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說明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使用說明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與酥餅教授對談---深音廣播 (2)
    • YouTube頻道 (20)
      • 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 (17)
        • AI小說創作 (52)
          • 期刊論文與著作 (1)
            李登輝 (1) 蔣經國 (6) 軍購 (2) 幻象2000 (1) 戰鬥機 (1) 鄧小平 (1) 和平統一 (1) 和平協議 (2) F4幽靈機 (1) 美國軍售 (1) 勇虎戰車 (1) 舊金山和約 (1) 台灣地位未定論 (1) 杜勒斯 (5) 顧維鈞 (3) 葉公超 (11) 王世杰 (1) 蔣中正 (14) 開羅宣言 (1) 聯合國託管 (1) 日本戰爭賠償 (2) 以德報怨 (2) 藍欽 (7) 齊世英 (1) 公投 (1) 核四 (1) 轉型正義 (2) 俄烏戰爭 (3) 民族自決 (1) 上海合作組織 (1) 中國 (2) 美國 (1) 歐盟 (1) 罷免 (1) 地方派系 (1) 政治家族 (1) 統戰 (1) 房價 (1) 量化寬鬆 (1) 社會住宅 (1) 國防產業 (1) 中美貿易戰 (1) 矽盾 (1) 國防安全 (1) 黨國體制 (1) 烏克蘭 (3) 俄羅斯 (3) 疑美論 (1) 刺槍術 (1) 制空 (3) 民團 (1) 古巴導彈危機 (1) 印度 (1) 印太戰略 (1) 反分裂法 (1) 台海戰爭 (1) 制海 (2) 登陸戰 (1) 反艦飛彈 (2) 北約 (2) 日俄領土爭議 (1) 核武 (1) 巴基斯坦 (1) 中巴友好關係 (1) 伊朗 (1) 沙烏地阿拉伯 (1) 北韓 (1) 中索安全合作架構協定 (1) 台灣香港移民政策 (1) 台灣海峽內海論 (1) 聯準會升息 (1) 教改 (1) 廣設大學 (1) 技職體系 (1) 裴洛西 (2) 半導體 (1) 英國脫歐 (1) 南韓 (1) 中國軍演 (1) 中華民國建國 (1) 袁世凱 (1) 孫中山 (1) 南越 (2) 北越 (2) 越戰 (2) 新加坡 (1) 馬來西亞 (1) 英國 (1) 越南民主共和國 (1) 東德 (1) 西德 (1) 兩德統一 (1) 日本首相 (1) 安倍晉三 (1) 佐藤榮作 (1) 岸信介 (2) 吉田茂 (1) 中日戰爭賠償 (0) 中日和約 (2) 沈劍虹 (1) 中國代表權 (4) 反攻大陸 (3) 聯合國 (3) 中華台北 (1) 徐亨 (1) 嚴家淦 (1) 國際奧會 (1) 奧林匹克運動會 (1)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1) 聯合國2758決議案 (1) 蒙古國 (1) 外蒙古 (1) 蔣廷黼 (1) 外蒙入聯 (1) 俞國華 (1) 韓戰 (3) 聯合國否決權 (1) 茅利塔尼亞 (1) 甘迺迪 (1) 陳誠 (3) 艾森豪 (3) 符立德 (3) 杜魯門 (3) 艾奇遜 (2) 美援 (1) 美軍協防台灣 (3) 美軍顧問團 (3) 神諭計畫 (2)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4) 尼克森 (1) 麥克尼 (1) 蔡斯 (1) 鍾華德 (1) 周至柔 (1) 大陳島 (2) 日內瓦會議 (1) 外島 (1) 控蘇案 (1) 美國侵臺案 (1) 羅柏遜 (1) 紐西蘭提案 (1) 沈昌煥 (1) 福爾摩沙決議案 (1) 史迪威 (1) 馬歇爾 (1) 國共內戰 (1) 周宏濤 (1) 第七艦隊 (3) 潘公展 (1) 對日和約 (1) 五二四事件 (1) 俞鴻鈞 (2) 劉自然事件 (1) 八二三炮戰 (1) 金門砲戰 (1) 第二次台海危機 (1) 一江山島 (1) 華沙大使級談判 (1) 王叔銘 (1) 莊萊德 (3) 史慕德 (4) 段茂瀾 (1) 法國 (1) 越南 (1) 黎鐵漢 (1) 李彌 (1) 黃杰 (1) 孤軍 (1) 雷德福 (1) 海南島 (1) 麥克阿瑟 (1) 劍魚號 (1) 彭孟緝 (1) 黃少谷 (1) 周書楷 (1) 馬康衛 (1) 魯斯克 (1) 蔣宋美齡 (1) 保君達 (1) 于焌吉 (1) 烏坵海戰 (1) 山海艦 (1) 臨淮艦 (1) 唐守治 (1) 聯合國代表權 (1) 東山島戰役 (1) 孫立人 (1) 王滬寧 (51) 蔣孝文 (1) 宋子安 (1) 孫義宣 (1) 戴倫 (1) 八爪章魚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不負韶華(一)[001~010]

            不負韶華(一)[001~010]

            2025 Oct 01 AI小說創作

            #不負韶華1

            月色如水,城郊那家隱秘的小旅館,玉玲身披素色外衣,悄悄溜出府,進入熟悉的房間。房內燈光昏黃,陳龍早已等候,見她進門,熱情地將她摟進懷裡,一番纏綿親熱之後,兩人靜靜靠在床上,滿室是混合著慾望與利益的氣息。
            玉玲輕輕用手指畫著陳龍襯衫,眸中藏著一絲狡黠:「龍哥,今兒叫我出來,不會只想陪我快活吧?」
            陳龍親昵地捏了捏她下巴,聲音壓得很低:「玉玲,這回真有大事要靠你。縣裡那幾個新工程,你也聽說了吧?只要你能幫我弄到書記辦公桌上的標底,剩下的我全包,事成給你一成好處。」
            玉玲聽了,眼神一亮,嘴角浮起一抹笑意,輕聲問:「這可是真金白銀,龍哥不會只逗我開心吧?」
            陳龍嘿嘿一笑,雙手環住她腰肢:「龍哥什麼時候虧待過你?只要你把標底價拿來,錢我立馬打到你賬上。往後你想要什麼,龍哥都給得起。」
            玉玲低下頭,在他胸口輕輕一吻,聲音綿軟卻帶著幾分算計:「這事可不容易,書記那人疑心重,東西要弄出來得有法子。到時候你要配合我,一點馬虎不得。」
            陳龍哈哈一笑,手往她背後遊走:「放心,只要你肯幫,咱們就沒辦不成的事。下回工程款到手,咱倆再好好樂一樂。」
            玉玲側過身,雙眸亮晶晶地盯著陳龍:「那工程標底什麼時候要?我得先安排好下人,還得防著那狐狸精——現在書記正煩她,最好不過。」
            陳龍拉她進懷裡,語氣一改剛才的溫柔,多了幾分商場上的冷硬:「越快越好。三天內,你能不能拿到?只要這一單做成,咱倆日子都翻身了。你在府裡也能橫著走,誰還敢不聽你的?」
            玉玲想了想,臉上浮現一絲決絕與興奮,輕聲在他耳邊吐氣如蘭:「龍哥,你等我的好消息吧。只要你記得分我那一成,想要我什麼樣都行……」
            兩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利益和慾望交織的黑夜裡,新的陰謀已經悄悄展開。



            #不負韶華2

            隆林各族自治縣,地處廣西邊陲,靠近中越,市井向來熱鬧,什麼生意都有人做,什麼規矩都可以打破。陳龍正是在這裡起家,靠著膽大、腦靈和幾分運氣,這些年把灰色產業做得風生水起。錢,他是賺夠了,姑娘也沒少玩,官場、黑道,兩頭都有人脈。
            但越到這地步,越讓他覺得——不能太高調,不能再「前面衝」。
            **「這些年撈得夠多了,兄弟們也該分一分。人一旦太貪,早晚要出事。」**陳龍靠在客棧窗口,看著外頭縣城夜色,心裡盤算著:「這次只要把標底弄到手,幾個大工程到手,就是最後一票。錢分夠了,就把生意交給下面的人,我自己悄悄退到後頭,享清福去。」
            他想起自己那些老兄弟,有的前幾年進去了,有的賭錢輸光了,只有自己憑著腦子還能穩穩坐在縣裡數錢。
            「做這一行,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你。書記、公安、還有那些見不得人的對頭……想撈錢,得快、狠、準,還得會急流勇退。金盆洗手,才是老子該過的日子!」

            陳龍低頭看著身邊的玉玲,心裡既滿足又警惕。他摸了摸她細膩的臉蛋,語氣溫柔但帶著囑咐:
            「玲子,這票成了,我們就都好。你不用天天低聲下氣,我也不用再看誰臉色。錢進賬,我帶你去南寧、去越南,換個身份,重新過活……這世道,混久了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
            玉玲半真半假地撒嬌:「龍哥,你可不能騙我啊。到時候可別一拍屁股走人,把人家丟在這破地方。」
            陳龍笑了,摟她進懷,語氣堅定:「放心,哥這輩子還沒騙過心上人。這次,咱倆要麼一起飛黃騰達,要麼一起撈個清白的下半輩子。」
            他語氣雖輕,心裡卻再三盤算:「只要標底到手,工程下來,帳一結,就立刻收網。剩下的事,誰愛接誰接。那幫官、那幫兄弟,該給的給,該散的散……從此以後,再沒人知道陳龍這個名字。」



            #不負韶華3

            陳龍坐在床邊,點了根煙,眉頭緊鎖。雖說不識多少字,但這兩年形勢的變化,他比誰都敏感。中美貿易戰打響後,縣裡的生意就不像以前那麼好做。最近幾個月,他更是嗅到一股不尋常的「壓力」——
            **「這年頭,風吹得怪。」**他在心裡嘀咕。
            不久前省裡下來紅頭文件,明裡是講要和東盟國家搞好關係,暗裡卻是勒令各縣、各鄉嚴查「不乾淨的事」:賭博、走私、黃賭毒、黑社會,凡是影響形象的都得收斂。各級領導講話都變得正經嚴肅,公安局、紀委的人來來去去,氣氛一夜變了樣。
            「咱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可是這些年該賺的都賺了。現在省裡都要整肅邊境,萬一砸到自己頭上,那可怎麼收場?」

            他拉過玉玲,語氣帶著警告和懷疑:「玲子,最近書記府裡動靜多,你做事一定要穩妥。這票錢撈到手,哥就真的不幹了。現在是誰都想往上爬的時候——只要你出半點紕漏,別說哥保不了你,你也連累我。」
            玉玲懂事地貼著他:「放心,府裡那些人我都盯著。書記是死心眼,現在正信我,咱們只要小心行事,誰都查不到你頭上。」
            陳龍點點頭,神情卻仍未完全放鬆。他明白,這片邊境向來魚龍混雜,但時代真的是不一樣了。
            「再不走,等省裡、國家真的動真格,老子就是再有錢也難逃一劫。這一票,絕對是最後一票——錢夠了就退,老老實實過日子。」
            煙頭在夜色中燃盡,陳龍望著窗外黑暗,心裡第一次生出了真正想「金盆洗手」的念頭。



            #不負韶華4

            這一年春天,百色市委專門下發一紙特別命令,任命四川雅安民族地區出身的博士醫生李嘉玲,來隆林各族自治縣掛職教育局黨委書記,兼理政法委工作。省裡交代得很明白:教育、治安、政風三位一體,必須有人一手抓,誰也不能耍滑頭。
            李嘉玲來自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學歷,不到三十,身形挺拔,氣質內斂,雙眼明亮而審慎。到任第一天,她穿著一身合體的藏青套裝,乾淨利落,臉上沒有一絲多餘表情。
            會議室裡,縣裡一眾領導與部門負責人早已等候。有人小聲議論:
            「這新來的書記,醫學院出身,還是臨床博士研究生,真能管得了我們這灘水嗎?」
            「聽說是組織上特派的,兼管政法委……這可是要動真格的。」
            李嘉玲坐定,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聲音冷靜而堅定:「我來這裡,是市委、省裡交辦的任務。今後,教育要提質,治安要出成績。違紀違法,誰都別想蒙混過關。」
            她話語不多,卻句句擊中要害。幾位老領導暗暗心驚——這樣的女書記,既有知識份子的理性,也有醫生的精準,還帶著民族地區出來的韌勁,恐怕不好對付。
            會後,李嘉玲單獨召集政法、公安、教育幾個部門負責人,語氣簡明:「這裡是邊境,特殊事多。我要的是數據、結果,不要敷衍。今後半年內,賭博、黃賭毒、黑惡勢力必須見成效,校園裡的歪風邪氣,也要清到底。誰要敢頂風作案,不管什麼關係,我都一查到底。」
            她的目光裡有一種從外科手術室帶來的冷峻:「該動刀的地方,我不會手軟。」



            #不負韶華5
            #這就是過路神仙

            李嘉玲還未到任,百色市委辦公室就已經氣氛緊張。市委書記親自主持會議,強調:「這次中央、省裡都交代了,李嘉玲同志是特保體系人才,從本科就是國家重點保護,全國模範,來隆林是帶著特殊使命的。全市政法資源,都要全力支持她的工作。」
            縣委縣政府、公安局、紀委、教育局各路領導紛紛摩拳擦掌,誰都不敢怠慢。
            嘉玲到縣那天,百色市委專門派專車護送,市裡政法委書記親自陪同下來,公安局長、法院院長、教育局長全部到場迎接。會議室氣氛肅殺,沒有人敢隨便插話。
            嘉玲一進場,神情冷靜,舉止從容。她掃視一圈,淡淡道:「我這次來,是中央和省委的安排。百色市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教育系統都歸我統一協調指揮,有什麼情況可以直接給我報。今後誰再有推諉、陽奉陰違、官商勾結的問題,中央會親自過問。」
            這番話一出,眾人皆感到一陣寒意。
            有人在心裡暗自嘀咕:「這不光是掛職,這是『帶刀上任』!全市的政法力量都給她調度,還有中央背書,咱們誰都惹不起。」
            從那天起,整個隆林縣裡空氣都像緊了幾分。政法口、紀檢口、教育系統、基層派出所,人人都感受到從上到下壓來的強大力量。
            地方既有勢力(無論官場、商界還是黑白灰色地帶),人人自危。
            而嘉玲本人,則以極其簡潔高效的方式進入狀態。每天清晨,召集縣政法委、公安局、教育局、紀檢聯席會議,要求數據上報、案件專報、重點人員每日監控名單直達她桌上。
            外界都說:「李嘉玲是中央直通,市委也不敢不聽她的。」
            嘉玲自己心裡清楚:
            「我的任務,就是打破這裡的潛規則。誰不服從,誰就會被拉下馬。」

            在廣西首府南寧,省委組織部的一次小型閉門會議上,幾位主官低聲交代:「中央這次派下來的李嘉玲同志,是國家重點培養的民族地區優秀人才。她從本科就被特保、一路綠燈,不是我們地方系統能隨便調整的。」
            組織部副部長強調:「大家都要有大局意識。她這次到百色隆林,不是簡單地搞個政法或教育改革,主要是中央要她來民族地區歷練資歷,積攢邊疆治理、基層政法工作的經驗。這是給我們廣西面子,也是給地方一個『鍛煉未來高層』的機會。」
            另一位省委副秘書長低聲補充:「大家心裡有數就行。今後嘉玲同志提出什麼工作要求,大家都全力配合,不能設置障礙,更不能在背後做文章。只要她能在我們廣西期間出色完成工作,將來她有更高發展,也會記得廣西的好。」
            消息不久就在百色、隆林兩級黨政口流傳。
            市委書記、縣委書記、紀委書記、政法委主要領導私下也都心照不宣——
            「這是中央的人,我們誰都不能碰。該支持的支持,該配合的配合,只要她在廣西這一站成績好,我們地方也都得利。千萬不能留下拖後腿、架空中央人才的把柄。」
            有的老領導甚至半開玩笑:「這就是過路神仙,咱們當好接待員、協助員就行了。」
            而嘉玲本人,也完全明白自己的路線。她行事果斷,不與地方深交,也不去謀取地方私利,凡事直接指揮、簡明高效。她的日記裡寫著:
            「這裡只是我的一站。我要的是成績,是中央的信任,是民族地區治理經驗。廣西,是我的跳板,也是考場。」



            #不負韶華6
            #紅三代都沒這麼大陣仗

            嘉玲到任不過一週,市委、縣委、縣政府就連續接到省委多項專項資金和政策通知——
            一項是中央「東西部協作」專項扶貧資金,直接劃給隆林縣教育、基建兩個口子;
            一項是全區邊境現代化治理試點方案,重點支持治安、校園綜合治理、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升級。
            省委辦公廳專門打電話來督促:「這是中央領導親自點名的重點工程,一定要讓新來的李嘉玲同志全程參與、主導推進。」
            市委常委會議之後,幾個老領導私下圍坐茶桌,彼此用家鄉話小聲商量:「這個李嘉玲,可不是普通的空降——紅三代都沒這麼大陣仗!」
            有人放下茶杯,語帶感慨:「人家本科開始就是國家特保,全國模範,又是醫學博士,這次一來,中央馬上就給政策、給資金,這可是把人當未來領導班子培養啊。」
            另一人補充:「你看這種力度——不光市委要讓,她說話比書記都管用。中央盯著,省委配合,咱們百色還能不把她當祖宗供著?」
            還有人半開玩笑:「這背景比紅三代都硬,紅三代現在也要論資排輩。這種人才,政策和資源一起下來,將來進部委、進中央都是早晚的事。」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臉上都是「佩服」與「敬畏」,心裡則是打定主意——
            「今後誰要跟李嘉玲對著干,不是和中央對著干?這種人辦事,咱們還是多配合,少出頭。」
            而嘉玲則心裡明白:
            「只有把中央政策、資源和本地改革統一起來,才能做出亮眼成績。這是我的考卷,也是給廣西和百色提分的機會。」



            #不負韶華7
            #中央鐵桶陣

            不久前,百色市委辦公室突然收到來自自治區黨委的「極機密」文件——
            內容很簡短:中央書記處丁薛祥常委親自協調軍委,要求武警廣西省總隊立即組建一支精幹小組,專責「隨時協助李嘉玲同志工作」,必要時可直接聽命於李嘉玲本人,與公安特案力量聯動。
            市委書記看到文件後,半晌無語,明白這絕非尋常操作——
            「這是什麼規格?武警隨時待命、中央常委協調……不就是告訴全市、全省:誰都不能對李嘉玲動一根汗毛,否則就是政治事故!」
            消息傳到常委辦公室,大家會後私下議論:
            「這下真是中央鐵桶陣了!公安部特案組在她手裡,現在連武警都能用。這種背景、這種陣仗,比紅三代還紅三代。」
            「咱們啊,只能配合。你看,中央團隊要政績,就讓他們打幾個大案、清掉幾個惡勢力和奸商,咱們配合演戲,既有成績,地方班子也能順勢分一杯羹。」
            「只要保住自己、保住基層,不被查到頭上,就等著沾光提級好了。真要動真格,也得先推出幾個『該死的』墊背,換中央團隊滿意,咱們再退可自保。」
            市委書記思忖良久,心裡越發清楚:
            「這回,地方黑惡、奸商都要收斂了。中央人馬來掃黑,誰還敢頂風作案?咱們只要順勢而為,何愁沒好處!」

            而嘉玲則明白,這一切中央部署——公安、武警、資源政策——是給自己最大的「盾牌」與「刀」。
            她暗自思忖:
            「我要的是實打實的結果。只要把惡勢力清乾淨,百色老百姓才會真正得利。我背後是國家,是百姓。」
            接著,百色市公安局迎來一批特殊的「調令」。這批新來的幹警並非普通交流,而是由公安部親自點將,特案從成都市公安局調離,且全部提級晉升,直接任命為百色市和隆林縣公安系統幾個關鍵崗位的領導——副局長、治安支隊長、刑偵大隊長等。
            外界只知道這批人資歷不凡,實際上,這是中央為了保證李嘉玲「有槍可用、有隊可調」,專門為她量身配備的「護衛力量」。
            這幾名幹警都是嘉玲在成都時的老護衛,當年就以敢打敢拼、忠誠可靠著稱。他們熟悉城市、鄉村黑惡勢力的手段,也明白「保護領導」和「專案打擊」的分寸和規矩。
            一到百色,他們就成為地方公安系統的「特別領導」,對外是掃黑專班的骨幹,對內則是嘉玲可以直接調度、號令、依靠的鐵桿心腹。
            地方公安局內部很快流傳:「這批人不僅業務精,來頭更大,聽說是公安部專門派下來保護李書記的,誰都不能怠慢。」
            嘉玲第一次召見他們時,會議室氣氛格外安靜。她親自給每人遞上一份資料,語氣堅定:「這裡的工作很難,地方關係複雜。你們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全力掃黑除惡,不徇私情;二是確保專案小組、包括我個人的絕對安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原則,不要讓中央和公安部失望。」
            幾名老部下齊聲答應:「請李書記放心,有困難衝在前頭,有險情死守到底!」
            嘉玲心裡踏實了許多。她明白,自己雖然「空降」,但中央和公安部早已為她安排好一切後路——
            「有這批人,我就不怕地方勢力暗中使絆。該動的,敢動;該救的,能救。」
            自此,嘉玲在百色的「打黑掃惡」行動,真正有了堅強的臂膀與底氣,也讓整個地方黑惡勢力、甚至一些「保守」的官場中人,第一次感到強烈的不安和危機。



            #不負韶華8
            #最稀缺的複合型領導

            本科期間,李嘉玲就在《NEJM》《The Lancet》這樣的一流國際醫學期刊發表了具有影響力的原創論文,被同行公認為國家頂尖科研新秀。碩博階段,她本可以留在北京協和、成都華西等國內外一流醫院做專職臨床與科研,甚至進入「千人計畫」重點團隊。
            但在中南海的一次小型工作會議上,王滬寧常委翻閱著一份特殊的幹部人事資料。那份資料首頁,是四川雅安出身、臨床醫學博士研究生、全國模範的李嘉玲——中組部近年重點栽培的民族地區高層人才。
            王滬寧語氣平靜,語意卻極重:「民族工作、統戰工作,是我們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想真正把黨的旗幟插到邊疆最基層,必須用得上這些有能力、有情懷、敢打硬仗的少數民族年輕幹部。」
            他親自點名:「李嘉玲這個同志,不僅學習突出、業務過硬、紀律嚴明,更有基層情懷,是從小地方一路打拼上來的。這次把她派到廣西邊境,是一步長棋——既是統戰,也是黨建,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石。」
            王滬寧反覆強調:「我們要讓基層群眾、尤其是民族地區的群眾,看到黨的幹部和他們是一家人,能真正解決問題。嘉玲同志的經歷,就是我們民族團結、組織現代化的最佳樣本。」
            他當場囑咐中組部、中央辦公廳:「她有什麼困難,組織要全力支持。地方要用、也要護。出現任何安全、阻力、輿情,組織部直接督辦。」

            因此在嘉玲博士將畢業之際,中組部專門找她談話。領導態度極為誠懇:「嘉玲,你科研能力突出,走學術這條路必成大器。但組織和中央有更重要的任務——你要離開舒適圈,到最艱苦的地方,做最困難的事。」
            她本以為這是組織普通的基層鍛煉。直到王滬寧常委專門點名,把她列為民族地區統戰、黨建、現代治理的「樣板工程」——
            不再留北京、成都,不進研究院、不進部委,而是派往廣西邊境一線,直接帶隊打黑除惡、改革基層治理、樹立民族幹部新形象。
            有資深領導私下感慨:「這不是普通的任務,而是中央對你人生道路的‘重新規劃’。你能成為未來新時代全國民族地區的第一幹部樣本,也能給整個國家治理輸送最稀缺的複合型領導。」
            嘉玲心中雖然捨不得科研夢想,但她想起兒時舊事、也明白國家信任分量,最終下定決心:「做國家最需要的人,走國家最需要的路。」
            王滬寧親自對中組部明確:「讓她離開科研前沿,就是要她有最基層的社會經驗。將來她會被用在更大的地方,甚至是組織體系的標杆和範本。」

            於是——
            一個本可在國際醫學舞台上閃耀的年輕才俊,懷著組織囑託、個人信念,獨自走進廣西百色、隆林這樣的複雜地帶,將國家治理、基層民生與打黑除惡,作為自己全新的“學術與人生課題”。
            ……
            嘉玲赴任前,王滬寧還親自接見,語重心長地囑咐:「李同志,你這一步,是我們黨和國家統戰、民族、組織三線交匯的關鍵。要把基層建設好、群眾帶起來,讓大家看到新時代民族地區、女性幹部的風采。」
            嘉玲鞠躬致敬,暗自立志:「一定不辱使命,讓黨和國家放心。」


            #不負韶華9
            #新來的女書記下手這麼快這麼狠

            嘉玲到任第一個月,並未張揚聲勢。她以「市教育局黨委代理書記」的身份,親自走訪基層學校、暗中調查教務管理和資金流向。很快,經過她一線詢查和線人舉報,發現多個學校的教務主任長期「吃拿卡要」,甚至直接侵吞貧困生學習材料的專項補貼。
            她並沒有馬上採取公開行動,而是召集數名公安部特案組成員,秘密搜集證據、監控轉賬記錄,鎖定其中幾名最典型的「小貪官」。
            等到證據鏈完整,嘉玲沒有通知任何地方領導,直接以教育局黨委名義,聯合公安特案組在清晨展開行動——幾名教務主任被當場帶走,隨即「雙規」,押送公安局立案偵查。

            這一舉動在市教育系統和整個百色官場都引發強烈震動:
            ——沒有人想到這位新來的女書記,下手這麼快這麼狠,「說動就動、說抓就抓」,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被查的主任家屬哭喊請託,原來關係再硬、線再粗,這次都沒人敢說半個字。
            ——全市教育系統紛紛自查,有的校長主動上繳不明資金,有的「老油條」甚至夜裡請假避風頭。

            市委會議上,幾位常委互視一眼,心裡明白——
            「這是給咱們立規矩!小貪先抓、風氣先正,等中央團隊後面發力,黑惡、奸商、保護傘一個都跑不了。」
            而在基層社會,家長和老師紛紛議論:「新書記不一樣啊,真有本事!這麼多年沒人敢動的貪官,一來就全掃了,咱們的孩子以後有救了!」
            嘉玲沒有高調慶功,只是簡單一句話:「民生小事,正是官場大事。貪腐不除,談什麼民族團結、教育公平?」
            她的行動,成了百色教育、政法兩系統人人自危、自查自糾的「開場第一槍」。



            #不負韶華10

            嘉玲在查辦腐敗案件後,沒有讓基層陷入「人人自危」的氣氛。她很快指示財務動用專項經費,組織了一場專門面向偏遠山區、民族鄉鎮的表彰大會——四十多位在條件最艱苦、學生最弱勢的鄉村教師被點名嘉獎,現場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
            嘉玲親自到場,為那些長年無怨無悔照顧低保、留守兒童的教師一一頒獎,語氣誠懇:「你們才是真正改變這片土地的人。政府和組織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奉獻。」
            那天會場上,不少老師和學生家長都紅了眼眶,紛紛感謝新來的女書記:「從來沒有人像她這樣重視我們窮山溝裡的老師!」
            同時,嘉玲也沒有忽略「為政不力」的頑疾。對於暗中收費補課、評分不公、教學敷衍、群眾意見集中的教師和幹部,她一視同仁,該降級的降級、該記過的記過,毫不姑息。
            教育局專門公布處分名單,全市上下「風聲鶴唳」,大家私下議論:「這位書記真有一套,打虎拍蠅,賞罰分明!」
            很快,這些舉措在偏遠鄉村傳開——
            「李書記真公道!」
            「她查貪官,也疼苦老師,真正替窮人做事!」
            在苗族、壯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村寨,越來越多家長主動給孩子辦轉學,送去書記點名表彰的學校。
            嘉玲的聲名漸起,不僅在教育系統,在整個隆林縣、百色市的村村寨寨,成了老百姓口中的「鐵娘子」、「為民書記」

            教師事跡
            在隆林縣大山深處的苗寨小學,石美花是唯一的全職老師。她二十七歲,苗族,本地長大,畢業後本有機會到縣城教書,卻選擇回到家鄉,照顧那些最困難的孩子。
            這些年,村裡許多青壯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留守兒童。學校最困難的時候,連黑板和課桌都是她帶著學生家長修的。學生沒錢買書包和文具,她就把自己工資分出來,每個學期都給孩子們買本子、鉛筆。下雨天,她一個人撐著傘,背著最小的孩子趟泥路送回家。寒冬時節,誰家沒柴沒飯,她就幫著去砍柴、煮飯,甚至還幫一個孤兒家蓋了屋頂。
            美花老師也特別關心低保生,發現有人沒有申請,她就親自跑鄉鎮、縣裡協調。因為她識字、會辦事,苗寨裡的老人家都親切喊她「阿花娃」。
            有一次,學校補助金下來卻被教務主任私吞。美花老師不顧人情,寫信投訴,終於讓補助回到學生手裡。這也讓她遭到打擊報復,無法提級。
            這次縣裡下來的表彰會上,嘉玲親自為她戴上大紅花,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當場宣布提級,感謝她多年的堅守。
            嘉玲說:「我們有千百個石美花,這片土地就有千百個希望。」

            村民反饋
            頒獎那天,苗寨的老人和孩子們從山裡趕到縣城,很多人穿著民族服飾,擠在禮堂門口。
            有老人掉著眼淚說:「阿花娃像親閨女一樣照顧我們家娃,我們一輩子都記得她的好。」
            一位留守兒童的奶奶雙手合十:「美花老師自己家也苦,還常常給我們孫子買衣服、看病。沒她,這些娃娃都讀不起書啦。」
            村裡年輕的媽媽們也都說:「阿花老師像個姐姐一樣,不會嫌我們窮,家裡有什麼難處她都幫忙想辦法。」
            學生們擠在美花老師身邊,興奮地高喊:「老師我們愛你!以後我也要當老師!」
            當天現場,嘉玲深受觸動,她向全市幹部強調:「這才是我們最該保護、最該支持的人。讓好老師有榮譽、有尊嚴、有奔頭,就是我們幹部的責任!」
            表彰會之後,「石美花老師」的故事在隆林大山、百色各縣口口相傳,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申請到偏遠鄉村教書,基層幹部也更重視對基層教師的關懷和激勵。



            不負韶華(二)[011~020]
            • 王滬寧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潤物細無聲 (二十二) [211-220]

            • 2025 Aug 19

            中國代表權與蒙古加入聯合國

            • 2024 Oct 22

            潤物細無聲 (十二) [111-120]

            • 2025 Aug 02

            潤物細無聲 (二十九) [281-290]

            • 2025 Sep 07

            潤物細無聲 (十一) [101-110]

            • 2025 Jul 31

            潤物細無聲 (二十三) [221-230]

            • 2025 Aug 25

            • 使用說明
            • 部落格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本網站內容版權為張國城老師所有,引用圖片影音版權為原單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