得過去?太明顯了,這樣反而會讓她暴露在關注下。你們要掩護也要掩得像樣點,現在時間又緊,臨時再找幾個人搭班也來不及。這個意見你們記一下,回頭向省委實事求是地反映。」
            省委書記聽完川大黨委的回報,點點頭,語氣輕鬆卻明快:
            「說得有理,這麼一搞倒真是太刻意了。這樣吧,別實習了,直接安排她出去旅遊。北京、上海、廣州,都可以選。就當是一個學生自己請假出去玩,這樣反倒沒什麼特殊性,也不引人注意。」
            他停頓了一下,又補一句:「經費由我們來想辦法解決,行程越自然越好,報個輔修課程或者短期交流也行,做得乾淨點。」
            會議室一片安靜,四川省公安廳書記舉手發言,語氣誠懇:
            「嘉玲那娃兒生活儉樸得很,成都市內那些景區她一個都沒去過,平時就埋頭學習,連跟同學出去吃頓飯都難得。現在要讓她出去旅遊,還得是離開四川,誰去說?怎麼說?這是個難點。」
            省委書記沉默幾秒,緩緩開口,語氣不容含糊:
            「這件事不能卡在這裡。她這個人特質太單純,不能硬推,要讓她自己願意去、覺得自然。我不管你們怎麼說,說是學術交流、慰勞先進、醫學生社會實踐什麼都行,但要說得合情合理。她一動不了,整個計畫就沒法轉。」
            他頓了頓,眼神一掃全場:
            「你們公安系統、學校、統戰口一起擬個方案,明天中午前送到我桌上。怎麼說、誰來說、說幾句,說什麼,都要設計好,不能臨場編。」
            然後補了一句,語氣忽然柔和些:「她要是疑心重,或者不想去,也別太勉強,但要有後手預案,不打沒準備的仗。」



            #AI小說 36
            #我不想去
            省委書記果然料得不差。嘉玲接到旅遊安排的通知時,第一反應是搖頭。
            她說得很簡單:「我不想去。我課業緊,旅費也高,沒這個必要。」
            說完便低頭繼續看書,像平時拒絕一個陌生邀約那樣平靜。帶話來的老師也沒太驚訝,只是尷尬地笑笑,說:「這是學校慰勞優秀學生的一個機會,不用自己出錢。」嘉玲還是輕聲說:「我自己在學習上努力,是應該的,不需要獎勵。」
            其實她並沒有覺得委屈或懷疑什麼。只是從小到大,她早已習慣不移動、不浪費、不被注意。她的同齡人或許會為一次北京之行興奮不已,但她不會——她根本沒那個習慣,也沒有那樣的社交圈。她孤僻,但不是因為驕傲或自卑,而是因為她長年如此,自然成形。
            她不知道,這場「慰勞之行」背後牽動著多少人手上的公文與夜晚的討論。而她這麼一句平淡的「我不想去」,讓好幾個人連夜重寫了方案……



            #AI小說 37
            #17分鐘
            川大黨委近期安排了「南亞形勢與我國邊疆穩定」專題說明會,針對近期印巴邊界衝突背景,希望引導學生理性理解國際局勢與民族關係。雖說會議氣氛謹慎,但大多數學生都習慣沉默,場面有些壓抑。
            沒想到中段,李嘉玲舉手。
            她起身,語氣不疾不徐:「我家在雅安,那裡和藏區接壤。從我記事起,民族關係就挺融洽。我們鎮上有些藏族老爺爺,過年時還會自發寫對聯——不是別的,就是『習近平好』這樣的話。」
            講台上的老師一怔,笑著點頭:「這樣的情況非常難得,是基層民族工作的成果。」
            消息當天下午就經校內聯絡人送到成都市公安局,十七分鐘後呈報至省委辦公廳簡報系統。
            公安廳書記看完,只說一句:「這娃兒靠得住。」
            省委書記當晚批示:「語態自然,立場明確,無須干預。此為寒梅計畫中期表現指標之一。值得讚許。」
            成都市公安局教育巡防組則私下鬆了口氣,一位幹警說:「她不是裝的,是真心講出來的。」
            另一人接話:「這麼多年,第一次覺得保個女學生是有點價值的事。」
            那一晚,沒有警報,沒有加班,只有一句共識——「這娃兒,好。」



            #AI小說 38
            #底子正站位也正
            省委書記語氣肯定地說:「嘉玲娃兒這次在形勢說明會上的發言很有代表性,底子正,站位也正。這就證明——黨中央當初保的是對的人。」
            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這條消息,擬個密件,直接報王滬寧同志,說明我們四川的基層民族工作不是空話,這娃兒是我們長期栽培的成果,值得重視。」
            四川省委辦公廳機密專報
            機密等級:絕密(限報政治局常委)
            報送對象:王滬寧常委閱示
            報送單位:四川省委辦公廳民族宗教事務聯絡小組
            文號:川委秘〔2025〕特19號
            日期:2025年6月29日
            關於四川大學李嘉玲同學發言情況的專報
            尊敬的王滬寧常委:
            根據貴常委長期對民族統戰與高校思政工作的關注,我省現將四川大學李嘉玲同學近期在校表現情況呈報如下:
            一、學生背景簡介
            李嘉玲,女,漢族,2006年生,雅安市某鎮人,孤兒,2024年考入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專業。其成長歷程由地方黨政機關與群眾共同扶養,長期接受我省基層黨建與民族團結政策熏陶,具備堅定正向的政治立場。
            二、發言情況概述
            2025年6月27日,四川大學召開《南亞局勢與我國周邊外交形勢說明會》。會中,李嘉玲同學主動舉手發言,重點指出:
            「我家在雅安,那裡的民族關係我認為挺融洽,鎮上還有少數民族老人自發在牆上寫『習近平好』。」
            該言論引起師生熱烈反響,會後已由校黨委報送至成都市公安局、省委宣傳部。
            三、政治評估
            省委書記閱示後表示:
            「這娃兒底子正、站位正,是我們基層民族工作開花結果的典型,證明黨中央當初保的是對的人。該事屬正能量典型,請擬密件呈報王滬寧同志。」
            省委政法委、宣傳部、公安廳等單位評估後認為:李嘉玲個案可作為民族團結、黨群共育、思政育才的鮮明範例,建議由中央統戰系統後續選定進行政治引導與公共呈現。
            特此專報,懇請閱示。
            此致
            敬禮!
            四川省委辦公廳
            2025年6月29日



            #AI小說 39
            #沉著與定力
            成都市公安局特警大隊負責護衛嘉玲的幹警們,起初只是把這項任務當作普通工作,甚至有人覺得「保個女娃兒有什麼好忙的」。但日子久了,雖然沒有人真正與她交談過,他們在她身上卻看見了許多。
            這女孩從不喧嘩,也不與人親近,總是安靜地走在自己的節奏裡。上下課從不遲到早退,書包總是收得整整齊齊,連坐在圖書館的姿勢都端端正正。有時候,幹警遠遠看著她拿著一碗食堂飯坐在校園角落吃飯,陽光落在她的側臉上,像一株微微挺直的幼苗。
            沒有人被指派去跟她說話,但每個輪班過她那一區的人,都對她產生了一種說不出口的好感——不是憐憫,更像是一種尊敬。一位幹警後來低聲說:「那娃兒,不簡單。她身上有種乾淨得不得了的氣,像是所有事情她都自己熬過來了。」
            人們不說,但大家都記住了她。有些幹警開始主動調班到她常出現的時段,有人偷偷把她遺落的傘掛回她宿舍樓下。沒人討論,卻在無聲中,對她多了一層默默的守護。
            一、《幹警筆記節錄:夜班觀察記錄》
            (成都市公安局 特警大隊 代號「寒梅」輪值日誌,節錄)
            202X年10月12日 晚班
            輪值時間:18:00–00:00
            天氣:晴
            嘉玲同志 18:25自圖書館出來,一路步行至宿舍,未與任何人交談。書包沉重,步伐穩定,途中撿起一片垃圾投入桶中。路燈照在她臉上,一瞬間讓人想到她考入川大時的新聞照片。她好像從不發脾氣,也從不和人親近。這孩子什麼都靠自己……
            補記:宿舍樓下,有一株桂花樹,她經過時停了幾秒,看了一眼,沒說話,又走了。
            二、《內部回憶材料(節選)》
            (幹警代號“曉雲”,任職四川大學片區輪值組第二排查員)
            ……最初被抽去值班時,我有些不服氣。護衛個學生?還絕不能接觸,不能靠近。沒想到,那幾個月的觀察,讓我徹底改觀。
            嘉玲這個娃兒,是我們見過最安靜、最自律的學生。她每天固定時段出現,生活規律得像軍人,但又比軍人還沉得住氣。她不與人爭,也從不刻意迎合老師同學。她有一種叫人肅然起敬的乾淨勁兒,像在什麼都不說的情況下,就已經說明了她是誰。
            我有時想,如果我們全體幹警能有這種沉著與定力,部隊能更強,這個娃兒,是真的不一樣。
            三、《某次守夜記錄:現場語音翻譯紀要》
            (公安內部輪崗交接語音檔案自動轉寫)
            甲:今天又看到她,晚自習完自己走回去。這麼大的校園,一個人不怕黑也不怕生人。
            乙:她怕什麼,她啥都靠自己,從小孤兒院長大的,不比我們見得少。
            甲:我覺得她像那種……不是嬌氣娃兒,是吃過苦的那種。
            丙:說句實話,我們不是在保一個學生,是在保一種……象徵吧。那種「黨栽出來的寒梅」。



            #AI小說 40
            #只差一點點幫助就會倒下
            嘉玲走過校園廣場,陽光薄淡,風很輕,擺攤的學生們熱情喊著:「義賣餅乾!幫助弱勢,您的支持是一份希望!」可行人卻大多低頭匆匆經過,無人駐足。
            桌上擺著兩三盒包裝簡樸的手工餅乾,幾位戴著紅袖章的志願者神情略顯尷尬,一邊整理海報,一邊小聲說:「要不收攤吧,快中午了,還一盒都沒賣出去……」
            嘉玲沒說話,走近攤位,從書包裡取出錢包,一張張鈔票輕輕展平,低聲問:「這些餅乾全買了,要怎麼算?」
            志願者愣住,一時沒反應過來。「同學……妳說……全買?」
            嘉玲點頭,只簡單說:「我不吃甜的,拿去給需要的人。」語氣平淡,卻讓在場的人都靜了下來。
            志願者連忙說:「真的不用這樣,我們……只是希望有人支持一下,不是要讓誰獨自扛起來。」
            嘉玲淡淡回應:「我知道你們的用心,也知道別人可能不理解。但我見過太多人撐不下去,只差一點點幫助就會倒下。你們願意做這件事,很了不起,剩下的,就讓我來。」
            她把餅乾收進紙袋,又從袋子裡拿出一條乾淨的紅絲巾,綁在攤架上,說:「掛著這個。讓別人知道,妳們做的是對的。」
            說完她就走了,背影筆直堅定。志願者們久久無語,只覺得胸口一陣溫熱,有人低聲說:「她就是那個……李嘉玲吧?」
            另有人點頭:「怪不得。她做的事,總是不說,卻比誰都清楚我們的難。」
            陽光從樹葉縫隙裡落在紅絲巾上,風輕輕拂動,彷彿替她無聲說話。
            成都市公安局的會議室內,一如往常的氣氛肅穆。
            下午五點整,幹警將一則平淡無奇的日報送入政治部書記辦公室。這是每日照例的「嘉玲同志活動動態」簡報之一。書記翻開,只見一則記載:
            「今日14:10,李嘉玲同志經過川大正門口,看見川西山區小學為失親兒童義賣餅乾。她停下腳步,詢問來歷,未多言,即買下剩餘全部餅乾,共計二十八盒,未留名而去。志願者和孩子們鞠躬感謝。」
            政治部書記看完,沉默片刻,目光銳利起來。他不是第一次看到這類報告。從「半夜探望患病同學」、「救下溺水女童」、「親手幫助盲人過街」到「幫助街邊老人買菜」,這個女學生從沒對外說過一句,也未曾允許報導。
            他將報告合上,拿起電話,語氣乾脆而有力:「我這裡是政治部。義賣產品的事,我知道了。這樣——你們馬上安排,把那所學校義賣的餅乾、糖果、蜂蜜什麼的,全部買下來。寫明是公安局職工集體採購,做為福利分配。」
            對方一愣:「是,書記。那…是不是要辦手續…?」
            「不必繁瑣,趕快辦。讓川大那邊知曉,是我們向李嘉玲同志學習,支持偏遠地區教育事業。寫得溫和些,但要讓人懂得——我們公安知道誰該保,知道什麼才是主流。」
            「明白了,書記!」
            放下電話,政治部書記抿了口茶,喃喃道:「這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是教育。她不講話,但我們要替她講。她不出頭,我們要讓她站得住。」
            他推門走入黨委辦會議室,對幾位中層領導說道:「大家注意,李嘉玲同志又有義舉,我們要快速反應。這不只是買點餅乾,而是展現我們公安的政治辨識力、行動力與道德態度。這樣的同志,黨中央關注,群眾佩服,我們要珍惜、要學習。」
            一位政保幹部點頭:「書記說得對。這才是我們保衛工作的核心——保的是黨心,也是民心。」
            另一人笑說:「職工們最近怨聲載道說福利單調,這下好了,有李嘉玲同志親自挑過的餅乾,一定高興!」
            書記沒笑,只淡淡道:「她不是挑,而是救人不留名。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讓這些善意默默無聲。辦得漂亮一點,讓人知道,成都公安知道什麼叫正氣。」
            窗外陽光漸漸斜了,川大前門的孩子們仍未知道他們眼中那位買光餅乾、微笑離去的女大學生,背後是一整座體制,靜靜守望。





            潤物細無聲 (五) [041-050]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歷史講堂 03 國家建國史——新加坡

              • 2024 Oct 05

              國城講堂10 論巴基斯坦外交關係、北韓洲際彈道導彈試射、台灣海防問題 20220426

              • 2024 Oct 05

              國城講堂07 再論俄烏戰爭與台灣安全 20220306

              • 2024 Oct 05

              從1954年艾森豪特使符立德訪台看當時台美關係的幾個面向

              • 2024 Oct 23

              歷史講堂 01 中華民國建國史

              • 2024 Oct 05

              國城講堂12 論中國「台灣海峽內海論」、美國聯準會升息、台灣教改廣設高教問題 20220706

              • 2024 Oct 05

              • 使用說明
              • 部落格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本網站內容版權為張國城老師所有,引用圖片影音版權為原單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