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29 第十六次讀書會
反攻大陸與海南島計劃
2025 Jul 09 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
各位朋友大家晚安,今天是2023年4月29日,是第十六次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的線上讀書會,非常感謝大家今天晚上的參加。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議題,是在1950年代的時候,中華民國因為法國與美國之間的互動,大家知道最近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中國,跟中國簽訂許多協議,實際上法國跟中共的關係向來是蠻友好的,跟法國外交的傳統習慣有關,第一個是法國外交比較傾向左派,這點在西方國家是比較少見,法國長期以來對社會主義有偏好。這是在歷史上可以找到的。所以自1964年之後法國對於中國是一直都相當友好,甚至在1964年以前,法國跟中華民國還有外交關係的時候,他就不願意派大使到台北來了,他就指派代辦,這也是一種對於美國外交的反彈。這也是他從二次大戰以後的特色,就是他很喜歡跟美國唱反調,表示他在歐洲的獨立性格。不過在二次大戰作為美國的盟友,又一直跟美國唱反調的,其實也不只法國一國。還有另外一個國家也是非常需要美國的支持,但是又最喜歡跟美國唱反調的國家,除了法國之外的就是中華民國,我們從第一次讀書會到今天第十六次,其實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反美史。
中華民國其實跟美國的關係,以我讀國際關係的角度來講是非常不好。一方面來講中華民國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經常是不予配合。第二個是說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尤其是二次大戰之後在遷到臺灣來以後,對於美國的外交政策經常是不支持,為什麼不支持呢?當然有很多原因,無力支持是一個原因。然後認為美國的外交政策對中華民國不利,所以不想支持,這也是常常有的
我們今天就要討論一件事情,就是中華民國曾經對美國的一個建議具體予與反對,但是後來又出爾反爾的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一個檔案。這個檔案是在1950年的1月5號,當時段茂瀾先生是駐倫敦的外交官,發給蔣中正先生的一個電報。
首先先跟大家介紹一下背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整個東南亞的共產主義是非常的猖獗,而且非常的盛行,對美國所形成的自由世界的秩序形成很大的威脅。
那麼為什麼共產主義的政策會在這個區域形成浪潮呢?有幾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個地區普遍貧窮,普遍貧窮的話其實窮人翻身就是共產主義非常重要的訴求,也是共產主義發展的動力,所以第一個原因就是貧窮。共產主義一開始就是強調打倒資本家、打倒地主、窮人翻身,共產就是把生產的工具從資本家跟地主的手裡奪過來,因此貧窮就是共產主義孳生的溫床,在當時整個亞洲基本上都是處於一個相對貧窮的階段,而且二次大戰的毀損,更讓這個貧窮的情況相當的嚴重,所以這是共產主義在二次大戰之後在東亞的發展原因之一。
第二個就在於民族主義的興起,因為二次大戰日本對於英國、法國等傳統的歐洲帝國主義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發動軍事攻擊,日本的勝利讓當地的人民跟民族解放運動得到了很大的鼓舞,發現白種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西方人其實並不是像我們過去所認為的這麼偉大、這麼不可戰勝,在日本的攻擊之下,英國、法國還有荷蘭在整個東南亞的局勢,可以說是一時之間是相當惡劣,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日本的軍事勝利其實提供給當地的民族主義者,特別是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領導者相當大的信心,認為白種人不是不可戰勝,所以傳統上很多人說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在整個東亞好像大家都很討厭日本,像政大有個很知名的日本研究學者常講日本是亞洲孤兒,其實整個東南亞對日本的看法並不是像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知識分子想像的那樣,很多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者對日本是非常感謝的,因為如果沒有日本打跑、打弱西方白人殖民者,各國的獨立不會來得這麼快,所以這是共產主義在東亞的第二個發展的原因,在於說日本打敗當時西方的殖民者,這些西方殖民者也是資本主義的代表,這個對共產主義的興起就形成了另外一個助力。
第三個共產主義在整個東亞興起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勝利,其實給予各國的共產主義者很大的鼓舞。這點蔣中正當時很早就看出來了,他很早就跟美國說中共在中國大陸得勢,其實對整個東南亞、對整個亞洲的共產主義運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他認為他的反攻大陸不是只有為了中華民國自己,而是為了整體世界的反共前途有非常大的幫助,他這個想法後來看起來倒也不見得是錯誤的,老實說蔣中正先生的國際觀或者是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就我個人來看正確的不多了,但是這件事情是對的。所以中共在中國大陸獲得勝利,其實是對整個東南亞的共產主義形成了非常大的助力。
(1)
所以這個文件就是這樣子來的,這個文件是在1950年的1月5號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當時中華民國最大的外交問題就是在中國出現了另一個政權,另一個新的代表者,而且他佔領的是中國大部分的土地,所以在聯合國裡面,到底他會不會成為真正的中國,替代掉中華民國對於中國的代表權,就變成是臺北的蔣中正政府最在意的一件事情。
當時這個電文的內容就是這樣子,就是說現在駐倫敦的外交官段茂瀾先生接到了臺北外交部的指令,要他詢問法國外交部主管司長就說,請問一下,你們在聯合國會不會支持我們啊?因為英國已經打算在1950年1月6號就要承認中共了,這個是在英國承認中共的前一天,事先已經有消息了。那法國會不會在英國承認之後,跟著英國去承認中共啊?這點請你趕快去打聽。然後現在法國在東南亞的重要殖民地,就是東南半島,主要是越南,現在到底狀況如何?這個可能也是要去打聽一下。那因為當時我們的外交決策認為,英國因為緬甸的關係,怕說中共會影響緬甸,所以為了討好中共而趕快承認中共。那麼法國所佔的中南半島,尤其是越南其實跟英國所佔領的緬甸的局勢地位狀況是幾乎很類似的。英國為了緬甸不被中共所攻擊,所以趕快承認中共。那法國也會有這種顧慮,所以會不會也跑去承認中共?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就希望說,段先生你趕快去打聽一下法國的動向,另外當時毛澤東也去莫斯科訪問。所以在歐洲方面對於毛澤東在莫斯科訪問這件事情,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報,這個也希望收集一下,回報到臺北來。
這個是當時1950年的狀況,也就是說1950年的時候的中華民國因為剛剛失去了中國大陸,立刻就面對英國的撤銷承認。所以當時就很擔心說法國會不會繼英國的後塵,也撤銷承認,這是當時所擔憂的一件事情。
法國當時是沒有立刻撤銷承認,這個對中華民國來講是鬆了一大口氣,因為越盟(越南獨立同盟會)當時已經開始在中南半島挑戰法國的統治,所以法國必須要結合到美國的反共陣線裡面來,法國如果要結合到美國的反共陣線裡面來的話,就必須跟美國站在比較接近的外交路線,美國在當時是支持中華民國的,或者相對來講美國還沒有打算要承認中共政權,但是美國也認為說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恐怕是支撐不了太久,但是美國也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像英國一樣要承認中共,所以美國的立場當時來講比較游移。法國為了中南半島的狀況需要美國的支持,所以就跟著這個美國的立場,這個是在1950年1月的時候的事情。
當時中華民國可以說是風雨飄搖,因為失去了中國大陸面臨了西方國家,主要是英國帶頭的撤銷承認,如果法國也跟進的話,那麼狀況就非常的危急了。尤其是當時的中華民國其實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的不好。為什麼中華民國跟美國的關係非常不好呢?因為中華民國當時嚴厲的指責美國背棄中華民國,沒有對我們的反共戰爭太多的支持,也就是說當時的撤退到臺灣來的蔣中正政府同時面對西方三個主要國家,美國、英國和法國關係都不太好。當然英國關係是最不好,法國跟著美國,那跟美國的關係也不太好,這點在過去的這個讀書會裡面我們都提過,同時得罪幾個大國的狀況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其實並不少見,但是在1950年代那個時候其實是最嚴重。
(2)
而且在1950年,我們注意到國史館的文件時間是1950年1月5號,1950年1月5號其實當時美國也發表一個聲明,表示說無意對於臺灣的領土有任何主權的主張,也就是認為現在臺灣屬於中華民國,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就被中華民國管制,各國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反對,這點當時蔣介石認為其實美國還是蠻夠意思的,在1950年1月5號的時候,當時美國發表聲明說,世界各國對包括美國在內,對於中華民國在臺灣行使主權已經四年了,這大家沒有什麼意見。
所以蔣中正認為說美國還對我不錯,意思就是說臺灣的領土是屬於你們中國人,這個我們也不挑戰。因為當時蔣介石很擔心就是聯合國託管臺灣,或者是這個臺灣地位未定論繼續發作,這個我們在之前讀書會都有講過,但是各位朋友知道美國為什麼在那個時候會發表聲明說臺灣屬於被中華民國管制或被中國人管制,而美國沒有異議的說法?有沒有朋友知道?因為在1950年1月的時候其實美國已經看準臺灣大概在蔣總統手裡也守不了多久,如果臺灣遲早要落入中共的手裡的話,老實說美國也不必去跟中共爭臺灣。美國那時候就說反正臺灣被你們中國人已經管五年了,世界上各國也沒有什麼意見,所以我們美國對這個也沒有什麼反對的地方,意思就是保留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的後路。所以美國在任何時候只要說臺灣屬於中國或者是類似的發言,其實基本上大概都是對中共有利,這點是一定要跟大家說明,臺灣只要跟中華民國或者是任何跟中國有關的東西綁得太緊,其實經常最後結果都是會對中共有利的,因為中共掌握了大部分的中國。對不對!所以只要把臺灣說的跟中國在一起,不管是什麼人、他的膚色是白是黃,基本上都會對中共有利。這份舊文件看起來沒有幾個字,但是後面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的重要。代表了法國的態度、英國的態度還有蘇聯的態度。但是像這樣子的文件,或者是這種的歷史的探討,在我們臺灣的現代史、或者是教學、或者是歷史上大家的認知裡面可以說幾乎都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是我們這個讀書會最重要的意義。
(3)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在當時的1月31日,就是前面那個文件是1月5號,也就是過了大概二十幾天之後,段茂瀾先生從倫敦到巴黎去探訪,後來回報外交部說法國用401票對103票批准了法越的協定,法越協定批准之後,可能就要立刻承認中共了,但是現在看起來英國承認中共之後,北京的態度也很冷淡,而且現在中共跟蘇聯居然已經承認越南共產的胡志明政權了,所以法國不爽,因此可能就不會太快承認中共了。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放心了。
後來外交部長沈昌煥先生的批示就寫得比較清楚一點,因為要呈給蔣中正看,所以沈昌煥先生就說駐法大使館的代辦段茂瀾說法國應該不會承認共匪偽政權,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次法國沒有承認中共政權是拜誰之賜?是拜胡志明之賜!因為如果胡志明政權沒有建立,中共跟蘇聯就不會承認胡志明政權了。如果沒有胡志明政權的話,法國會不會在那時候就承認中共了?我想這個可能性其實應該是非常的高了,所以接下來我們的運氣其實還是不錯的,所以又躲過一次了。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往下看,在1950年的6月,就是在這些交涉之後,亞洲發生了一件比胡志明政權成立,中共跟蘇聯承認這個共產政權更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在1950年6月25號,北韓對南韓發動進攻,這個就是韓戰。美國當然立刻就派兵參加,在聯合國的決議之下,美國率領15個國家的聯軍到韓國抵抗北韓的侵略,所以最近的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美國的時候,受邀到美國國會演說時,他就強調說要不是美國對大韓民國的幫助,在大韓民國犧牲了三萬七千多人,包括長津湖戰役就犧牲了四千五百人,今天我們國家也不會有這樣的民主發展跟自由了。我認為這個就是一種感恩圖報的表示。很可惜的就是,我們在美國這麼多的幫助之下,我們每次總統在過境訪美的時候,都是急著對臺灣內部或者是臺僑發表談話,很少很少公開的直接對美國政府表達這麼多年來對臺灣,或者是講對中華民國的支持表達感謝,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蠻可惜的事情。
(4)
再來文件是在1952年的3月20號,韓戰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要不要派兵參加韓戰。當時有一位黎鐵漢先生呈給蔣中正對於香港跟東南亞的相當的工作的意見,這個報告書也是機密,後來在這幾年國史館的數位化建檔工程之中才解密。
(4)
他的報告就是特別有提到東南亞,他說大陸陷匪之後,匪我都利用香港作為大陸跟臺灣之間活動的橋樑,所以基本上來講,我們必須要在東南亞積極的發展,所以他強調的意思就說現在我們實在要在東南亞積極的發展各種活動,然後他裡面提到英法在越南馬來亞抗共師久無功,意思就是說英國跟法國在越南跟馬來亞對抗共產主義沒有功勞,打了那麼久沒有什麼效果,最大原因就是我們千萬華僑彷徨猶疑,甚至懼匪助匪。意思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大家都知道對於華人的民族主義是很大的鼓舞,因此當地的華僑對於英國跟法國的殖民統治,產生不滿的情緒,就是所謂彷徨猶疑,甚至懼匪助匪,他寫的其實還是比較婉轉,其實不是懼匪助匪而已,而根本是支持中共政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東南亞都有非常劇烈的排華,甚至屠殺華裔華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實就在於說華裔的忠誠度,被殖民政府跟後來獨立之後的當地人所懷疑,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能夠積極領導華僑用各種方式協助英法打擊共匪,其作用的將不止於英法感激,對我重新估價亦不止於一新美方朝野耳目,加重美援,而在潛在方面,凸顯我們民族靈魂,重振我民族正氣,尤具有無比深刻之價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其實蔣中正這些人的腦袋都沒有那麼差,就是說我們困守台灣這個地方,其實一定要有主動積極的作為,這個主動積極的作為有哪些呢?第一個就是我們應該要領導當地的華僑來反共,而不是反過來讓他們助共,因為他們助共,老實講對英法形成很大的反對力量。我們剛才前面那個文件,大家有沒有印象?英法都要承認中共了,就是看我們中華民國不爽,所以我們中華民國應該要來去領導鼓舞當地的華僑起來反共,這樣一方面對這些英法的當地的殖民政府是有利的,另外一方面也讓美國看到我們在臺灣其實是有作用的,這樣對我們自己反共的作為也是有幫助的,所以我們應該要積極的起來協助東南亞的華僑站在反共的立場。
但是各位朋友想一想,這個建議好歸好,當時有沒有採用?可能是沒有,為什麼會沒有呢?道理非常的簡單,因為第一個實力也不足了,第二個就是我們當時也不想領導當地的華僑讓他們配合英國跟法國,因為我們就看英國法國就不爽了,因為英國法國對我們就冷淡了,那自然我們怎麼會去支持當地的華僑,讓他們擁護英國跟法國在當地的統治呢?這個就是不要當棋子的老概念,其實很早就出來了。而且再來就是我們一直都認為說,東南亞相對比較落後,所以也沒有什麼對他們太關注的做法,這個一直到李總統的南向政策跟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才比較有對東南亞相互合作,強烈支持共存共榮的味道。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其實在國民政府剛撤退到臺灣來的時候,像剛才講到的段茂瀾先生、現在這位黎鐵漢先生,其實腦筋都還是蠻清楚的,但是現在臺灣的歷史教育,我們發現這些人幾乎一點名字都沒有,反而大家知道的都真的是在國民政府手下,即使是以外省族群來講相對也是比較不那麼出色的人物,這個我就一直都不能理解。也就是說其實國民政府來到臺灣之後,這些外省的重要官員其實能力強的、腦筋清楚的還是蠻多的,但是這些人反而在現在都不是臺灣人,甚至是外省人自己所清楚知道的對象,我想這個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這個文件我們在接下來再繼續往下看,我們注意到這個文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段落,第三點非常重要,他說我李彌兵團素在滇緬暹奠定基礎,我黃杰兵團在局勢明朗時,也重振旗鼓楔入粵桂,一旦大戰爆發,此兩大兵團如果不在這個情報經濟社會人力物力各方面預備一切有利的環境,實難冀其有預期之成就。這個也是中華民國的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但是比較少人注意的,當時在中國跟雲南、緬甸、泰國的邊境有一支國軍,在中共席捲大陸之後就撤退到那個地方,大家比較清楚就是所謂孤軍了。那支部隊在當時被蔣中正認為是反攻大陸的一個重要憑藉,因為是一個陸地上的部隊,一旦這個情勢許可,說不定就可以從雲南邊界反攻回去,所以對滇緬邊界的部隊其實是很看重的。黃杰兵團是什麼呢?就是在當時有一支部隊從海南島撤退到越南,這個就是黃杰兵團。那麼必要的時候,蔣中正認為說黃杰兵團可以從越南反攻大陸,因此中南半島可以說是當時重要的反攻基地,因為他有陸地上的部隊。蔣中正當然想到說你要反攻大陸,從臺灣攻過去還要跨越臺灣海峽,是非常困難。而且中國大陸的人也大概不會像臺灣人一樣歡迎國軍登陸,在中共的控制之下,恐怕是要打一場硬仗。相對的來講。在雲南邊界、越南邊界的軍隊,必要的時候應該會發揮很大作用。但是各位朋友,我們如果要動用雲南邊界、越南邊界的軍隊的話,需要顧慮到哪兩個國家的看法?好,就是英國跟法國的看法嘛!因為當時越南還在法國的手裡,緬甸還在英國的統治之下,後來當然緬甸後來很快就獨立了,在1952年的時候緬甸就已經獨立了,但是英國對他影響還是相當大。所以換句話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英國與法國我們的外交又做的不怎麼樣,然後現在如果說還想要利用我們的國軍在他們的國土上發動對中國的攻擊,這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也就是後來這兩支軍隊都必須要撤回臺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越南的軍隊很早就撤回臺灣,在緬甸跟泰國的軍隊後來陸陸續續也都撤回臺灣,這個被認為是蔣經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勞。這些軍隊撤回臺灣之後,各位朋友,請問這些軍隊相關的生活、薪餉各方面是誰負擔大家知道嗎?就是臺灣人。為什麼?因為這些軍隊撤退回臺灣之後,美國認為這些中國的軍隊長期在緬甸、泰國還有在越南盤踞,如果美國還加以支持的話,不就跟共產主義者打代理戰爭支援侵略是同樣的概念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撤退回臺灣的這些孤軍,美方都不同意納入美援。那怎麼辦呢?那這不同意納入美援的話,當然就只好由臺灣自己的財政來協助照料跟撫卹,所以這實在是一個蠻不幸的事情,當然對這些人來講他們是無辜的,因為他們這個就是中華民國軍隊的一員,老實講也沒有能力去決定說那時候要被部署到哪裡。這個就是當時的一個這個時代的背景。
好的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所以我們現在大家就已經建立起一個觀點,在那個年代,第一就是東南亞共產主義興起,第二個是英法態度游移,第三個就是我們對東南亞其實還是有可以施力的地方,但是因為跟英法的關係不是太好,所以最後結果不但沒辦法施力,還引起其他國家相對反感的態度,所以我們只好把這些軍隊撤回來。這個時候還是有個國家出來講話,就是美國。美國認為法國在中南半島反共,中華民國如果出來幫助法國反共,那當然不管對中華民國自己的反共事業、對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對法國在這個地方的統治,以及法國對中華民國的支持,這四件事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你們自己本來就是反共嘛,對我們美國圍堵共產主義也有幫助,而且法國在那個地方反共,你們幫他們反共,法國也會感謝你們嘛。對法國反共本身就有幫助。而且更重要的是,在1952年韓戰還沒有結束啊,所以如果我們讓共產主義分散力量,不要都集中在朝鮮半島,能夠分一點力量在中南半島,中華民國反共事業的支持就是讓共產主義更大的困難,這個對韓國也是有幫助的。因此後來美國就做了一個提議,這個提議是什麼呢?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下。
(5)
這個是1952年5月9號,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雷德福海軍上將訪問臺灣,蔣中正當然親自接見他。而且除了在總統府接見他之外,蔣中正對於這種外交工作,尤其是各國的人士來訪問,還是非常重視的,當時蔣中正已經67歲了,對於外交工作,不管他個人的思維還是決策如何,他對於外交外賓還是非常重視的,所以除了在總統府正式接見之外,他還特別邀請雷德福上將到士林官邸進行會談。也就是說蔣中正在那個時代,現在不管臺灣人對蔣中正如何評價,他對外交還是非常認真的,對於重要外賓他都還是花多時間跟這些外賓親自會談,畢竟因為蔣中正在二次大戰的時候是四大盟國的領袖之一,所以外賓接受他的款待,而且跟他會談還是覺得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而且第二個蔣中正也非常在乎近距離的去觀察這些來訪人士的個人特質,同樣的這些訪賓也是非常近距離觀察曾經叱吒一時的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態度,所以彼此相互觀察。這種重視外賓來訪,而且是以外交工作為重的作為,一直要到後來李總統的時代才逐漸恢復。蔣經國總統時代就沒有這麼多對外賓仔細的訪談以及意見的交換。現在來講的話,阿扁總統是受制於說對國際觀的瞭解實在非常有限。馬英九總統我們就不討論他。那現在蔡總統是不是有像蔣中正總統那個時候對外交花費這麼大的親力親為的努力,我想我們大家都很清楚。
這個文件是在1952年5月9號,將軍就說聽說美方和協助中華民國在苗栗發現油田,這個應該是有非常多的油,所以他就很高興啊。美方就說油田如果發現在經濟上對臺灣非常有幫助,軍事上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精煉自制航空用油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今天我們在南部的時候曾經巡視煉油廠,對於該廠的工作情況其實是非常滿意。蔣中正也很坦白講說高雄煉油廠在戰時被轟炸,很多破壞還沒有完全修復,否則一定會有更大的產量。戰時轟炸高雄煉油廠的是哪個國家,大家知道嗎?戰時轟炸高雄煉油總廠是哪個國家?就是美國。蔣中正就提出說戰時被美國轟炸,所以當然不是日本,結果臺灣現在很多人還說戰時是日本在轟炸臺灣,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美方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情,他也沒有否認,他就說在臺灣的中部,其實如果說很多石油,而且當時有一位臺灣人叫施幹克博士,因為這個老美一開始就說這個人是生在這個地方的,施幹克說臺灣中部的地質構造跟加里福尼亞非常類似,這顯然就是代表說這個人是一個臺裔的美國人,如果說這個地層比較淺可以挖到石油那就最好,所以多挖幾個就會發現大量的油藏。也就是說當時對臺灣資源的探勘,其實美國其實非常關切了。美國為什麼要關切臺灣有沒有石油?因為在當時臺灣還是蠻窮的,所以美國最好就希望說你們臺灣有石油,就越來越富裕,這樣子就不會落入共產主義的手裡了。所以很多人說美國喜歡發戰爭財,實際上來講如果美國想發戰爭財的話,他關心你們臺灣有沒有石油幹嘛?最好就是你們臺灣都什麼都沒有,我們就賣東西給你們臺灣不就好了嗎?那這個石油問題後來的確有在美國的支援下有進行多方的探勘,只可惜就是產油量不多,所以就沒有很多的發展。但是苗栗仍然是臺灣現在本土產天然氣最多的地方。
(5)
接下來蔣中正就說最近韓國的停戰談判已經要開始了,蔣中正說你們最好不要隨便跟中共談判,每次交涉都因共匪的不合理要求而不能有何結果。共匪實非以理可喻者,意思就是說不要跟共匪談判,跟共匪再怎麼談判其實是沒有用的了。所以現在來講國民黨應該要看一看這段文件,跟中國周旋別人或許可以,你們國民黨是最不行的,這個是你們蔣中正總裁說的,余曾與共匪周旋已有20幾年,每次交涉均因共匪不合理要求而不能有何結果。這個是很清楚是蔣中正總裁自己講的。所以現在老實講,我真的也不曉得說現在國民黨到底還剩下什麼東西。
美國的雷德福上將就說我認為蘇聯可能願意看到韓國停戰,但是中共是不想停戰,這是美國的看法。在停戰談判的期間之內,聯軍的飛機每天還是出動轟炸,每月損毀共方軍用汽車在一兩千輛之間,共匪的軍火糧食方面損失也很重,人力也損失比較輕,所以意思就是說中共出人、蘇聯出車。現在我們美國每月炸燬共方的卡車至少在一兩千輛以上,對蘇聯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意思就是說蘇聯可能就不想再這樣打下去,因為他們損失太嚴重。這個其實就是美國的打仗的思維,意思就是什麼,美國人想要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制空,你從空中,老實說第一個可以發揮科技的優勢、第二個可以降低傷亡、第三個是可以掌握主動。所以要美國支援打仗,一定要美國能夠建立制空權的地方他才會投入。
但是這個時候蔣中正說我覺得你講的不對,余對於閣下此項見解不能同意,韓戰停戰不太可能,主要是因為蘇聯在阻撓。你說蘇聯希望停戰,因為他們不想再損失那些車輛。我說不對,蘇聯是不在乎的,因為蘇聯可以用中共的人力吸收大量的美軍、消耗民生國防的力量。這個是蔣中正說蘇聯就是利用中共當一個棋子,去消耗你們美國的力量。其實他一輩子都這麼覺得,但是現在臺灣的國民黨這些人,反而很喜歡說美國要利用臺灣的人力物力去消耗中國的力量,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一個邏輯。可能是從以前的蔣中正的說法把它變化而來。蔣中正說蘇聯其實本身不費一兵一卒,現在雖然聯軍的飛機每月炸燬一兩千輛的車子,對於蘇聯來講他不稀罕,意思就是蔣中正的判斷。美方就說其實也沒有,其實我們雖然每個月炸燬他們這麼多車子,但是我們自己也有損失,意思就是說我們其實也沒那麼想打,因為我們自己的損失其實也不小。
(5)
接下來蔣中正就是說現在蘇聯就不想要有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要竭力避免大戰。說老實話這跟他前面的邏輯有點矛盾,你說蘇聯沒有要韓戰停止下去,所以繼續支持中共,用中共當棋子消耗美國的人力物力,又說蘇聯不想要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在美國來說邏輯上可能他沒辦法理解啊。蔣中正就說以韓戰為例,聯合國方面如果急於停戰,共方一定努力讓停戰不成功,所以聯軍就不要表示停戰的態度,這樣子的話就會中了中共的計。這點蔣中正的評估倒是正確的,就是你越想停戰其實越難停戰。這邊有一句說聯合國方面如果急於停戰,共方一定故意使停戰不成功了。這個蔣中正的判斷倒是對的。所以現在在臺灣是不是一大堆人整天在講說他當選總統就會和平,共機就不會擾臺,還是說什麼我們不要去挑釁中共啦,其實他們應該回來讀一讀這些歷史文件,就是你越想求和,你越覺得不想打仗的時候,那最有可能要打仗,這個是非常清楚的概念。美方就說我也很同意這種見解。
蔣中正接下來就問,閣下在離臺之前不曉得還有沒有什麼要跟我講的事情?重點來了,美方就表示說我對海南島非常有興趣,因為海南島位於雷州半島跟越南之間,軍事上非常重要,如果中共發兵攻打越南,那我們就應該主動進攻海南島,意思就是美國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美國會用海空軍支援蔣先生你去攻打海南島。這個可以說是美國有史以來,也是唯一的一次,正式在官方的代表來表示說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因為海南島當然也是大陸的一部分,雖然他跟大陸隔著瓊州海峽。但是美方就說如果中共攻打越南的話,美方一定會用海空軍支持中華民國去進攻海南島,實際上當時中共已經派人員進入越南,所以老實說理由不難找。意思就是美國有史以來真的有一次要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所以臺灣很多人說美國都不支持臺灣反攻大陸、臺灣本來可以反攻大陸都是被美國人阻擋等等。從歷史上來講也不是全然如此。
有朋友問說這個行動會不會用到東南亞那兩支國軍部隊?
一定會,因為這裡面已經講了美國欲以海空軍支援總統麾下之國軍,換句話說只要你蔣先生指揮的部隊,美國都會支援。所以當然如果說真的要打海南島,美國又願意介入的話,那當然其他所有接受蔣總統指揮的部隊都在美國的支援範圍之內,所以這實在是很重要。這時蔣總統就說這件事情上次美里爾先生來的時候也曾講過,意思就是說美國你不是只有講一次,代表說美國是很正經的,不是隨便跟你開玩笑,我是很正經的在講。但是蔣中正拒絕,他說我認為現在收復海南島不太適合,為什麼呢?這個攻擊至少需要動用10個師約15萬人,以此兵力攻下海南島之後,在一年之內恐怕也沒有辦法肅清海南島內部,臺灣方面的部隊如果就減少了一半,共匪如果在此時來攻就很危險。這個說法老實講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美國人就問你現在說派15萬人去打海南島,一年內可能也沒有辦法完全釐定。如果我接受你這個說法,那你反攻大陸不更誇張嗎?大陸比海南島大多少倍啊?你不想反攻海南島說你有困難,沒有辦法掃清海南島內部的共黨勢力,那我怎麼可能支持你反攻大陸呢?大陸不是更大嗎?你連海南島都拿不太下來,你現在要跟我講說你中華民國反攻大陸,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說老實話,那個年代的人有些想法我真的也是很難理解。老實說我個人認為,如果那個時候接受了美國的提議反攻海南島,其實勝算是蠻大。因為第一個海南島當時共方的駐軍數量差不多了,第二個就是海南島面積其實跟臺灣差不多,如果說拿下海南島之後,中華民國的面積等於增大兩倍。第三個對反共的士氣,還有美國東亞的戰略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因為當時韓戰還沒有結束,如果說海南島又出現了新的戰場的話,一定減低中共在朝鮮半島對於聯軍的壓力,主要也是對美國的壓力。所以換句話說,這次攻海南島不只對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有利,而且其實對美國的整體戰略也有利,然後對英國跟法國,尤其法國在越南其實也有利。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而且老實說美國支持你打海南島,海南島打下來之後,接下來你說希望美國支持你打福建,這相對來講是不是更好提了,對不對?因為有這個合作的先例。最重要的就是說美國為什麼不想支持你反攻大陸,後來的說法就是說他不想捲入中國人的內戰,但是這個時候美國人自己願意支持我們去打海南島,當然也是中國人或者是講當時的概念就是國共之間的內戰,對不對?美國都願意支持了,將來我們反攻大陸的時候美國人還有理由說國共內戰他不想介入嗎?所以這個老實說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就讓他拒絕了。我讀歷史讀到這一段覺得非常的可惜,站在中華民國的角度來講,打海南島這件事情,第一是為了你自己反攻大陸。第二是得到美國的支援。第三個是擴增臺灣的戰略縱深。第四個就幫助美國。所以這個好處其實很多。
蔣中正先生說如果我們去打海南島後,臺灣方面如果共匪此時來攻極甚危險。老實講這根本不用擔心,各位朋友知道為什麼這時候不用擔心?他的擔憂是說現在如果我們去打海南島,中共如果來攻怎麼辦。這其實根本不用擔心,為什麼?因為美國都可以派海空軍去支援你打海南島了,難道對臺灣的防衛他會坐視不管嗎?這個不可能嘛,對不對?你都是聽他的話派兵去打海南島了,接下來臺灣的防衛難道美國會放空嗎?而且以當時中共的海空實力,老實說只要美國不放空,他哪裡可能打得下臺灣?而且海南島在我們手裡的話,他是先反攻臺灣還是先反攻海南島?而且臺灣那時候老實說雖然兵力去了一半到海南島,可是第一個美國不會放空,所以臺灣很安全。第二個就是說中共如果要先收復,他是要先收復海南島,所以臺灣的威脅其實根本並不大。而且更重要就是說,海南島面積其實跟臺灣也差不多,臺灣萬一真的被拿走了,然後海南島已經在我們手裡了,有什麼好怕的。
後來我六月號在國史館館刊,那是屬於中國近現代史的海峽兩岸的一級期刊,我有一篇論文會刊登,就是講反攻大陸這件事情,老實講反攻大陸這件事情真的是政治目的多於軍事目的。(6)(期刊論文與著作)我認為蔣先生恐怕很在意的就是說,如果又多了一個海南島,那海南島可能一定要派人去管理,海南島面積其實跟臺灣差不多大,換句話說派去管理海南島那個人,不管是誰,搞不好就另立為王,這個人距離那麼遙遠,也不一定百分之百都要聽蔣中正的話,所以我認為他真的在意的還是他自己的掌權。但是如果就中華民國的長遠發展來講,美國支持我們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這是在1952年5月2日,距離現在差不多已經七十幾年前,也快到5月2日。我認為錯過這個機會,其實正是中華民國歷史的一大轉折,尤其是當時去打海南島,在美國海空軍的全力支援之下,老實說我認為中共的海空軍當時要阻擋,我看是很困難的。可是機會就沒有了,而且失去了一個跟美國達成更緊密的戰略同盟的機會,因為打海南島這件事情其實也是牽制中共在朝鮮半島的行動,對不對?所以這次就沒有成功了。
(5)
所以美方馬上就講,若美國發動請國軍進攻海南,當然對於臺灣防務全部負責,負全部責任。所以你不用擔心了,意思就是說你們如果派十個師還沒有辦法肅清海南島,這個我不太懂了,應該不會那麼困難吧,中華民國國軍有這麼爛?這個意思就是這樣。是不是呢?還是因為海南島的居民都是共產黨、都是共產黨的同路人啊?是不是這個原因啊?結果講到這句,蔣中正就說對啊,中共在海南島已經經營10年到15年,所以海南島是全國赤化最厲害的地方,大部分的居民都已經受共匪的毒化甚深。所以現在這時候就不要攻打海南島了,那也是士氣問題,國軍如果知道說打大陸士氣一定很高,一個人可以比兩個人用。如果打海南島的話士氣很低,兩個人只能當一個人用。這個說法說很奇怪啊,對不對?在你蔣中正領導之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分別呢?美方就覺得很奇怪,因為不都是在你蔣先生指揮的部隊之下嗎?對不對?怎麼會說反攻大陸士氣很高,打海南島士氣就很低?而且海南島在國際上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蔣中正還是決定要放棄,而且曾經派人去問英法兩國這件事情,關於我放棄海南島這件事情,但是他們都不想理會,所以我才決定撤退。這也怪了,就海南島不是中華民國領土嗎?關英法的意見什麼事啊?
所以美方當然就覺得說怎麼這麼奇怪呢?你說打海南島,我們也會幫你守衛臺灣。但是你說海南島裡面的人都很赤化親共,那美方會不會問一個問題那中國大陸呢?對不對?比海南島大那麼多倍,中國大陸人就算只有十分之一很親共,你也是沒辦法對不對?所以像這些都是自我矛盾的說法,但是當時居然一 國領袖就這樣講出來了,所以美方當然就覺得也很奇怪。但是美方還是說中共還沒有發動侵略越南的戰爭,是不是因為擔心說他的部隊一旦南侵的話,海南島就會有可能會被攻擊啊?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還是不要太快放棄,我們不要放太快放棄海南島這個策略,這還是很重要的。但是蔣中正就說,這應該是原因之一,但是這最重要原因就是說中共擔心說一旦攻打越南,可能遇到英國跟美國就會全力協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意思就是說中共不打越南不是因為我們會去打海南島,而是怕你們會去全力支持。那這個又矛盾了,國軍打海南島不就代表我國全力支持自由陣營嗎?那不是對中共是更大的嚇阻嗎?所以我常常覺得說中華民國經常會放棄一些能夠幫美國出力的機會,老實說打海南島這件事情當然不是這麼容易,可是如果在美國全力支援之下,對於後來的世界局勢恐怕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是真的,因為以當時中共的力量老實說迎戰美國保護下的國軍,在中間打敗美國的海空軍可以說機率是絕對是零。當時是1952年,美國才剛打完二次世界大戰,從美國的本土都可以一路打到日本的本土,老實說支援國軍從臺灣出發去打海南島,以當時美國的實力,對上中共的海軍的實力甚至加上蘇聯的實力,共方都是遠遠不如。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拒絕了,其實這個會不會讓美國對我們真正反共的決心是有所質疑,我覺得這個大家自己判斷。
美方接下來就講我們協力裝備訓練自由中國的陸海空軍,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成為中共最大跟經常的威脅。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我們訓練你們國軍不是要你鎮壓內部,而是要成為中共的威脅,你要去反共而不是只有龜在臺灣戒嚴。如果說現在有30萬精兵在臺灣,中共就要派200萬部隊扼守海岸,這個基本上對蘇聯也是一大負擔,因為中共部隊的裝備補給大部分來自蘇聯,中共國內的經濟狀況也要維持龐大的武力,所以其實它也不太容易支撐,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會對他們有很大的牽制。意思就是說海南島這件事情還是請總統先生你多多考慮了。
(5)
蔣中正講到這就不談,說算了,就轉移話題。說最近聽說雷將軍跟英法兩國的海軍高級將領在菲律賓討論,有沒有討論到香港跟廣東的問題?美國就說我沒有跟他們討論香港跟廣東的問題。最重要這有一段話就是,他說英法兩國之意見均與美國有出入,意思就是英法也是很囉嗦也沒有那麼支持我美國。這跟現在烏俄戰爭是不是很類似?法國就跟美國一直有意見上的歧異,所以美國意思就是在整個東亞其實不是政策都是有絕對的權威,英法就常常有意見,所以他當然也希望你們中華民國不要這麼囉嗦,但是顯然也沒有完全達成他的目的。
蔣總統就講說香港如果能夠化為閣下也就是美國的防守範圍,這對民主國家就非常有利了,就像臺灣跟菲律賓,如果說要守衛香港,需要中國國軍協助的話,我可以派遣部隊去香港。這個根本就在開玩笑,因為香港是英國的,而且美國並沒有否認英國在香港的統治,怎麼可能支持派國軍去香港,不可能嘛。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人家就覺得你到底在講什麼,海南島是你們中國/中華民國的,我們支持你們去拿它回來你又不要,然後你現在居然說什麼如果你們現在香港缺兵,我可以派人去,香港跟你有什麼關係?所以最後結果就是敷衍一下說我同意民主國家應該要設法不要讓香港落入中共的手裡了,但是還是對海南島這件事情還是不能放棄。聽您閣下說攻海南不如反攻大陸,請問一下你要登陸哪一個省?結果蔣中正說福建最好、廣東浙江也可以,但是需要更多的兵力。雷將軍就說好吧,我有研究非常多,比如說廈門上海其實是就不錯了。蔣中正就說福建的廈門福州其實都不錯了。現在來講上海以南當屬溫州地區,就是他的家鄉附近。但是現在我們兵力比較不夠,所以最好是在交通比較不好的地方去登陸,敵人運輸比較困難,福建、浙江都是山區,沒有內陸的鐵路,公路也容易破壞,我們登陸那裡中共很難增援,因此登陸那裡是比較好的。所以後來中共很快的就修了鷹廈鐵路用來支持福建的反攻,不過這是後來的事情。當然美國也覺得很奇怪,你說登陸福建的好處是都是山區,跟內陸是沒有辦法鐵路相通,所以中共要來還擊是蠻難的,這樣海南島還隔著個海不是更難嗎?對不對?
(5)
後來就轉一個話題,美方問說國軍登陸之後會不會得到人民的擁護?意思就是你剛才說不去海南島,是因為你說去了人民不會擁護你,那其他省呢?蔣中正說國軍如果登陸地區堅守三個月到六個月,我相信大陸人民一定會奮起抵抗中共政權協助國軍。意思就是說還要三個月到六個月,大陸才會起來抗暴。三到六個月期間,難道中共不會集結部隊反攻嗎?這是很長的一段時間。美國就覺得說,這樣子的話國軍就會需要獲得新兵,也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武器了。意思就是說是不是我們美國就要出更多的武器了。蔣中正說對,你們就多點點武器吧。後來就知道這個問題就談不下去了,所以美國就表示說我現在打算每隔三個月派航空母艦來臺灣海峽巡邏一次,然後讓共匪知道吾人保護臺灣並非徒託空言,如蒙總統許可,我打算派航空母艦的飛機飛越臺灣上空,意思就是美國協防台灣不是說假的。大家把這段話多看,我認為臺灣人應該把這些話多看幾遍,三個月派航空母艦巡邏一次,然後還要飛機飛越臺灣的上空,意思就是要保臺。所以我今天的臉書就說斯卡羅得了金鐘獎,對照尹錫悅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我覺得美國人會怎麼看我想大家都很清楚。蔣介石說當然很歡迎飛機軍艦來臺灣訪問,美方就表示說謝謝你的招待,等到我回去之後一定會加速軍火來臺,充實國軍的基本力量。這個跟現在是一模一樣,意思就是速運軍火來臺,充實國軍的基本力量。但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臺灣不能虛不受補,我們加速軍火來臺可是你們沒有辦法消化也是不行。
然後提到另外一位先生就是蒲立德先生(符立德),上次他來臺灣的時候相關的史料我們在第一次的讀書會裡面(從1954年艾森豪特使符立德訪台看當時台美關係的幾個面向)就跟大家報告過了。這時蔣中正就說很多客套話,這些部長、美國的高官都曾經來問候,意思就是說他還是有相當的威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簡單的談話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主要是要跟大家報告就是說反攻大陸是可以說是完全要靠美國了,如果沒有靠美國是根本沒有辦法。那美國想要支持我們反攻海南島一方面是滿足我們反攻大陸的意願,另外一方面也是分散中共的力量,然後又是幫助英法,特別是幫助法國。這個對你們的外交也是有幫助的,而且最重要說你們自己就要反攻大陸,所以你們本身自己就想要打仗,那麼我們現在支持你反攻海南島,不是就跟你們原先講的概念是一樣嗎?可是居然就被拒絕了!所以我認為是還蠻可惜的,到了之後,老實說蔣中正在提任何反攻大陸的提案,美國都相對比較冷淡,因為從這次攻打海南島的交涉經驗就知道說,你們中華民國其實想法不太一樣跟我們美國想的不太一樣。好了這就是我們今天非常重要的內容。
(7)
接下來就討論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派兵去韓國打仗的問題。這個在1952年11月25號,葉公超先生在美國就跟蔣中正報告去韓國派兵打仗的問題,因為當時美國曾經有一些人認為說,中華民國如果能夠參加韓戰的話,其實對美國的軍事來講總是一個助力,但是這件事情其實蔣中正也是比較冷淡,一開始他有點興趣,但後來他覺得也不想出兵,所以這個又失掉了一個幫助美國的機會。
(7)
在這件事情來講,後來美方看到你們中華民國也不積極,就是說杜威、杜勒斯對此事均不積極主張,杜威是共和黨的大佬,認為說我們中華民國的兵力還有很多比在韓助戰更重要的使命,所以最後結果就是算了。美國國會認為說用中華民國軍隊在韓國助戰,其實是蠻多人,但是接近艾森豪的人都說不要了,然後又提到一次海南島,他說這個同情我國的高級軍人頗有主張,我國用兵應注重海南島方面,其次就是說亦有主張用於大陸沿海一帶加強突擊工作,其實就還是海南島了,但是蔣中正就已經拒絕了,所以海南島這件事情,葉公超也提但是沒有用了。
(7)
然後最後結果就是說我們實在不要出爾反爾,因為葉公超就說兩年前我們曾經有自動派兵助韓之意,現在和談又沒有希望了,所以聯合國對侵略者做有計劃的制裁,所以我們自然應該要願意考慮這個意見,不要讓這些一般同情我國或主張我國出兵的人感覺失望,然後意思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還是要一致,就是以前說你要幫忙,現在老實講還是儘量不要完全把這件事情忘掉。葉公超真的是中華民國最出色的外交家,他強調就是外交一定要一致,尤其是我們對美國,雖然我們力量弱需要他們的幫助,也不要總是就是站在那邊當伸手牌,所以對這件事情不要完全放掉,但是當然我們現在就不要提說我們要出多少人,因為老實講你出不了多少人,所以就不要先提說出兵的人數,兩年前當時是說要出3萬人,現在就說也不要再提人數就是保持一個模糊就好了。
(7)
至於說我們現在保衛台澎的兵力之外,我們其他兵力在整個亞洲的反共計劃應在何處使用最有效,這個其實我們要考慮,美政府對於應付匪幫也沒有整個具體的計劃。所以老實說葉公超也還是支持海南島的計畫,所以他就說就很委婉的說,現在除了保衛臺澎的兵力之外,我們其他兵力要在整個反攻計劃中要在哪裡使用最有效,這個要考慮。這個就是外交家說話的方法,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國家能夠多幫美國一點,我在美國做外交相對也會比較好做,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當然蔣中正就是不想打海南島,也不想有什麼作為,所以這點最後當然也就趨於徒勞。
(7)
葉公超說如果我們現在希望英國或其他國家要撤銷對中共的承認,或者是對我們訓練補充這些條件,當然我們不要公開提,但是也不能說什麼東西都不做不管,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一定要多做點事。然後葉公超又說,他最近又跟一個叫阿利生Alison助理國務卿長談,他對我們印象很好,對台印象甚好,大家注意到他用的是對台,意思就是其實我們中華民國就只剩下臺灣了,這個字絕對不是亂用,在當時來講一般都不會用台,而是用我、對我印象甚好,但是葉公超特別用說對台印象甚好,所以這個是不是後來葉公超不被重用的原因,因為他其實兩國論、或者是中華民國臺灣的概念太過強烈,對反攻大陸相對來講比較認為不太可行,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後來葉公超又說Alison美國的高官對我們台灣印象很好,但是希望我們趕快把那些孤軍把它撤退,因為可能會影響美國跟英國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願意撤退的話,美國保證李彌軍隊能攜械安全退出,意思就是可以把整個武器都帶回臺灣,當然帶多少武器回臺灣,那是很有彈性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配合美國的立場的話,美國當然也會全力的幫助,在這個情況之下,葉公超當然沒有得到蔣中正的指示,他就是說我們絕對可以控制李彌軍隊,而且我們對任何中國人民的反共組織絕對不會贊成他解散,所以老實說葉公超在美國表達的態度,當然對於中華民國來講是符合最佳的利益,但是就跟打海南島這件事情又有矛盾。所以也就是說,中華民國的外交在那個年代是內外有點不一,這點是後來很多問題。我想各位朋友如果說有從第一次讀書會參加到第十六次,對這個感覺應該是會蠻明顯的,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台美關係裡面曾經有一段,幾乎在臺灣沒有人聽過關於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的爭論。在座各位朋友有沒有人聽過美國曾經建議臺灣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對,幾乎可以說是從來沒有人聽過有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甚至說臺灣一般對海南島其實可能也沒什麼特別的概念,這個也很正常。我們今天的讀書會就是討論到這段中華民國跟法國的在1950年代初期的一些這種外交的這種糾葛,或者是講一些互動,然後講到海南島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看法或者是問題?
有朋友說後來沒有派兵韓戰也不完全是因為朴正熙反對?
其實不是朴正熙,應該是李承晚,其實李承晚是希望越多國家派兵幫他打仗越好,所以當時李承晚的態度主要還是受到美國的影響,美國其實不是很贊成。唯一贊成的人其實只有麥克阿瑟將軍了,但是麥克阿瑟將軍後來被拔掉了,所以也就沒有辦法再談這件事情。老實說麥克阿瑟將軍對於中華民國臺灣可以說是大恩人,甚至於說現在大家講的第一島鏈、臺灣的戰略地位,其實很多都是麥克阿瑟將軍自己發明的,然後就說服美國的國會跟美國政府。因為從美國的戰略裡面老實說,在麥克阿瑟將軍之前並沒有認為臺灣真的有這麼重要,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前、1945年之前,臺灣是哪個國家的領土?日本嘛對不對,日本有臺灣一個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可是日本在整個西太平洋的防線,有沒有被美國攻破?對不對,也就是說雖然臺灣在日本的手裡,可是美國發動反攻,也是一樣從菲律賓一路打上來,打到琉球,最後準備登陸日本,最後只是因為投下原子彈之後日本就投降,所以就沒有登陸日本。換句話說,縱使臺灣在日本的手裡,日本在整個太平洋的防線,還是幾乎全部都被美國攻破,所以臺灣真的對於整個所謂西太平洋的防禦,老實說是真的沒有這麼重要。而且日本海軍在20世紀是真的有能力打敗美國海軍,跟美國海軍幾乎曾經還具優勢打成平手,也就是說美國自有海軍以來,曾經有過的最大敵人就是日本海軍,那面對一個這麼強大的海軍的敵人,臺灣又在這麼強大敵人的手上,美國尚且都可以千里迢迢從美國這樣打過來,把日本的防線攻破,所以臺灣真的在誰的手上,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我想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中間邏輯的關係,也就是說二次大戰的時候,臺灣從頭到尾都在日本的手裡,可是美國在整個西太平洋打敗日本並沒有受到臺灣的多大的干擾或影響,那真正臺灣的重要性是被麥克阿瑟將軍所形容出來的,所以現在來講的話,我們就非常相信說臺灣怎麼多重要,然後美國絕對不能放棄臺灣,其實是麥克阿瑟將軍發明出來的概念,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所以臺灣人其實應該要多感謝一下麥克阿瑟將軍,因為如果沒有他,老實說美國真的沒有那麼care臺灣,比如說如果美國真的那麼care臺灣的話,歷史也會給他們不同的答案。臺灣在日本的手上,美國要打日本也沒有受到什麼困難。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所以麥克阿瑟將軍一方面就是極力向美國政府形容臺灣的重要,因為他的威望老實講,臺灣地位重要在美國才有人要拼,後來他也建議說國軍可以由中華民國出兵,反攻要協助在韓國的聯合國軍隊作戰,因為中華民國距離相對最近。
(7)
我們這裡又看一個文件,這個文件的內容是這樣子的,這個是在同一份文件裡面,在1952年的10月30號,在美國的大使館的電報就來了,就是說美國軍部的友好密告,如果韓戰和解不成準備要轟炸中國東北,然後又因日本不願武裝,就日本不想打仗,日本也不願意武裝,所以日軍也不能用。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政府前年派兵赴韓參戰的建議就可能會復活了。意思就是說很多臺灣人很喜歡說什麼捆龍索,什麼日本想要發展武力都在美國的限制之下,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日本就完全都是裝死不想打仗,所以日本不願武裝、日軍也不能運用,所以韓戰就是幾乎美國挑起作戰的重擔,當然中華民國的重要性就很重要,但是日本如果積極的發展武力、強化國防,中華民國的重要性是上升還是下降?下降嘛對不對,所以臺灣人就是很感念安倍首相,安倍首相是非常的關懷臺灣這是事實,可是如果日本真的照安倍首相的做法繼續下去,真的積極強化的武力的話,臺灣對美國的重要性會上升還是下降?一定也是下降。所以臺灣老實說,對國際關係的認知,常常跟真實的狀況是相反,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最後的結論。
大家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我們每次讀書會採用的都是真實的歷史檔案跟文件,也都有明確的檔案卷名跟來源,所以意思就是說我們臺灣人不要永遠都是你說我說大家說,聽一些那種道聽途說沒有根據、避重就輕、殘缺不全的說法,我覺得這個是臺灣今天會面臨這麼多困難的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是從這些歷史文件讓我們知道一些正確的事情,我想這個也是我們作為當代臺灣人不可或缺的學習過程。大家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今天讀書會就先到這邊。謝謝大家!
文件來源:
文件一:〈革命文獻—對法、越外交〉,《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0-080
文件二:https://www.trumanlibrary.gov/library/public-papers/3/presidents-news-conference
文件三:〈革命文獻—對法、越外交〉,《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0-082
文件四:〈中央情報機關 (四)〉,《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2-00013-007
文件五:〈對美國外交 (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33-005
文件六:〈反攻大陸之可行性:從「國光計畫」探析 1960年代國軍戰力〉。國史館館刊第七十六期(2023年6月),頁165-201。https://kcc-formosan-ir.tw/blog/journals-books
文件七:〈對韓國外交 (三)〉,《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70-012
今天跟大家討論的議題,是在1950年代的時候,中華民國因為法國與美國之間的互動,大家知道最近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中國,跟中國簽訂許多協議,實際上法國跟中共的關係向來是蠻友好的,跟法國外交的傳統習慣有關,第一個是法國外交比較傾向左派,這點在西方國家是比較少見,法國長期以來對社會主義有偏好。這是在歷史上可以找到的。所以自1964年之後法國對於中國是一直都相當友好,甚至在1964年以前,法國跟中華民國還有外交關係的時候,他就不願意派大使到台北來了,他就指派代辦,這也是一種對於美國外交的反彈。這也是他從二次大戰以後的特色,就是他很喜歡跟美國唱反調,表示他在歐洲的獨立性格。不過在二次大戰作為美國的盟友,又一直跟美國唱反調的,其實也不只法國一國。還有另外一個國家也是非常需要美國的支持,但是又最喜歡跟美國唱反調的國家,除了法國之外的就是中華民國,我們從第一次讀書會到今天第十六次,其實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反美史。
中華民國其實跟美國的關係,以我讀國際關係的角度來講是非常不好。一方面來講中華民國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經常是不予配合。第二個是說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尤其是二次大戰之後在遷到臺灣來以後,對於美國的外交政策經常是不支持,為什麼不支持呢?當然有很多原因,無力支持是一個原因。然後認為美國的外交政策對中華民國不利,所以不想支持,這也是常常有的
我們今天就要討論一件事情,就是中華民國曾經對美國的一個建議具體予與反對,但是後來又出爾反爾的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一個檔案。這個檔案是在1950年的1月5號,當時段茂瀾先生是駐倫敦的外交官,發給蔣中正先生的一個電報。
首先先跟大家介紹一下背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整個東南亞的共產主義是非常的猖獗,而且非常的盛行,對美國所形成的自由世界的秩序形成很大的威脅。
那麼為什麼共產主義的政策會在這個區域形成浪潮呢?有幾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個地區普遍貧窮,普遍貧窮的話其實窮人翻身就是共產主義非常重要的訴求,也是共產主義發展的動力,所以第一個原因就是貧窮。共產主義一開始就是強調打倒資本家、打倒地主、窮人翻身,共產就是把生產的工具從資本家跟地主的手裡奪過來,因此貧窮就是共產主義孳生的溫床,在當時整個亞洲基本上都是處於一個相對貧窮的階段,而且二次大戰的毀損,更讓這個貧窮的情況相當的嚴重,所以這是共產主義在二次大戰之後在東亞的發展原因之一。
第二個就在於民族主義的興起,因為二次大戰日本對於英國、法國等傳統的歐洲帝國主義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發動軍事攻擊,日本的勝利讓當地的人民跟民族解放運動得到了很大的鼓舞,發現白種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西方人其實並不是像我們過去所認為的這麼偉大、這麼不可戰勝,在日本的攻擊之下,英國、法國還有荷蘭在整個東南亞的局勢,可以說是一時之間是相當惡劣,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日本的軍事勝利其實提供給當地的民族主義者,特別是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領導者相當大的信心,認為白種人不是不可戰勝,所以傳統上很多人說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在整個東亞好像大家都很討厭日本,像政大有個很知名的日本研究學者常講日本是亞洲孤兒,其實整個東南亞對日本的看法並不是像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知識分子想像的那樣,很多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者對日本是非常感謝的,因為如果沒有日本打跑、打弱西方白人殖民者,各國的獨立不會來得這麼快,所以這是共產主義在東亞的第二個發展的原因,在於說日本打敗當時西方的殖民者,這些西方殖民者也是資本主義的代表,這個對共產主義的興起就形成了另外一個助力。
第三個共產主義在整個東亞興起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勝利,其實給予各國的共產主義者很大的鼓舞。這點蔣中正當時很早就看出來了,他很早就跟美國說中共在中國大陸得勢,其實對整個東南亞、對整個亞洲的共產主義運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他認為他的反攻大陸不是只有為了中華民國自己,而是為了整體世界的反共前途有非常大的幫助,他這個想法後來看起來倒也不見得是錯誤的,老實說蔣中正先生的國際觀或者是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就我個人來看正確的不多了,但是這件事情是對的。所以中共在中國大陸獲得勝利,其實是對整個東南亞的共產主義形成了非常大的助力。

所以這個文件就是這樣子來的,這個文件是在1950年的1月5號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當時中華民國最大的外交問題就是在中國出現了另一個政權,另一個新的代表者,而且他佔領的是中國大部分的土地,所以在聯合國裡面,到底他會不會成為真正的中國,替代掉中華民國對於中國的代表權,就變成是臺北的蔣中正政府最在意的一件事情。
當時這個電文的內容就是這樣子,就是說現在駐倫敦的外交官段茂瀾先生接到了臺北外交部的指令,要他詢問法國外交部主管司長就說,請問一下,你們在聯合國會不會支持我們啊?因為英國已經打算在1950年1月6號就要承認中共了,這個是在英國承認中共的前一天,事先已經有消息了。那法國會不會在英國承認之後,跟著英國去承認中共啊?這點請你趕快去打聽。然後現在法國在東南亞的重要殖民地,就是東南半島,主要是越南,現在到底狀況如何?這個可能也是要去打聽一下。那因為當時我們的外交決策認為,英國因為緬甸的關係,怕說中共會影響緬甸,所以為了討好中共而趕快承認中共。那麼法國所佔的中南半島,尤其是越南其實跟英國所佔領的緬甸的局勢地位狀況是幾乎很類似的。英國為了緬甸不被中共所攻擊,所以趕快承認中共。那法國也會有這種顧慮,所以會不會也跑去承認中共?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就希望說,段先生你趕快去打聽一下法國的動向,另外當時毛澤東也去莫斯科訪問。所以在歐洲方面對於毛澤東在莫斯科訪問這件事情,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報,這個也希望收集一下,回報到臺北來。
這個是當時1950年的狀況,也就是說1950年的時候的中華民國因為剛剛失去了中國大陸,立刻就面對英國的撤銷承認。所以當時就很擔心說法國會不會繼英國的後塵,也撤銷承認,這是當時所擔憂的一件事情。
法國當時是沒有立刻撤銷承認,這個對中華民國來講是鬆了一大口氣,因為越盟(越南獨立同盟會)當時已經開始在中南半島挑戰法國的統治,所以法國必須要結合到美國的反共陣線裡面來,法國如果要結合到美國的反共陣線裡面來的話,就必須跟美國站在比較接近的外交路線,美國在當時是支持中華民國的,或者相對來講美國還沒有打算要承認中共政權,但是美國也認為說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恐怕是支撐不了太久,但是美國也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像英國一樣要承認中共,所以美國的立場當時來講比較游移。法國為了中南半島的狀況需要美國的支持,所以就跟著這個美國的立場,這個是在1950年1月的時候的事情。
當時中華民國可以說是風雨飄搖,因為失去了中國大陸面臨了西方國家,主要是英國帶頭的撤銷承認,如果法國也跟進的話,那麼狀況就非常的危急了。尤其是當時的中華民國其實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的不好。為什麼中華民國跟美國的關係非常不好呢?因為中華民國當時嚴厲的指責美國背棄中華民國,沒有對我們的反共戰爭太多的支持,也就是說當時的撤退到臺灣來的蔣中正政府同時面對西方三個主要國家,美國、英國和法國關係都不太好。當然英國關係是最不好,法國跟著美國,那跟美國的關係也不太好,這點在過去的這個讀書會裡面我們都提過,同時得罪幾個大國的狀況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其實並不少見,但是在1950年代那個時候其實是最嚴重。

而且在1950年,我們注意到國史館的文件時間是1950年1月5號,1950年1月5號其實當時美國也發表一個聲明,表示說無意對於臺灣的領土有任何主權的主張,也就是認為現在臺灣屬於中華民國,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就被中華民國管制,各國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反對,這點當時蔣介石認為其實美國還是蠻夠意思的,在1950年1月5號的時候,當時美國發表聲明說,世界各國對包括美國在內,對於中華民國在臺灣行使主權已經四年了,這大家沒有什麼意見。
所以蔣中正認為說美國還對我不錯,意思就是說臺灣的領土是屬於你們中國人,這個我們也不挑戰。因為當時蔣介石很擔心就是聯合國託管臺灣,或者是這個臺灣地位未定論繼續發作,這個我們在之前讀書會都有講過,但是各位朋友知道美國為什麼在那個時候會發表聲明說臺灣屬於被中華民國管制或被中國人管制,而美國沒有異議的說法?有沒有朋友知道?因為在1950年1月的時候其實美國已經看準臺灣大概在蔣總統手裡也守不了多久,如果臺灣遲早要落入中共的手裡的話,老實說美國也不必去跟中共爭臺灣。美國那時候就說反正臺灣被你們中國人已經管五年了,世界上各國也沒有什麼意見,所以我們美國對這個也沒有什麼反對的地方,意思就是保留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的後路。所以美國在任何時候只要說臺灣屬於中國或者是類似的發言,其實基本上大概都是對中共有利,這點是一定要跟大家說明,臺灣只要跟中華民國或者是任何跟中國有關的東西綁得太緊,其實經常最後結果都是會對中共有利的,因為中共掌握了大部分的中國。對不對!所以只要把臺灣說的跟中國在一起,不管是什麼人、他的膚色是白是黃,基本上都會對中共有利。這份舊文件看起來沒有幾個字,但是後面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的重要。代表了法國的態度、英國的態度還有蘇聯的態度。但是像這樣子的文件,或者是這種的歷史的探討,在我們臺灣的現代史、或者是教學、或者是歷史上大家的認知裡面可以說幾乎都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是我們這個讀書會最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在當時的1月31日,就是前面那個文件是1月5號,也就是過了大概二十幾天之後,段茂瀾先生從倫敦到巴黎去探訪,後來回報外交部說法國用401票對103票批准了法越的協定,法越協定批准之後,可能就要立刻承認中共了,但是現在看起來英國承認中共之後,北京的態度也很冷淡,而且現在中共跟蘇聯居然已經承認越南共產的胡志明政權了,所以法國不爽,因此可能就不會太快承認中共了。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放心了。
後來外交部長沈昌煥先生的批示就寫得比較清楚一點,因為要呈給蔣中正看,所以沈昌煥先生就說駐法大使館的代辦段茂瀾說法國應該不會承認共匪偽政權,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次法國沒有承認中共政權是拜誰之賜?是拜胡志明之賜!因為如果胡志明政權沒有建立,中共跟蘇聯就不會承認胡志明政權了。如果沒有胡志明政權的話,法國會不會在那時候就承認中共了?我想這個可能性其實應該是非常的高了,所以接下來我們的運氣其實還是不錯的,所以又躲過一次了。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往下看,在1950年的6月,就是在這些交涉之後,亞洲發生了一件比胡志明政權成立,中共跟蘇聯承認這個共產政權更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在1950年6月25號,北韓對南韓發動進攻,這個就是韓戰。美國當然立刻就派兵參加,在聯合國的決議之下,美國率領15個國家的聯軍到韓國抵抗北韓的侵略,所以最近的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美國的時候,受邀到美國國會演說時,他就強調說要不是美國對大韓民國的幫助,在大韓民國犧牲了三萬七千多人,包括長津湖戰役就犧牲了四千五百人,今天我們國家也不會有這樣的民主發展跟自由了。我認為這個就是一種感恩圖報的表示。很可惜的就是,我們在美國這麼多的幫助之下,我們每次總統在過境訪美的時候,都是急著對臺灣內部或者是臺僑發表談話,很少很少公開的直接對美國政府表達這麼多年來對臺灣,或者是講對中華民國的支持表達感謝,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蠻可惜的事情。

再來文件是在1952年的3月20號,韓戰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要不要派兵參加韓戰。當時有一位黎鐵漢先生呈給蔣中正對於香港跟東南亞的相當的工作的意見,這個報告書也是機密,後來在這幾年國史館的數位化建檔工程之中才解密。

他的報告就是特別有提到東南亞,他說大陸陷匪之後,匪我都利用香港作為大陸跟臺灣之間活動的橋樑,所以基本上來講,我們必須要在東南亞積極的發展,所以他強調的意思就說現在我們實在要在東南亞積極的發展各種活動,然後他裡面提到英法在越南馬來亞抗共師久無功,意思就是說英國跟法國在越南跟馬來亞對抗共產主義沒有功勞,打了那麼久沒有什麼效果,最大原因就是我們千萬華僑彷徨猶疑,甚至懼匪助匪。意思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大家都知道對於華人的民族主義是很大的鼓舞,因此當地的華僑對於英國跟法國的殖民統治,產生不滿的情緒,就是所謂彷徨猶疑,甚至懼匪助匪,他寫的其實還是比較婉轉,其實不是懼匪助匪而已,而根本是支持中共政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東南亞都有非常劇烈的排華,甚至屠殺華裔華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實就在於說華裔的忠誠度,被殖民政府跟後來獨立之後的當地人所懷疑,這個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能夠積極領導華僑用各種方式協助英法打擊共匪,其作用的將不止於英法感激,對我重新估價亦不止於一新美方朝野耳目,加重美援,而在潛在方面,凸顯我們民族靈魂,重振我民族正氣,尤具有無比深刻之價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其實蔣中正這些人的腦袋都沒有那麼差,就是說我們困守台灣這個地方,其實一定要有主動積極的作為,這個主動積極的作為有哪些呢?第一個就是我們應該要領導當地的華僑來反共,而不是反過來讓他們助共,因為他們助共,老實講對英法形成很大的反對力量。我們剛才前面那個文件,大家有沒有印象?英法都要承認中共了,就是看我們中華民國不爽,所以我們中華民國應該要來去領導鼓舞當地的華僑起來反共,這樣一方面對這些英法的當地的殖民政府是有利的,另外一方面也讓美國看到我們在臺灣其實是有作用的,這樣對我們自己反共的作為也是有幫助的,所以我們應該要積極的起來協助東南亞的華僑站在反共的立場。
但是各位朋友想一想,這個建議好歸好,當時有沒有採用?可能是沒有,為什麼會沒有呢?道理非常的簡單,因為第一個實力也不足了,第二個就是我們當時也不想領導當地的華僑讓他們配合英國跟法國,因為我們就看英國法國就不爽了,因為英國法國對我們就冷淡了,那自然我們怎麼會去支持當地的華僑,讓他們擁護英國跟法國在當地的統治呢?這個就是不要當棋子的老概念,其實很早就出來了。而且再來就是我們一直都認為說,東南亞相對比較落後,所以也沒有什麼對他們太關注的做法,這個一直到李總統的南向政策跟蔡總統的新南向政策,才比較有對東南亞相互合作,強烈支持共存共榮的味道。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其實在國民政府剛撤退到臺灣來的時候,像剛才講到的段茂瀾先生、現在這位黎鐵漢先生,其實腦筋都還是蠻清楚的,但是現在臺灣的歷史教育,我們發現這些人幾乎一點名字都沒有,反而大家知道的都真的是在國民政府手下,即使是以外省族群來講相對也是比較不那麼出色的人物,這個我就一直都不能理解。也就是說其實國民政府來到臺灣之後,這些外省的重要官員其實能力強的、腦筋清楚的還是蠻多的,但是這些人反而在現在都不是臺灣人,甚至是外省人自己所清楚知道的對象,我想這個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這個文件我們在接下來再繼續往下看,我們注意到這個文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段落,第三點非常重要,他說我李彌兵團素在滇緬暹奠定基礎,我黃杰兵團在局勢明朗時,也重振旗鼓楔入粵桂,一旦大戰爆發,此兩大兵團如果不在這個情報經濟社會人力物力各方面預備一切有利的環境,實難冀其有預期之成就。這個也是中華民國的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但是比較少人注意的,當時在中國跟雲南、緬甸、泰國的邊境有一支國軍,在中共席捲大陸之後就撤退到那個地方,大家比較清楚就是所謂孤軍了。那支部隊在當時被蔣中正認為是反攻大陸的一個重要憑藉,因為是一個陸地上的部隊,一旦這個情勢許可,說不定就可以從雲南邊界反攻回去,所以對滇緬邊界的部隊其實是很看重的。黃杰兵團是什麼呢?就是在當時有一支部隊從海南島撤退到越南,這個就是黃杰兵團。那麼必要的時候,蔣中正認為說黃杰兵團可以從越南反攻大陸,因此中南半島可以說是當時重要的反攻基地,因為他有陸地上的部隊。蔣中正當然想到說你要反攻大陸,從臺灣攻過去還要跨越臺灣海峽,是非常困難。而且中國大陸的人也大概不會像臺灣人一樣歡迎國軍登陸,在中共的控制之下,恐怕是要打一場硬仗。相對的來講。在雲南邊界、越南邊界的軍隊,必要的時候應該會發揮很大作用。但是各位朋友,我們如果要動用雲南邊界、越南邊界的軍隊的話,需要顧慮到哪兩個國家的看法?好,就是英國跟法國的看法嘛!因為當時越南還在法國的手裡,緬甸還在英國的統治之下,後來當然緬甸後來很快就獨立了,在1952年的時候緬甸就已經獨立了,但是英國對他影響還是相當大。所以換句話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英國與法國我們的外交又做的不怎麼樣,然後現在如果說還想要利用我們的國軍在他們的國土上發動對中國的攻擊,這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也就是後來這兩支軍隊都必須要撤回臺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越南的軍隊很早就撤回臺灣,在緬甸跟泰國的軍隊後來陸陸續續也都撤回臺灣,這個被認為是蔣經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勞。這些軍隊撤回臺灣之後,各位朋友,請問這些軍隊相關的生活、薪餉各方面是誰負擔大家知道嗎?就是臺灣人。為什麼?因為這些軍隊撤退回臺灣之後,美國認為這些中國的軍隊長期在緬甸、泰國還有在越南盤踞,如果美國還加以支持的話,不就跟共產主義者打代理戰爭支援侵略是同樣的概念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撤退回臺灣的這些孤軍,美方都不同意納入美援。那怎麼辦呢?那這不同意納入美援的話,當然就只好由臺灣自己的財政來協助照料跟撫卹,所以這實在是一個蠻不幸的事情,當然對這些人來講他們是無辜的,因為他們這個就是中華民國軍隊的一員,老實講也沒有能力去決定說那時候要被部署到哪裡。這個就是當時的一個這個時代的背景。
好的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所以我們現在大家就已經建立起一個觀點,在那個年代,第一就是東南亞共產主義興起,第二個是英法態度游移,第三個就是我們對東南亞其實還是有可以施力的地方,但是因為跟英法的關係不是太好,所以最後結果不但沒辦法施力,還引起其他國家相對反感的態度,所以我們只好把這些軍隊撤回來。這個時候還是有個國家出來講話,就是美國。美國認為法國在中南半島反共,中華民國如果出來幫助法國反共,那當然不管對中華民國自己的反共事業、對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對法國在這個地方的統治,以及法國對中華民國的支持,這四件事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你們自己本來就是反共嘛,對我們美國圍堵共產主義也有幫助,而且法國在那個地方反共,你們幫他們反共,法國也會感謝你們嘛。對法國反共本身就有幫助。而且更重要的是,在1952年韓戰還沒有結束啊,所以如果我們讓共產主義分散力量,不要都集中在朝鮮半島,能夠分一點力量在中南半島,中華民國反共事業的支持就是讓共產主義更大的困難,這個對韓國也是有幫助的。因此後來美國就做了一個提議,這個提議是什麼呢?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下。

這個是1952年5月9號,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雷德福海軍上將訪問臺灣,蔣中正當然親自接見他。而且除了在總統府接見他之外,蔣中正對於這種外交工作,尤其是各國的人士來訪問,還是非常重視的,當時蔣中正已經67歲了,對於外交工作,不管他個人的思維還是決策如何,他對於外交外賓還是非常重視的,所以除了在總統府正式接見之外,他還特別邀請雷德福上將到士林官邸進行會談。也就是說蔣中正在那個時代,現在不管臺灣人對蔣中正如何評價,他對外交還是非常認真的,對於重要外賓他都還是花多時間跟這些外賓親自會談,畢竟因為蔣中正在二次大戰的時候是四大盟國的領袖之一,所以外賓接受他的款待,而且跟他會談還是覺得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而且第二個蔣中正也非常在乎近距離的去觀察這些來訪人士的個人特質,同樣的這些訪賓也是非常近距離觀察曾經叱吒一時的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態度,所以彼此相互觀察。這種重視外賓來訪,而且是以外交工作為重的作為,一直要到後來李總統的時代才逐漸恢復。蔣經國總統時代就沒有這麼多對外賓仔細的訪談以及意見的交換。現在來講的話,阿扁總統是受制於說對國際觀的瞭解實在非常有限。馬英九總統我們就不討論他。那現在蔡總統是不是有像蔣中正總統那個時候對外交花費這麼大的親力親為的努力,我想我們大家都很清楚。
這個文件是在1952年5月9號,將軍就說聽說美方和協助中華民國在苗栗發現油田,這個應該是有非常多的油,所以他就很高興啊。美方就說油田如果發現在經濟上對臺灣非常有幫助,軍事上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精煉自制航空用油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今天我們在南部的時候曾經巡視煉油廠,對於該廠的工作情況其實是非常滿意。蔣中正也很坦白講說高雄煉油廠在戰時被轟炸,很多破壞還沒有完全修復,否則一定會有更大的產量。戰時轟炸高雄煉油廠的是哪個國家,大家知道嗎?戰時轟炸高雄煉油總廠是哪個國家?就是美國。蔣中正就提出說戰時被美國轟炸,所以當然不是日本,結果臺灣現在很多人還說戰時是日本在轟炸臺灣,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美方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情,他也沒有否認,他就說在臺灣的中部,其實如果說很多石油,而且當時有一位臺灣人叫施幹克博士,因為這個老美一開始就說這個人是生在這個地方的,施幹克說臺灣中部的地質構造跟加里福尼亞非常類似,這顯然就是代表說這個人是一個臺裔的美國人,如果說這個地層比較淺可以挖到石油那就最好,所以多挖幾個就會發現大量的油藏。也就是說當時對臺灣資源的探勘,其實美國其實非常關切了。美國為什麼要關切臺灣有沒有石油?因為在當時臺灣還是蠻窮的,所以美國最好就希望說你們臺灣有石油,就越來越富裕,這樣子就不會落入共產主義的手裡了。所以很多人說美國喜歡發戰爭財,實際上來講如果美國想發戰爭財的話,他關心你們臺灣有沒有石油幹嘛?最好就是你們臺灣都什麼都沒有,我們就賣東西給你們臺灣不就好了嗎?那這個石油問題後來的確有在美國的支援下有進行多方的探勘,只可惜就是產油量不多,所以就沒有很多的發展。但是苗栗仍然是臺灣現在本土產天然氣最多的地方。

接下來蔣中正就說最近韓國的停戰談判已經要開始了,蔣中正說你們最好不要隨便跟中共談判,每次交涉都因共匪的不合理要求而不能有何結果。共匪實非以理可喻者,意思就是說不要跟共匪談判,跟共匪再怎麼談判其實是沒有用的了。所以現在來講國民黨應該要看一看這段文件,跟中國周旋別人或許可以,你們國民黨是最不行的,這個是你們蔣中正總裁說的,余曾與共匪周旋已有20幾年,每次交涉均因共匪不合理要求而不能有何結果。這個是很清楚是蔣中正總裁自己講的。所以現在老實講,我真的也不曉得說現在國民黨到底還剩下什麼東西。
美國的雷德福上將就說我認為蘇聯可能願意看到韓國停戰,但是中共是不想停戰,這是美國的看法。在停戰談判的期間之內,聯軍的飛機每天還是出動轟炸,每月損毀共方軍用汽車在一兩千輛之間,共匪的軍火糧食方面損失也很重,人力也損失比較輕,所以意思就是說中共出人、蘇聯出車。現在我們美國每月炸燬共方的卡車至少在一兩千輛以上,對蘇聯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意思就是說蘇聯可能就不想再這樣打下去,因為他們損失太嚴重。這個其實就是美國的打仗的思維,意思就是什麼,美國人想要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制空,你從空中,老實說第一個可以發揮科技的優勢、第二個可以降低傷亡、第三個是可以掌握主動。所以要美國支援打仗,一定要美國能夠建立制空權的地方他才會投入。
但是這個時候蔣中正說我覺得你講的不對,余對於閣下此項見解不能同意,韓戰停戰不太可能,主要是因為蘇聯在阻撓。你說蘇聯希望停戰,因為他們不想再損失那些車輛。我說不對,蘇聯是不在乎的,因為蘇聯可以用中共的人力吸收大量的美軍、消耗民生國防的力量。這個是蔣中正說蘇聯就是利用中共當一個棋子,去消耗你們美國的力量。其實他一輩子都這麼覺得,但是現在臺灣的國民黨這些人,反而很喜歡說美國要利用臺灣的人力物力去消耗中國的力量,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一個邏輯。可能是從以前的蔣中正的說法把它變化而來。蔣中正說蘇聯其實本身不費一兵一卒,現在雖然聯軍的飛機每月炸燬一兩千輛的車子,對於蘇聯來講他不稀罕,意思就是蔣中正的判斷。美方就說其實也沒有,其實我們雖然每個月炸燬他們這麼多車子,但是我們自己也有損失,意思就是說我們其實也沒那麼想打,因為我們自己的損失其實也不小。

接下來蔣中正就是說現在蘇聯就不想要有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要竭力避免大戰。說老實話這跟他前面的邏輯有點矛盾,你說蘇聯沒有要韓戰停止下去,所以繼續支持中共,用中共當棋子消耗美國的人力物力,又說蘇聯不想要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在美國來說邏輯上可能他沒辦法理解啊。蔣中正就說以韓戰為例,聯合國方面如果急於停戰,共方一定努力讓停戰不成功,所以聯軍就不要表示停戰的態度,這樣子的話就會中了中共的計。這點蔣中正的評估倒是正確的,就是你越想停戰其實越難停戰。這邊有一句說聯合國方面如果急於停戰,共方一定故意使停戰不成功了。這個蔣中正的判斷倒是對的。所以現在在臺灣是不是一大堆人整天在講說他當選總統就會和平,共機就不會擾臺,還是說什麼我們不要去挑釁中共啦,其實他們應該回來讀一讀這些歷史文件,就是你越想求和,你越覺得不想打仗的時候,那最有可能要打仗,這個是非常清楚的概念。美方就說我也很同意這種見解。
蔣中正接下來就問,閣下在離臺之前不曉得還有沒有什麼要跟我講的事情?重點來了,美方就表示說我對海南島非常有興趣,因為海南島位於雷州半島跟越南之間,軍事上非常重要,如果中共發兵攻打越南,那我們就應該主動進攻海南島,意思就是美國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美國會用海空軍支援蔣先生你去攻打海南島。這個可以說是美國有史以來,也是唯一的一次,正式在官方的代表來表示說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因為海南島當然也是大陸的一部分,雖然他跟大陸隔著瓊州海峽。但是美方就說如果中共攻打越南的話,美方一定會用海空軍支持中華民國去進攻海南島,實際上當時中共已經派人員進入越南,所以老實說理由不難找。意思就是美國有史以來真的有一次要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所以臺灣很多人說美國都不支持臺灣反攻大陸、臺灣本來可以反攻大陸都是被美國人阻擋等等。從歷史上來講也不是全然如此。
有朋友問說這個行動會不會用到東南亞那兩支國軍部隊?
一定會,因為這裡面已經講了美國欲以海空軍支援總統麾下之國軍,換句話說只要你蔣先生指揮的部隊,美國都會支援。所以當然如果說真的要打海南島,美國又願意介入的話,那當然其他所有接受蔣總統指揮的部隊都在美國的支援範圍之內,所以這實在是很重要。這時蔣總統就說這件事情上次美里爾先生來的時候也曾講過,意思就是說美國你不是只有講一次,代表說美國是很正經的,不是隨便跟你開玩笑,我是很正經的在講。但是蔣中正拒絕,他說我認為現在收復海南島不太適合,為什麼呢?這個攻擊至少需要動用10個師約15萬人,以此兵力攻下海南島之後,在一年之內恐怕也沒有辦法肅清海南島內部,臺灣方面的部隊如果就減少了一半,共匪如果在此時來攻就很危險。這個說法老實講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美國人就問你現在說派15萬人去打海南島,一年內可能也沒有辦法完全釐定。如果我接受你這個說法,那你反攻大陸不更誇張嗎?大陸比海南島大多少倍啊?你不想反攻海南島說你有困難,沒有辦法掃清海南島內部的共黨勢力,那我怎麼可能支持你反攻大陸呢?大陸不是更大嗎?你連海南島都拿不太下來,你現在要跟我講說你中華民國反攻大陸,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說老實話,那個年代的人有些想法我真的也是很難理解。老實說我個人認為,如果那個時候接受了美國的提議反攻海南島,其實勝算是蠻大。因為第一個海南島當時共方的駐軍數量差不多了,第二個就是海南島面積其實跟臺灣差不多,如果說拿下海南島之後,中華民國的面積等於增大兩倍。第三個對反共的士氣,還有美國東亞的戰略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因為當時韓戰還沒有結束,如果說海南島又出現了新的戰場的話,一定減低中共在朝鮮半島對於聯軍的壓力,主要也是對美國的壓力。所以換句話說,這次攻海南島不只對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有利,而且其實對美國的整體戰略也有利,然後對英國跟法國,尤其法國在越南其實也有利。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而且老實說美國支持你打海南島,海南島打下來之後,接下來你說希望美國支持你打福建,這相對來講是不是更好提了,對不對?因為有這個合作的先例。最重要的就是說美國為什麼不想支持你反攻大陸,後來的說法就是說他不想捲入中國人的內戰,但是這個時候美國人自己願意支持我們去打海南島,當然也是中國人或者是講當時的概念就是國共之間的內戰,對不對?美國都願意支持了,將來我們反攻大陸的時候美國人還有理由說國共內戰他不想介入嗎?所以這個老實說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就讓他拒絕了。我讀歷史讀到這一段覺得非常的可惜,站在中華民國的角度來講,打海南島這件事情,第一是為了你自己反攻大陸。第二是得到美國的支援。第三個是擴增臺灣的戰略縱深。第四個就幫助美國。所以這個好處其實很多。
蔣中正先生說如果我們去打海南島後,臺灣方面如果共匪此時來攻極甚危險。老實講這根本不用擔心,各位朋友知道為什麼這時候不用擔心?他的擔憂是說現在如果我們去打海南島,中共如果來攻怎麼辦。這其實根本不用擔心,為什麼?因為美國都可以派海空軍去支援你打海南島了,難道對臺灣的防衛他會坐視不管嗎?這個不可能嘛,對不對?你都是聽他的話派兵去打海南島了,接下來臺灣的防衛難道美國會放空嗎?而且以當時中共的海空實力,老實說只要美國不放空,他哪裡可能打得下臺灣?而且海南島在我們手裡的話,他是先反攻臺灣還是先反攻海南島?而且臺灣那時候老實說雖然兵力去了一半到海南島,可是第一個美國不會放空,所以臺灣很安全。第二個就是說中共如果要先收復,他是要先收復海南島,所以臺灣的威脅其實根本並不大。而且更重要就是說,海南島面積其實跟臺灣也差不多,臺灣萬一真的被拿走了,然後海南島已經在我們手裡了,有什麼好怕的。
後來我六月號在國史館館刊,那是屬於中國近現代史的海峽兩岸的一級期刊,我有一篇論文會刊登,就是講反攻大陸這件事情,老實講反攻大陸這件事情真的是政治目的多於軍事目的。(6)(期刊論文與著作)我認為蔣先生恐怕很在意的就是說,如果又多了一個海南島,那海南島可能一定要派人去管理,海南島面積其實跟臺灣差不多大,換句話說派去管理海南島那個人,不管是誰,搞不好就另立為王,這個人距離那麼遙遠,也不一定百分之百都要聽蔣中正的話,所以我認為他真的在意的還是他自己的掌權。但是如果就中華民國的長遠發展來講,美國支持我們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這是在1952年5月2日,距離現在差不多已經七十幾年前,也快到5月2日。我認為錯過這個機會,其實正是中華民國歷史的一大轉折,尤其是當時去打海南島,在美國海空軍的全力支援之下,老實說我認為中共的海空軍當時要阻擋,我看是很困難的。可是機會就沒有了,而且失去了一個跟美國達成更緊密的戰略同盟的機會,因為打海南島這件事情其實也是牽制中共在朝鮮半島的行動,對不對?所以這次就沒有成功了。

所以美方馬上就講,若美國發動請國軍進攻海南,當然對於臺灣防務全部負責,負全部責任。所以你不用擔心了,意思就是說你們如果派十個師還沒有辦法肅清海南島,這個我不太懂了,應該不會那麼困難吧,中華民國國軍有這麼爛?這個意思就是這樣。是不是呢?還是因為海南島的居民都是共產黨、都是共產黨的同路人啊?是不是這個原因啊?結果講到這句,蔣中正就說對啊,中共在海南島已經經營10年到15年,所以海南島是全國赤化最厲害的地方,大部分的居民都已經受共匪的毒化甚深。所以現在這時候就不要攻打海南島了,那也是士氣問題,國軍如果知道說打大陸士氣一定很高,一個人可以比兩個人用。如果打海南島的話士氣很低,兩個人只能當一個人用。這個說法說很奇怪啊,對不對?在你蔣中正領導之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分別呢?美方就覺得很奇怪,因為不都是在你蔣先生指揮的部隊之下嗎?對不對?怎麼會說反攻大陸士氣很高,打海南島士氣就很低?而且海南島在國際上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蔣中正還是決定要放棄,而且曾經派人去問英法兩國這件事情,關於我放棄海南島這件事情,但是他們都不想理會,所以我才決定撤退。這也怪了,就海南島不是中華民國領土嗎?關英法的意見什麼事啊?
所以美方當然就覺得說怎麼這麼奇怪呢?你說打海南島,我們也會幫你守衛臺灣。但是你說海南島裡面的人都很赤化親共,那美方會不會問一個問題那中國大陸呢?對不對?比海南島大那麼多倍,中國大陸人就算只有十分之一很親共,你也是沒辦法對不對?所以像這些都是自我矛盾的說法,但是當時居然一 國領袖就這樣講出來了,所以美方當然就覺得也很奇怪。但是美方還是說中共還沒有發動侵略越南的戰爭,是不是因為擔心說他的部隊一旦南侵的話,海南島就會有可能會被攻擊啊?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還是不要太快放棄,我們不要放太快放棄海南島這個策略,這還是很重要的。但是蔣中正就說,這應該是原因之一,但是這最重要原因就是說中共擔心說一旦攻打越南,可能遇到英國跟美國就會全力協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意思就是說中共不打越南不是因為我們會去打海南島,而是怕你們會去全力支持。那這個又矛盾了,國軍打海南島不就代表我國全力支持自由陣營嗎?那不是對中共是更大的嚇阻嗎?所以我常常覺得說中華民國經常會放棄一些能夠幫美國出力的機會,老實說打海南島這件事情當然不是這麼容易,可是如果在美國全力支援之下,對於後來的世界局勢恐怕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是真的,因為以當時中共的力量老實說迎戰美國保護下的國軍,在中間打敗美國的海空軍可以說機率是絕對是零。當時是1952年,美國才剛打完二次世界大戰,從美國的本土都可以一路打到日本的本土,老實說支援國軍從臺灣出發去打海南島,以當時美國的實力,對上中共的海軍的實力甚至加上蘇聯的實力,共方都是遠遠不如。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拒絕了,其實這個會不會讓美國對我們真正反共的決心是有所質疑,我覺得這個大家自己判斷。
美方接下來就講我們協力裝備訓練自由中國的陸海空軍,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成為中共最大跟經常的威脅。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我們訓練你們國軍不是要你鎮壓內部,而是要成為中共的威脅,你要去反共而不是只有龜在臺灣戒嚴。如果說現在有30萬精兵在臺灣,中共就要派200萬部隊扼守海岸,這個基本上對蘇聯也是一大負擔,因為中共部隊的裝備補給大部分來自蘇聯,中共國內的經濟狀況也要維持龐大的武力,所以其實它也不太容易支撐,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會對他們有很大的牽制。意思就是說海南島這件事情還是請總統先生你多多考慮了。

蔣中正講到這就不談,說算了,就轉移話題。說最近聽說雷將軍跟英法兩國的海軍高級將領在菲律賓討論,有沒有討論到香港跟廣東的問題?美國就說我沒有跟他們討論香港跟廣東的問題。最重要這有一段話就是,他說英法兩國之意見均與美國有出入,意思就是英法也是很囉嗦也沒有那麼支持我美國。這跟現在烏俄戰爭是不是很類似?法國就跟美國一直有意見上的歧異,所以美國意思就是在整個東亞其實不是政策都是有絕對的權威,英法就常常有意見,所以他當然也希望你們中華民國不要這麼囉嗦,但是顯然也沒有完全達成他的目的。
蔣總統就講說香港如果能夠化為閣下也就是美國的防守範圍,這對民主國家就非常有利了,就像臺灣跟菲律賓,如果說要守衛香港,需要中國國軍協助的話,我可以派遣部隊去香港。這個根本就在開玩笑,因為香港是英國的,而且美國並沒有否認英國在香港的統治,怎麼可能支持派國軍去香港,不可能嘛。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人家就覺得你到底在講什麼,海南島是你們中國/中華民國的,我們支持你們去拿它回來你又不要,然後你現在居然說什麼如果你們現在香港缺兵,我可以派人去,香港跟你有什麼關係?所以最後結果就是敷衍一下說我同意民主國家應該要設法不要讓香港落入中共的手裡了,但是還是對海南島這件事情還是不能放棄。聽您閣下說攻海南不如反攻大陸,請問一下你要登陸哪一個省?結果蔣中正說福建最好、廣東浙江也可以,但是需要更多的兵力。雷將軍就說好吧,我有研究非常多,比如說廈門上海其實是就不錯了。蔣中正就說福建的廈門福州其實都不錯了。現在來講上海以南當屬溫州地區,就是他的家鄉附近。但是現在我們兵力比較不夠,所以最好是在交通比較不好的地方去登陸,敵人運輸比較困難,福建、浙江都是山區,沒有內陸的鐵路,公路也容易破壞,我們登陸那裡中共很難增援,因此登陸那裡是比較好的。所以後來中共很快的就修了鷹廈鐵路用來支持福建的反攻,不過這是後來的事情。當然美國也覺得很奇怪,你說登陸福建的好處是都是山區,跟內陸是沒有辦法鐵路相通,所以中共要來還擊是蠻難的,這樣海南島還隔著個海不是更難嗎?對不對?

後來就轉一個話題,美方問說國軍登陸之後會不會得到人民的擁護?意思就是你剛才說不去海南島,是因為你說去了人民不會擁護你,那其他省呢?蔣中正說國軍如果登陸地區堅守三個月到六個月,我相信大陸人民一定會奮起抵抗中共政權協助國軍。意思就是說還要三個月到六個月,大陸才會起來抗暴。三到六個月期間,難道中共不會集結部隊反攻嗎?這是很長的一段時間。美國就覺得說,這樣子的話國軍就會需要獲得新兵,也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武器了。意思就是說是不是我們美國就要出更多的武器了。蔣中正說對,你們就多點點武器吧。後來就知道這個問題就談不下去了,所以美國就表示說我現在打算每隔三個月派航空母艦來臺灣海峽巡邏一次,然後讓共匪知道吾人保護臺灣並非徒託空言,如蒙總統許可,我打算派航空母艦的飛機飛越臺灣上空,意思就是美國協防台灣不是說假的。大家把這段話多看,我認為臺灣人應該把這些話多看幾遍,三個月派航空母艦巡邏一次,然後還要飛機飛越臺灣的上空,意思就是要保臺。所以我今天的臉書就說斯卡羅得了金鐘獎,對照尹錫悅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我覺得美國人會怎麼看我想大家都很清楚。蔣介石說當然很歡迎飛機軍艦來臺灣訪問,美方就表示說謝謝你的招待,等到我回去之後一定會加速軍火來臺,充實國軍的基本力量。這個跟現在是一模一樣,意思就是速運軍火來臺,充實國軍的基本力量。但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臺灣不能虛不受補,我們加速軍火來臺可是你們沒有辦法消化也是不行。
然後提到另外一位先生就是蒲立德先生(符立德),上次他來臺灣的時候相關的史料我們在第一次的讀書會裡面(從1954年艾森豪特使符立德訪台看當時台美關係的幾個面向)就跟大家報告過了。這時蔣中正就說很多客套話,這些部長、美國的高官都曾經來問候,意思就是說他還是有相當的威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簡單的談話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主要是要跟大家報告就是說反攻大陸是可以說是完全要靠美國了,如果沒有靠美國是根本沒有辦法。那美國想要支持我們反攻海南島一方面是滿足我們反攻大陸的意願,另外一方面也是分散中共的力量,然後又是幫助英法,特別是幫助法國。這個對你們的外交也是有幫助的,而且最重要說你們自己就要反攻大陸,所以你們本身自己就想要打仗,那麼我們現在支持你反攻海南島,不是就跟你們原先講的概念是一樣嗎?可是居然就被拒絕了!所以我認為是還蠻可惜的,到了之後,老實說蔣中正在提任何反攻大陸的提案,美國都相對比較冷淡,因為從這次攻打海南島的交涉經驗就知道說,你們中華民國其實想法不太一樣跟我們美國想的不太一樣。好了這就是我們今天非常重要的內容。

接下來就討論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派兵去韓國打仗的問題。這個在1952年11月25號,葉公超先生在美國就跟蔣中正報告去韓國派兵打仗的問題,因為當時美國曾經有一些人認為說,中華民國如果能夠參加韓戰的話,其實對美國的軍事來講總是一個助力,但是這件事情其實蔣中正也是比較冷淡,一開始他有點興趣,但後來他覺得也不想出兵,所以這個又失掉了一個幫助美國的機會。

在這件事情來講,後來美方看到你們中華民國也不積極,就是說杜威、杜勒斯對此事均不積極主張,杜威是共和黨的大佬,認為說我們中華民國的兵力還有很多比在韓助戰更重要的使命,所以最後結果就是算了。美國國會認為說用中華民國軍隊在韓國助戰,其實是蠻多人,但是接近艾森豪的人都說不要了,然後又提到一次海南島,他說這個同情我國的高級軍人頗有主張,我國用兵應注重海南島方面,其次就是說亦有主張用於大陸沿海一帶加強突擊工作,其實就還是海南島了,但是蔣中正就已經拒絕了,所以海南島這件事情,葉公超也提但是沒有用了。

然後最後結果就是說我們實在不要出爾反爾,因為葉公超就說兩年前我們曾經有自動派兵助韓之意,現在和談又沒有希望了,所以聯合國對侵略者做有計劃的制裁,所以我們自然應該要願意考慮這個意見,不要讓這些一般同情我國或主張我國出兵的人感覺失望,然後意思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還是要一致,就是以前說你要幫忙,現在老實講還是儘量不要完全把這件事情忘掉。葉公超真的是中華民國最出色的外交家,他強調就是外交一定要一致,尤其是我們對美國,雖然我們力量弱需要他們的幫助,也不要總是就是站在那邊當伸手牌,所以對這件事情不要完全放掉,但是當然我們現在就不要提說我們要出多少人,因為老實講你出不了多少人,所以就不要先提說出兵的人數,兩年前當時是說要出3萬人,現在就說也不要再提人數就是保持一個模糊就好了。

至於說我們現在保衛台澎的兵力之外,我們其他兵力在整個亞洲的反共計劃應在何處使用最有效,這個其實我們要考慮,美政府對於應付匪幫也沒有整個具體的計劃。所以老實說葉公超也還是支持海南島的計畫,所以他就說就很委婉的說,現在除了保衛臺澎的兵力之外,我們其他兵力要在整個反攻計劃中要在哪裡使用最有效,這個要考慮。這個就是外交家說話的方法,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國家能夠多幫美國一點,我在美國做外交相對也會比較好做,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當然蔣中正就是不想打海南島,也不想有什麼作為,所以這點最後當然也就趨於徒勞。

葉公超說如果我們現在希望英國或其他國家要撤銷對中共的承認,或者是對我們訓練補充這些條件,當然我們不要公開提,但是也不能說什麼東西都不做不管,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一定要多做點事。然後葉公超又說,他最近又跟一個叫阿利生Alison助理國務卿長談,他對我們印象很好,對台印象甚好,大家注意到他用的是對台,意思就是其實我們中華民國就只剩下臺灣了,這個字絕對不是亂用,在當時來講一般都不會用台,而是用我、對我印象甚好,但是葉公超特別用說對台印象甚好,所以這個是不是後來葉公超不被重用的原因,因為他其實兩國論、或者是中華民國臺灣的概念太過強烈,對反攻大陸相對來講比較認為不太可行,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後來葉公超又說Alison美國的高官對我們台灣印象很好,但是希望我們趕快把那些孤軍把它撤退,因為可能會影響美國跟英國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願意撤退的話,美國保證李彌軍隊能攜械安全退出,意思就是可以把整個武器都帶回臺灣,當然帶多少武器回臺灣,那是很有彈性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配合美國的立場的話,美國當然也會全力的幫助,在這個情況之下,葉公超當然沒有得到蔣中正的指示,他就是說我們絕對可以控制李彌軍隊,而且我們對任何中國人民的反共組織絕對不會贊成他解散,所以老實說葉公超在美國表達的態度,當然對於中華民國來講是符合最佳的利益,但是就跟打海南島這件事情又有矛盾。所以也就是說,中華民國的外交在那個年代是內外有點不一,這點是後來很多問題。我想各位朋友如果說有從第一次讀書會參加到第十六次,對這個感覺應該是會蠻明顯的,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台美關係裡面曾經有一段,幾乎在臺灣沒有人聽過關於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的爭論。在座各位朋友有沒有人聽過美國曾經建議臺灣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對,幾乎可以說是從來沒有人聽過有反攻海南島這件事情,甚至說臺灣一般對海南島其實可能也沒什麼特別的概念,這個也很正常。我們今天的讀書會就是討論到這段中華民國跟法國的在1950年代初期的一些這種外交的這種糾葛,或者是講一些互動,然後講到海南島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看法或者是問題?
有朋友說後來沒有派兵韓戰也不完全是因為朴正熙反對?
其實不是朴正熙,應該是李承晚,其實李承晚是希望越多國家派兵幫他打仗越好,所以當時李承晚的態度主要還是受到美國的影響,美國其實不是很贊成。唯一贊成的人其實只有麥克阿瑟將軍了,但是麥克阿瑟將軍後來被拔掉了,所以也就沒有辦法再談這件事情。老實說麥克阿瑟將軍對於中華民國臺灣可以說是大恩人,甚至於說現在大家講的第一島鏈、臺灣的戰略地位,其實很多都是麥克阿瑟將軍自己發明的,然後就說服美國的國會跟美國政府。因為從美國的戰略裡面老實說,在麥克阿瑟將軍之前並沒有認為臺灣真的有這麼重要,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前、1945年之前,臺灣是哪個國家的領土?日本嘛對不對,日本有臺灣一個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可是日本在整個西太平洋的防線,有沒有被美國攻破?對不對,也就是說雖然臺灣在日本的手裡,可是美國發動反攻,也是一樣從菲律賓一路打上來,打到琉球,最後準備登陸日本,最後只是因為投下原子彈之後日本就投降,所以就沒有登陸日本。換句話說,縱使臺灣在日本的手裡,日本在整個太平洋的防線,還是幾乎全部都被美國攻破,所以臺灣真的對於整個所謂西太平洋的防禦,老實說是真的沒有這麼重要。而且日本海軍在20世紀是真的有能力打敗美國海軍,跟美國海軍幾乎曾經還具優勢打成平手,也就是說美國自有海軍以來,曾經有過的最大敵人就是日本海軍,那面對一個這麼強大的海軍的敵人,臺灣又在這麼強大敵人的手上,美國尚且都可以千里迢迢從美國這樣打過來,把日本的防線攻破,所以臺灣真的在誰的手上,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我想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中間邏輯的關係,也就是說二次大戰的時候,臺灣從頭到尾都在日本的手裡,可是美國在整個西太平洋打敗日本並沒有受到臺灣的多大的干擾或影響,那真正臺灣的重要性是被麥克阿瑟將軍所形容出來的,所以現在來講的話,我們就非常相信說臺灣怎麼多重要,然後美國絕對不能放棄臺灣,其實是麥克阿瑟將軍發明出來的概念,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所以臺灣人其實應該要多感謝一下麥克阿瑟將軍,因為如果沒有他,老實說美國真的沒有那麼care臺灣,比如說如果美國真的那麼care臺灣的話,歷史也會給他們不同的答案。臺灣在日本的手上,美國要打日本也沒有受到什麼困難。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所以麥克阿瑟將軍一方面就是極力向美國政府形容臺灣的重要,因為他的威望老實講,臺灣地位重要在美國才有人要拼,後來他也建議說國軍可以由中華民國出兵,反攻要協助在韓國的聯合國軍隊作戰,因為中華民國距離相對最近。

我們這裡又看一個文件,這個文件的內容是這樣子的,這個是在同一份文件裡面,在1952年的10月30號,在美國的大使館的電報就來了,就是說美國軍部的友好密告,如果韓戰和解不成準備要轟炸中國東北,然後又因日本不願武裝,就日本不想打仗,日本也不願意武裝,所以日軍也不能用。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政府前年派兵赴韓參戰的建議就可能會復活了。意思就是說很多臺灣人很喜歡說什麼捆龍索,什麼日本想要發展武力都在美國的限制之下,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日本就完全都是裝死不想打仗,所以日本不願武裝、日軍也不能運用,所以韓戰就是幾乎美國挑起作戰的重擔,當然中華民國的重要性就很重要,但是日本如果積極的發展武力、強化國防,中華民國的重要性是上升還是下降?下降嘛對不對,所以臺灣人就是很感念安倍首相,安倍首相是非常的關懷臺灣這是事實,可是如果日本真的照安倍首相的做法繼續下去,真的積極強化的武力的話,臺灣對美國的重要性會上升還是下降?一定也是下降。所以臺灣老實說,對國際關係的認知,常常跟真實的狀況是相反,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最後的結論。
大家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我們每次讀書會採用的都是真實的歷史檔案跟文件,也都有明確的檔案卷名跟來源,所以意思就是說我們臺灣人不要永遠都是你說我說大家說,聽一些那種道聽途說沒有根據、避重就輕、殘缺不全的說法,我覺得這個是臺灣今天會面臨這麼多困難的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是從這些歷史文件讓我們知道一些正確的事情,我想這個也是我們作為當代臺灣人不可或缺的學習過程。大家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今天讀書會就先到這邊。謝謝大家!
文件來源:
文件一:〈革命文獻—對法、越外交〉,《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0-080
文件二:https://www.trumanlibrary.gov/library/public-papers/3/presidents-news-conference
文件三:〈革命文獻—對法、越外交〉,《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0-082
文件四:〈中央情報機關 (四)〉,《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2-00013-007
文件五:〈對美國外交 (十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33-005
文件六:〈反攻大陸之可行性:從「國光計畫」探析 1960年代國軍戰力〉。國史館館刊第七十六期(2023年6月),頁165-201。https://kcc-formosan-ir.tw/blog/journals-books
文件七:〈對韓國外交 (三)〉,《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70-012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