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28 第十三次線上讀書會
舊金山和約簽訂前的討論
2024 Oct 04 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
舊金山和約對於這些先期的決定安排,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重點。舊金山和約跟之前的這些發展,對台灣的未來,可以說是影響非常的重大,今天因為是還在我們年假期間,所以再加上過往也有朋友說,這個時間可能太長了,所以我們今天相對來講時間就短一點,不要太長。等一下今天我們就輕鬆聊了,就談72年前對台灣影響非常重要的兔年,1951年舊金山和約的簽訂,以及在簽訂之前,美國對台灣的安排,以及台灣當時已經在中華民國的統治之下,蔣中正總統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但今天我們大概就討論這些。
舊金山和約之前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日本的投降,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投降是在1945年的8月15號,日本的投降其實在二次大戰的最後,跟德國的投降是一件非常不一樣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德國是被美國、英國、法國跟蘇聯,還有加拿大五國的軍隊,到了最後就是完全的佔領,以德國的首都柏林被蘇聯軍隊的整體佔領而結束,所以在德國投降的時候,其實德國全境已經被盟軍完全佔領,而且德國的政府也已經被盟軍徹底的摧毀了,所以戰後的德國出現的是一個由四國軍管的狀態,德國政府已經消失,佔領軍就對於佔領區的人民實施軍政管理,這個才是真正的叫做軍政管理。現在台灣很多人說什麼美國軍政府、美國軍事管理,那個都是在開玩笑,在德國當時來講因為已經沒有德國政府,所以佔領國家就分別在佔領區推動自行的佔領政策。蘇聯的佔領就非常的殘酷,一方面來講追緝納粹的戰犯,因為蘇聯燒到戰爭的數量它也是最深的,而且出力也最大,所以蘇聯一方面就是抓人,另外一方面就把大量的德國還在佔領區內的這些公民財產,就是公的財產跟人民的財產,通通視為戰利品運往蘇聯,然後還有勞動能力的人,還有德軍的戰俘就是投降蘇聯的德軍也作為勞動力,全部運往蘇聯作為戰後重建的勞動力所用。所以在蘇聯佔領區其實德國人的命運是非常悲慘。在英美佔領區狀況相對來講就好非常多,因為以美軍來講美軍佔領區,其實美國並沒有什麼意願從德國佔領區裡面去掠奪物資,因為美國不稀罕,只有一些重要的科技軍火研發的資料,美方有興趣就予以收集。其次就是美國本身,他也沒有受到什麼戰爭的破壞,所以他也不需要運送什麼德國的這些戰俘或者是勞動力回美國去協助重建,所以美軍佔領區相對來講是,原則上是東西不動、人不搬,所以相對來講秩序跟各個方面來講是最為穩定。英國佔領區是介於美蘇之間,就是說英國佔領區原則上來講,英國並沒有特別從德國搬運什麼重要的工業設施或者是掠奪人民的財產,這點英國方面跟美國方面是一樣。不過因為英國在戰時其實受損也不小,所以像投降英國的德國戰俘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被送往英國從事勞動力的補充,後來這些人很多人都選擇留在英國,尤其是他的家鄉原來是在德國東部的人。
所以為什麼今天我們特別要講這個,也就是說大家可以看到說一個地方跟另外一個地方打仗,戰敗了之後被佔領的地方,還是戰敗的地方會被人家處理的情況,尤其是德國當時已經沒有政府,他的政府已經整個消失了,所以在沒有政府的情況之下,當然就由佔領軍來進行管理,一切的作為都是對佔領軍有利的做法。除了剛才講的搬運物資、強抓人員以外,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政策就是佔領軍,特別是蘇聯佔領區蘇聯發行軍票,什麼叫軍票?就是蘇聯方面發行蘇聯佔領區專用的鈔票,原來德國政府發行的馬克就不能夠再使用,也就是說蘇聯方面發行軍票,如果現在蘇聯軍方要僱用或者是向德國人購買物資,假定他們還沒有把那些物資視為戰利品的話,他們會用蘇聯印刷的鈔票向德國人來進行購買或者是付給你工錢,大家拿了這種蘇聯印製的鈔票是不能夠到蘇聯或者是其他地方去購買物資的,他只能在佔領區裡面流通,這個就叫做軍票、軍用的鈔票。一般來講在日本佔領東南亞的時候,也發行過這種軍用鈔票,這個對佔領區的、被佔領地的經濟都是非常嚴重的損失,因為現在假定比如說他現在用你這種房子,對不對,你說我這種房子是民房,不是軍事設施,但他就說好我就給你租用,然後就給你一堆軍用鈔票,也沒用對不對,所以像這種來講,這個是在各地佔領區就有很大的不同。那在美軍佔領區跟英軍佔領區,原則上來講是美軍跟英國並沒有發行特殊的這種軍用鈔票,而是直接流通美元跟英鎊,那這個當然對當地的經濟來講就有非常大的便利。因為美元跟英鎊是可用的通貨,而且又具有一定的信用,當然英鎊在戰時也在貶值,但至少不是那種濫發的鈔票。所以這讓美英佔領區,相對來講生活跟社會都比較安定,再加上美國陸續把向美軍投降的德國戰俘,只要中低階的軍官士官或士兵,沒有明確的這種戰爭的罪行,譬如說沒有人指控他虐待美軍的戰俘,或者是說有違反戰爭行為的人,原則上都給予釋放。所以美英佔領區很快的就是,尤其是美國佔領區沒有戰死的德軍的戰俘很快回到自己的家園,一方面來講親人重聚社會趨於安定,另外一方面戰俘回到家鄉就是提供勞動力,他們就可以從事重建,然後甚至恢復一部分農業的耕作。像蘇聯佔領區的話,那些年輕人如果沒有戰死的都被抓到蘇聯去了,所以這個其實差距是蠻大的。
那為什麼特別要講這個?當然就是給大家一個圖像,就是說將來如果台灣被武統之後,是會比較像蘇聯佔領區還是像美國佔領區?我想這個大家就自己判斷,最重要的是說德國的政府已經沒有了,所以直接是由佔領區的軍隊來管理佔領區當地的人民,所以當然許多粗暴蠻橫的作風。其實在各個佔領區裡面都難免。因為畢竟是外國軍隊他手上有武器,而且你是戰敗國,所以一切都要接受戰勝國的安排,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在日本二次大戰快要結束之前,美國、英國跟蘇聯,當然還有加上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沒有參加,但是被掛名就是先發表了波茨坦宣言,波茨坦宣言其實就是一個呼籲日本趕快投降,然後投降了之後日本的領土就限於日本的四大島,還有就是盟國決定的其他小島,這個波茨坦宣言其實說實話的是對日本一種寬大的招降,因為波茨坦宣言發表的時候,德國已經投降了,德國的四區是完全被盟國佔領,德國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已經亡國了,從地球上消失了。可是波茨坦宣言當時因為盟軍還沒有攻到日本的領土,因此希望日軍趕快投降,所以盟軍就說好如果日本投降的話,你的領土就是保留為,你們現在本州九州北海道四國這四個島,還有我們決定的其他小島。意思就是說你日本如果趕快投降,還可以保留一個原始完整的日本,但是至於說你跟東南亞、英國、中國作戰所得到領土,你當然就要由盟國來進行決定。但是日本當然當時是並不稀罕寬大的條件,所以就對波茨坦宣言採取拒絕的態度,但後來因為原子彈的投落,昭和天皇決定投降,因此日本就在1945年8月15日,在本土還沒有被盟軍進攻佔領的情況之下,主動宣佈投降。這個主動宣佈投降跟德國最大差別就是還保留了一個完整的日本政府,包括日本天皇、日本內閣、日本的國會,還有日本的政府的各部會通通都還保留下來,然後日本的軍隊在本國還留下來的軍隊,就是還沒有開槍,還沒有被派來進行防衛本土,大概差不多還有800萬人左右。所以當美軍登陸日本的時候其實也很驚訝,因為他軍隊還有幾百萬人,當然裝備不是太理想,但是就兵力來講還是很大的,但是因為被原子彈空襲,再加上已經失去制空制海權,日本本土陷於飢荒,所以幾百萬軍隊老實講,也沒有什麼很高的戰鬥意志,當然很多人還是決定要為天皇效死。所以美國當時也很慶幸日本能夠在這種不需要經過本土決戰的情況下,就放下了武器。但是當時美軍佔領日本的時候,發現日軍的數量還是非常多,如果這幾百萬人堅決抵抗的話,美軍要佔領日本恐怕還是要付出很大的損失。而且更重要的是說,如果需要登陸日本本土的話,美國要求蘇聯一定要參戰,你說蘇聯也要派兵來進行對日的作戰,以減低美軍的傷亡,但是當然如果說,你要蘇聯來登陸參加作戰的話,日本的命運大概就跟德國差不多了,就是由美國跟蘇聯分區佔領,但是幸好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
所以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說老實話很多國家都很期待說什麼要什麼本土決戰,什麼城鎮戰這些的,老實說以當時的日本還有幾百萬軍隊,對於會來登陸的美軍就算兵力上都還是有絕對優勢,但是在沒有制海制空權的情況,而且軍需的物資,也已經完全處於非常匱乏的情況下,也沒有人認為這種抵抗還能夠持續多久的,所以現在台灣不斷的有人在強調要跟中國打城鎮戰。我們就自己各位朋友想一想說,現在台灣人的抵抗意志跟當年日本人為天皇的抵抗意志,我想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看看,對不對。當時的日本人是非常勇敢的,視死如歸,神風特攻隊犧牲了數千人,大家為了天皇在沖繩、在塞班島犧牲的平民都是非常多的。雖然這個作戰都是失敗,但是那種英勇的抵抗的精神,的確也讓美國相當的驚訝,甚至是非常的敬佩。所以在美國佔領日本之後,因為還保留了日本政府,一方面來講對美國佔領軍,就是盟軍,當然是奉命非常的唯謹,就是俯首聽命。但另外一方面,也多了一個日本政府,所以日本的人民,還是被日本的政府統治之下,只是日本政府要受到盟國的指導,但是法律特別是對平民一般的民事跟刑事的裁判,還是由日本政府來進行,然後對於這些戰犯的追訴,絕大多數,也還是由日本的政府自己來進行。然後最重要的是說這個日元還是由日本政府繼續發行,雖然也面臨了貶值的問題,但是日本政府成功的擋下了美國在日本當時說要發行軍用鈔票的要求,也就是說貨幣跟經濟的自主,還是由日本政府保有。所以有人說二次大戰日本並不是完全的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投降,這是有一定的根據的。
這個跟我們今天要講到跟台灣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既然還有一個日本政府的存在,所以在美軍佔領了之後這個還存在的日本政府,就開始跟美國為首的盟國方面,開始討論和平條約,也就是戰後的和約的簽訂問題。這一點來講跟大家特別強調就是說戰爭的結束,一般來講根據國際法是以和平條約的簽訂為主,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對軸心國的和平條約什麼時候簽訂,條款內容是什麼,這是當時國際關係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日本因為他戰時本土沒有被佔領,然後還有一個完整的日本政府,所以換句話說就多了一個可以跟美國以及盟國交涉的一個主體,這個跟德國就有很大的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政府當然就對美國來講是非常的恭順,對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雖然是戰時的宣言,國際法上的效力有限,但是日本政府對開羅宣言跟波茨坦宣言的這種遵守的情況,是非常的徹底,而且是非常的恭敬。
各位朋友知道為什麼嗎?為什麼對戰時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政府這麼聽話?說你規定什麼就是什麼。有朋友說因為第一個對他有利!對,這是正確。因為在那個時候被佔領的情況之下,純粹根據波茨坦宣言,日本還可以保留自己的政府跟原來的四島,這跟德國來講還是天差地遠。第二個就是說,戰時盟國的這兩大宣言,日本政府當時的想法就是說,我們現在都戰敗了,我們如果乖乖聽話,讓盟國高興一點,就可以趕快簽訂和約,趕快結束佔領,這樣我們國家就恢復獨立自主了。對不對,所以對於戰時的宣言,當然我們就趕快聽話,讓盟國高興趕快簽訂和約,這個是對我們有利的。因為當時他已經戰敗,也被解除武裝了,所以怎麼樣爭取最有利的條件是當時的日本的政治家最重要的任務,和約的重要性也就在於說,他是結束戰爭狀態,如果沒有簽訂和約,理論上戰爭還沒有結束,戰勝國還是隨時可以對戰敗國發動攻擊的。第三個就是和約的內容,其實是確定戰敗國的責任,你戰敗國要負擔哪些責任是要在和約裡面確定,然後戰勝國的權利也是在和約裡面確定,如果和約裡面沒有寫的條款,理論上來講在和約簽字之後,戰勝國就很難再繼續要求,所以和約的內容非常重要。
所以現在很多人說戰後什麼日本都不道歉等等,其實老實說如果你真的要道歉的話,在和約裡面其實就是一種道歉,因為他是簽訂和約,和約簽完了之後,和約裡面他沒有承諾要給的權利,理論上來講,和約簽完之後就不能再要求。這個就是契約的觀念!所以後來很多人強調什麼,台灣人援贖日本兵的這些賠償等等,日本政府後來通通都說這和約裡面,你們都放棄要求我們賠償,所以和約都簽字了,所以你們之後再回來要,這個就不行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後來我們尤其是海峽兩岸經常強調什麼日本不道歉,什麼日本不賠償這些東西,其實這個都是不懂國際法的說法。因為在和約裡面他要賠多少,還是哪些東西不用賠,你自己都簽字同意了,你之後就沒有什麼好再對他要求的,他如果要繼續再賠那是他道德良心問題,和約就是規定法律責任的問題。所以這樣子的話,大家應該就可以知道說很多什麼日本不對,什麼南京大屠殺道歉什麼之類的事情,這當然他們的道德良心是一回事,但是和約裡面,如果你沒有規定他要道歉的話,那他簽了和約就等於是他已經道歉,這樣大家可以理解了嗎?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國對日本的佔領一方面來講就是受到開羅宣言、雅爾達密約跟波茨坦宣言的三個指導,開羅宣言跟波茨坦宣言這兩個是在戰時的時候就已經公開的,所以日本政府就很清楚,但是雅爾達密約老實講日本是一直都不知道,所以美國也知道很晚進才整個公佈雅爾達密約的跟整個的一些細節,所以日本政府就只有聽命的份。在那個時候的情況,其實是說美國就當時對日本的佔領,除了剛剛那三個宣言之外,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就是說第一不報復日本,就是他沒有報復的意願,當然對於那些非常惡劣的戰犯,發動戰爭的政治家、高級將領是有東京戰犯的審判,但原則上來講,美國的特殊的概念就是說不要報復日本,不要日本的土地,這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就是說,既然在不報復日本的情況之下,就不要求日本割讓土地以及對美國進行戰爭的賠償,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當然日本因為投降,所以軍事的武器由同盟國接收這個是必然的,這個其實不算是賠償,但是其他的軍民財產,就是公家的財產跟人民的財產,美國的態度是說不要,原則上美國對這些東西是不要。所以也希望盟國,不要過度的索取對日本的賠償,這個是美國帶頭的,但是後來東南亞各國,其實都還是有跟日本要賠償,日本原則上也都有賠。唯一假裝大方的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說我也不要賠償,但是之後又一直在說,日本都沒有賠償,這是很後來的情況。
對於這些日本透過戰爭的時候得到的土地,當時是遠從日清的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二次大戰,日本從1894年之後得到的土地,美國當時的態度其實很簡單,就是說這些土地,日本都應該吐出來,但是吐出來之後給誰呢?美國當時的態度,也就是我們今天談的讀書會的議題的重心,美國當時的態度就是誰要就給誰,反正我美國不要,所以誰要就給誰。如果這個地方要民族自決,就讓他們民族自決。如果其他地方誰要,就原則上就給誰。這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譬如說像馬來亞、緬甸,這些地方當英國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英國就說我要歸我所有,既然是基於像剛才講的,誰要就給誰的概念,所以英國要就給你吧,香港你要就給你吧,然後像越南的法國說他要,因為他原來是他的就給你吧。台灣跟澎湖誰要?台灣跟澎湖最想要的就是中華民國對不對?這個又沒有其他國家要,蘇聯他也不要,美國自己不要,英國也不要,所以當然就是誰要就給誰,所以中華民國就接收了。所以當時美國其實對中華民國來佔領台灣,然後要把台灣納入自己的一部分,老實說美國是並沒有反對的。美國對這件事情開始有意見是在之後,當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在台灣本地人也是絕大多數是歡迎中華民國回來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國當然就更沒有什麼說話的空間,反正你們自己也想回去,然後中華民國又想要,那我美國就沒有什麼必要特別去管這件事情,所以這個是當時對台灣的跟澎湖處理的態度。
但是誰要就給誰這個概念,隨著國共內戰的爆發開始有了轉變,國共內戰爆發之後,中華民國一開始是勝利,但是後來1947年之後,軍事情勢逆轉,到了1948年中華民國節節失利,先是失去了東北,然後之後失去了華北,這個讓美國意識到中國有可能赤化,二次大戰之後在羅斯福總統的構想,就是說亞洲扶持中華民國作為亞洲美國最重要的盟邦跟亞洲的領導者。這件事情出現了變化,因為你中華民國怎麼樣?不行了。所以中華民國已經不行了,而且不但不行還可能赤化,那更不能扶持了。那扶持誰呢?對不對,美國不想說再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在每一個州,每一個重要的州,都需要有一個重要的盟邦,就扶持他。在歐洲當然最重要的盟邦是英國,後來英國說加一個法國,因為法國在德國旁邊,可以制衡德國,所以法國去幫忙制衡蘇聯,所以美國說好吧。歐洲就英國法國。亞洲一開始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剛剛講到國共內戰開始失利,有可能赤化,再加上中華民國內政外軍事都是非常的失敗,美國認為說怎麼辦,中華民國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那能扶持誰呢?答案就是日本,所以美國對日本的佔領政策,就更加的寬大了。因為他要扶持日本,因為他看到蘇聯在中國的東北節節的擴張,共產主義席捲整個中國恐怕是世界的問題,這個時候亞洲美國認為要有個基地,或者是要一個重要的盟邦,只能靠誰呢?日本!所以今天一大堆人在說美國對日本有什麼捆攏鎖,那個是胡說八道。為什麼呢?因為美國開始從二次大戰結束後不到三年,對日本就有扶持的政策。所以在對日和約裡面、舊金山和約裡面,沒有任何對日本的軍事發展有限制的條款,完全沒有!但是對德國,對戰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有軍事限制的條款,這一點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對日本的扶持就更加的寬大,第一個希望日本趕快恢復成為一個軍事強國,根本沒有什麼捆攏鎖,希望日本趕快復興起來,一方面制衡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擴張。另外一方面,在美國認為說你讓他扶持起來,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你軍力強大沒關係,重點是要民主制度,所以美國就希望日本趕快把軍國主義廢止掉建立起民主制度,這樣子的話你軍事再強大我也不用擔心你,就跟英國一樣。特別是你的政治制度本來就是有英國的傳統,所以日本人自己說我們要修改憲法,美國說好。你這個憲法修改起來最好,修改憲法的時候我們美國可以給你們一點意見。日本當時修改憲法,在左派的主導之下加入了非常廣泛的勞動者權益、言論自由、結社自由、性別平權,這些社會主義的東西。但是在左派的引導之下,加入了最有名的憲法第九條,日本不能保留軍隊,不以戰爭作為行使國家意志的手段。美國說你這一條不對吧,可是既然是對日本站在一個扶持的角度,而且美國當時其實也認為說對日本的佔領遲早也是要結束的,日本既然他們的人民自己有著這樣子的民主主義,不是民族主義。自己訂了憲法要有這樣的條文,美國當然也就無從置喙了。所以就把那條保留下來,其實台灣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說憲法第九條是美國要日本訂的,其實是完全錯誤,憲法第九條是日本自己堅決要訂的,美國反而說你訂這個幹什麼?你訂這個你就不能幫我打仗了、你就不能夠幫我反共了,但是日本說不行,戰時我們在軍國主義的影響影響太大了,所以我們要節制軍隊的力量,所以這個是之後我們都還會再講。這樣子對於我們看到了,對於日本戰後的處理,大家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再看對於日本戰時的領土台灣澎湖的處理,這個我們就有一個清楚的脈絡,所以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這個史料。
這個史料是在1950年的10月21號,當時的駐美的顧維鈞大使跟美國的杜勒斯,杜勒斯當時還不是國務卿,但是他是美國副總統特別聘請用來起草對日和約的關鍵人物,杜勒斯後來在艾森豪總統的時候當了國務卿,這個人其實對台灣的命運,對中華民國的命運,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在當時1950年的時候,他就是負責起草和約的人,所以當時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顧維鈞就特別跟杜勒斯去討論對日和約要怎麼辦,為什麼當時要特別討論對日和約?本來中華民國做為戰時的四大盟國之一,對於對日和約是沒有那麼關心的,但是為什麼後來變得很關心,因為剛才講到隨著中華民國戰爭的在國共內戰中的失敗,慢慢的中華民國政府能不能代表中國,開始被國際間質疑了。這很悲慘,就是說你這個領土越丟越多,到了最後你能不能代表中華民國簽訂和約,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是在1950年10月21號當時的文件,這個文件字是很草的,我唸給大家聽。這一天顧大使去見了杜勒斯,杜勒斯就跟顧大使說美國現在最重要的關心的就是和約的領土問題,美國說日本依照開羅宣言日本投降的條款,只能保有本國四個島以及附屬小島,其他像琉球、小笠原群島應由聯合國託管。那麼這個託管的話,當然是由美國來進行這個治理。這裡有個關鍵,台灣澎湖庫頁島、庫頁島的南部還有千島由中美英蘇將來決定。這個很重要!就是說當時,這一個非常重要概念就是說,這個庫頁島這些本來在亞爾達密約的時候要給蘇聯,現在反悔了不給了,庫頁島千島群島台灣澎湖,開羅宣說要給中華民國,反悔了不給了。要由什麼呢?中美英蘇四國決定,由這個四國決定。如果一年內沒有辦法決定,就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所以大家知道嗎?就是說這一點其實就是說台灣的命運在這個時候就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就是說本來在戰時開羅宣言說台灣澎湖要歸還中華民國,但是到1950年10月的時候,美國說不是,這個東西是要交由中美英蘇一起決定,如果一年內的這四大國沒辦法決定的話,就交由聯合國大會來決定了,這個可以說對台灣的命運影響是非常非常的重大,這樣大家有聽到嗎?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日本另外一方面,因為那時候韓戰已經爆發,所以日本要負責供應美國跟美國其他國家在日本的區域維持國際和平的軍隊,這樣子對韓戰才會能夠有繼續進行,然後台灣的問題美國已經提交聯合國大會了。美國的用意還是希望就是說如果台灣的地位暫時凍結,為什麼暫時凍結呢?因為當時美國擔心說台灣地位如果確定給哪個國家的話,萬一中國整個赤化了,那怎麼辦?所以台灣地位保持模糊,以免中國赤化之後,如果我先講台灣屬於中國的,那中國又赤化,那台灣就完了,就落入共產黨的手裡。所以這後面講得很清楚,就是說美國希望世界大戰不再爆發,然後也不希望台灣落入仇視美國者之手,尤其不願意被蘇聯利用美國人力不足,對太平洋防衛的影響。所以基本上來講,對台灣地位要保持凍結,因為如果給你們中華民國,萬一你中華民國又守不住,那怎麼辦?所以這點來講,當然如果說台灣地位暫時凍結,然後不明白講屬於中華民國的話,那對美國來講這個是很重要,因為萬一講屬於中國,中國又赤化了怎麼辦?

然後在這個時候美方又講了就是說凍結台灣島的地位,你們中華民國不要擔心,其實這是要維持你們國民政府的地位,也就是說凍結了,但是你們在台灣統治我們也不過問,就是你們統治歸你們統治,但是對外凍結地位,然後希望你們中華民國代表,不要在聯合國會議裡面反對我們美國這個建議,就不要反對。當然你們為了要表明你們中華民國的立場,聲明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個我們美國可以了解,但是如果說你們中華民國在會議的席上,堅決反對美國對台灣的剛才講那個凍結的主張,第一個增加我們美國的困難,為什麼不能多增加美國困難呢?因為我們美國就沒有辦法貫徹維持我們剛才講到的,你們統治我們不管但是對外凍結,不讓中共有接收台灣的理由。這個是我美國覺得我最好的安排,然後你們現在一直出來挑戰我們的話,這個安排沒有辦法進行了,而且更重要的就是說,這裡是一個關鍵,就是說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這件事情如果台灣是明確屬於中國的話,我們協防台灣就變成干涉中國的內政了。這個不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杜勒斯就跟顧維鈞大使說我們不挑戰你們中華民國統治台灣這件事情,但是你們也就不要在聯合國裡面去挑戰,因為你一挑戰的話,第一個好像美國陣營好像就出現了分歧,第二個就是說我們協防你們就出現了很明顯的問題,就變成干涉中國內政。但是台灣的地位怎麼辦呢?就像剛才講到交由中美英蘇四國決定,還是由你們決定的一份,然後如果決定不了的話,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所以這一點其實說老實話,各位站在我們今天台灣人的角度來講,這其實對台灣來講是還滿友善的,但是對中華民國政府來講這恐怕就不是一件很樂意聽到的事情。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然後接下來就是說美國對經濟問題、賠償問題,那個字都很草,所以我就簡單讓大家報告,經濟問題、賠償問題,現在亞洲共產主義的聲浪已經起來了,所以賠償問題原則上來講,你知道日本賠多錢第一個他也賠不出來,第二個就是他賠不出來,所以你也拿不到什麼錢,反而讓他變得很窮,共產主義就會出來反而讓他赤化,這樣就沒有意思啊。因小失大,所以賠償這件事情,我們美國不要他賠償,而且我們還要拿很多錢援助他。既然我們美國不要他賠償的話,希望你們中華民國也盡量的就不要去討論這個問題了。不要去多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有很多人說我們是對於日本以德報怨,不要賠償,其實大家都知道,那根本是我們之後的一種自我麻痺的說法。其實美國已經出來跟你講了,你中華民國不要他賠償,因為他現在也賠不出來,讓他賠到民窮財盡,拿不到什麼錢反而變成赤化,這沒什麼好處。當時主要是美國在佔領日本,所以美國要怎麼安排日本,中華民國哪有什麼置喙的餘地?這當然是沒有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這當然就我們這方面其實最關切的倒也不是賠償問題,因為反正美國都已經做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說我們對賠償問題,我們自己心裡面有一筆帳,這什麼帳呢?有沒有朋友知道,我給大家一個提示,剛才我們講到美國佔領德國的時候,並沒有從德國搬東西回美國,也沒有從德國抓人回美國,對不對。所以美國在日本其實也是這樣,他也沒有搬什麼東西回美國,因為他不稀罕,然後他也沒有抓什麼人回美國,所以美國不要賠償,老實講是他一貫的政策,他有錢他不要。可是中華民國比起美國拿到更多的日本的東西,從哪裡拿到的?台灣!換句話說我們台灣的面積跟九州是一樣大的,而且台灣也沒有美軍登陸來佔領,所以台灣本地沒有經歷過陸戰,整個日本留在台灣的物資,整個的工業設施,基本上還是保持相當的完整,還有很多日本留下的財產,這些東西早就已經被我們中華民國全部拿走了。換句話說,你現在美國說賠償問題不討論有什麼關係,我早就都拿到了,我早就已經收到我口袋了。你現在說不討論,這筆帳不算有什麼關係,我早就已經自己先偷拿了。這樣可以理解嗎?所以今天是不是有台灣有沒有人在說台灣應該有盟軍代管,有沒有聽過有這種說法?對不對,因為如果台灣真的有盟軍代管這種概念的話,應該是台灣的所有的物資都應該由盟國中華民國美國英國蘇聯四國平分才對,但是實際上來講,美國有沒有說要來分這些物資?沒有,美國不但沒有,還要援助你很多,英國有沒有說來分這些物資,也沒有對不對。蘇聯有沒有說來分這些物資,也沒有。所以換句話說,根本當時是不存在盟國代管台灣這種概念,就是誰要就拿去,所以中華民國其實把在台灣的所有的日產全部收為已有,美國跟英國根本一點屑屑都沒有分到,美國跟英國有抗議嗎?沒有抗議,因為誰要就拿去。對不對。所以當然同樣的香港的東西,當然英國是全部拿回去,他也不會說要分給美國,也不會說要分給中華民國,反正就是各自各拿一塊就對了,當時的局勢是這樣子。
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有朋友問說美國當時如果評估台灣的戰略地位是不是自己來管?這當然是有可能,但是問題是說1945年結束的時候,美國是沒有想到說中華民國會敗亡的那麼快?如果中華民國還是維持他一個既有的地位和既有的完整,那老實講美國幹嘛來搶台灣?中華民國如果沒有被赤化的話,根本沒有什麼第一島鏈不第一島鏈的問題。美國要在台灣幹嘛?這樣大家可以理解意思嗎?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看,所以顧維鈞先生跟杜勒斯的會談,這在台灣的歷史課本裡面從來都沒有提到,但是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他當時美國已經明白的跟中華民國說第一你台灣這個是交由中美英蘇四國決定,一年內如果沒有共識的話,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個其實是很清楚的。第二個賠償這件事情,這一頁我們看得很清楚,日本投降以來美國給予日本資助已達20億美元,當時的20億美元,其實老實說是蠻大的、蠻多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美國還拿錢給他們,你現在如果要跟日本拿賠償,不就等於是拿我們美國的錢,日本已經沒錢了,他已經是一個空殼子了。大家看到這裡面已經講了,就說德國的賠償,其實都是沒有的,都被搬光了。現在美國自日本投降以來,美國給日本的資助,已經達20億美元了,現在美國願意經濟直接援助日本,各國不想援助日本,那就算了,但是現在還要賠償,老實講就等於是要跟我們美國要錢,因為日本已經空殼子了,我們還在援助他,你們現在還要日本賠償,那不是慷我們美國之慨嗎?所以賠償這事情,也就不要再談。中華民國其實沒有那麼在乎賠償,因為第一個我們台灣已經拿不少,台灣我們也沒有拿出來跟美國英國分,如果現在要把日本整個賠償攤開來的話,說不定你在台灣拿多少要扣掉。各位懂意思嗎?假定現在日本要賠償,賠償問題要講清楚,比如說日本總共要賠償,盟國300億美元,中華民國假定是可以得到100億美元,可是你既然要拿100億美元,既然要這樣算清楚的話,你先給人家拿的也要算進入,因為要扣掉。我們也完全不想告訴美國我們已經先拿了多少,其實這樣恐怕也算不清楚,所以既然我們自己對賠償,我們自己就是一筆糊塗帳,而且我們也不想跟美國英國分,乾脆美國說現在都不要賠償,那最好啦對不對。這是你們美國自己吃虧,你美國不要賠償,你美國拿不到東西,反正我們中華民國我們只是假裝我們沒有拿東西,實際上我們有沒有拿到東西?這個大家看文件的內容,這樣大家可以了解這個意思嗎?所以這個就很清楚了,對不對。所以這個賠償問題,在台灣的歷史裡面有沒有講過這件事情?從來沒有聽過這種事情?其實我們台派不管是講台灣地位未定論,還是講什麼其他的,有沒有講過這件事情?從來沒有人去交代過這些事情,所以這個就是今天我們讀書會最重要的意義!

好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外一份文件,這個在1951年,就是兔年了,這個兔年的1月24號,這個其實就是前幾天,這個葉公超部長呈給蔣中正總統一份叫做對日和約,顧維鈞在美國已經答覆了杜勒斯剛才講的那些話,對不對,杜勒斯講了一堆,那我們這邊當然有所答覆,那這個答覆,葉公超當時是外交部長就把這個答覆的內容呈給蔣中正看。這裡面寫什麼東西?他寫說第一個和約問題,我們中華民國希望趕快簽訂終結對日戰爭狀態,讓日本重返主權國家社會,如果說現在有國家阻撓這件事情無法實現,就是說阻撓和約不能實現,那我們政府跟日本簽個雙邊和約也是OK的。第二個我們也願意支持日本加入聯合國。第三個日本必須要承認韓國的獨立,琉球、小笠原群島由聯合國託管,這些我們都同意。但是台灣澎湖列島在法律跟事實上應該都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但是為了太平洋區域一般的安全,對於剛才美國提的四個群島地位由四國會商,這件事情葉公超跟蔣中正報告說這件事情我們不要反對!也就是說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外交策略,美國說台灣澎湖這些交由四國會商,這件事情葉公超對蔣中正建議說我們不要反對,但是這件事情如果有其他國家來抗議台灣澎湖是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個我們要抗議,但是對於美國的意見我們不要反對,這個是真正的中華民國真實的史料,大家看到1951年1月24號,大家看到這些字,為太平洋區域目前一般安全計,我亦不反對這四群島地位取決於英美蘇中之會商,意思是什麼?中華民國不是沒有同意過台灣地位未定論!大家有沒有看到這篇,這篇文號都有,這個絕對不是你說我說大家說,這個是真正的史料,但是葉公超當時當然也不敢直接挑戰他的老闆,他就說如果其他國家對於我國政府,對台灣澎湖對我們的領土的基本意見有所更改,這件事情我們不要同意,反正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然後這個決定在和約締結後兩年之間,我們要把這件事情講清楚,但是目前來講先不要去挑戰美國,就是美國說什麼我們就先照做,這樣子的意思。

那麼第二步,大家有沒有看到這個畫面,這邊的第六點,我受日本長期侵害損失最大,但有要求賠償的權限,為便利締結和約,願放棄賠償要求,但以其他國家同樣辦理為條件。我們本來是可以要求賠償,但是現在為了締結和約,乾脆就算了,不要了。也就是說,所謂的以德報怨的真相,大家都已經全部看到了,根本沒有什麼以德報怨,我們這個就是根本無奈,因為美國就已經不要賠償了,而且我們自己其實也已經給人家偷拿很多東西了。既然我們已經偷拿很多東西了,那最好這筆帳就別再算了。所以現在來講,就樂得順水推舟,就跟美國講說乾脆就全部放棄掉算了。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賠償問題,原來事實的真相是這樣。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是1951年4月11號的文件,王世杰當時是總統府秘書長,這個美國又提了一個說帖出來,這個美國說帖的內容是什麼呢?美國說帖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說,蘇聯出來囉嗦了,大家看這個第二點,就是說,我國參與和約的簽訂,現在來講,參加和約的遠東委員會,就是當時亞洲的13個戰勝國裡面,英國、蘇聯、印度、緬甸、荷蘭、巴基斯坦,六國已經跟中共建交了,反對中華民國在和約中有代表權。意思就是說,中華民國不能夠參加和約的簽訂。那麼剩下六個國家,澳洲、紐西蘭,是跟著英國走的。法國跟加拿大也是不可靠。所以我在全面和會中的地位,殊難樂觀。哇,怎麼辦啊,對不對,非常的麻煩啊。大家看到這個1951年4月11號這封文件,中華民國參與和約,大家都反對啊。大家都不要讓你參加和約啊。這個當然是為什麼呢?因為主要是英國的反對,英國當時已經承認中共了,所以在英國的影響之下,很多國家當時在亞洲都已經承認中共了。所以遠東委員會這13個國家,其實就是當時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對日本的管理機構,有13個國家組成。所以這個管理機構願意要跟日本簽訂和約,和約才可以簽得起來。但是這個管理機構的13個國家,除了美國、中華民國跟菲律賓三個國家以外,其他國家都反對台北的中華民國去簽訂和約。所以中華民國有沒有很可憐?中華民國有沒有很可憐?中華民國就很可憐,大家都不要你去參加簽訂和約啊。結果我們的想法是怎麼辦呢?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去參加簽訂和約啊,但是這時候出來了一個救星啊。哪一國大家知道嗎?出來一個意外的救星。哪一個救星呢?蘇聯。為什麼呢?因為蘇聯阻撓和約啊。所以在蘇聯阻撓和約的情況之下,美國說既然蘇聯阻撓和約,那麼和約乾脆由日本跟沒有辦法參加多邊和約的國家,各別簽訂。所以最後結果是誰救了中華民國?蘇聯!所以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很難說的。今天俄羅斯去攻打烏克蘭對台灣的影響,其實當年蘇聯阻撓多邊和約,意外地給了進不去的中華民國一個很大的機會。那為什麼蘇聯要杯葛這個和約呢?因為很簡單,因為蘇聯當時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參加對日和約的簽訂。那當然美國當然是反對的,所以最後結果變成美國僵持不下。但是蘇聯認為說應該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簽訂和約,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的支持,是哪一國大家知道嗎?是英國,英國當時跟蘇聯是站在同樣一個角度,同樣一個立場,認為應該是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參加這個和約的簽訂,而不是中華民國。所以美國一看,這個局勢對美國反而很不利,因為英國跟蘇聯都站在反對的一方,尤其是英國的反對,讓美國覺得很沒有面子,因為英國畢竟是在美國這邊的。那為什麼英國會反對呢?有沒有朋友知道?為什麼英國會反對中華民國參加和約,而是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和約呢?因為香港的關係,因為英國當時保有香港,擔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威脅香港,也就是說為了香港人民的問題,為了香港的統治,所以英國不想得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英國主張,應該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對這個和約的簽訂,所以香港人在這個地方,欠了中華民國很大的一筆債,大家知道嗎?為了香港,讓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參加和約,所以在台灣,如果我們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應該去跟香港人討回來,都是因為你們香港,害我們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參加和會,但是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參加和會這件事情,對台灣到底好還是壞呢?這是今天會討論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

我們現在看這一段,大家看到這份文件的第三點領土問題,我念給大家聽,領土問題中,對我有切身利害者,自屬台灣及澎湖之地位問題,美國在前提和約七項綱要中,原有由中美英蘇四國予以解決,倘若和約生效後一年內不能解決,則由聯合國大會予以決定,那我方將為使美國就協防台灣之舉,保有法律上的根據,並為事實跟美國合作,以參加和約的簽訂,我們就接受了,意思就是說,我們為了要簽訂和約,也希望美國來保衛台灣,所以我們就答應美國講說台灣交給四國決定,然後一年內不能決定,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件事情。對不對?但是呢,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主張對台灣前途這麼寬,對中華民國我們做出這麼不利的決定,支持美國這種,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件事情,是我們參加多邊和約為前提的,如果我們參加不了多邊和約的話,我們就沒必要支持這件事情了。大家聽得懂嗎?就是說,本來美國意思就是說,多邊和約趕快簽一簽,包括你們中華民國也趕快進來,這個多邊和約裡面我們就講說台灣澎湖這地方,就交由四大國議決,議決不了就聯合國決定。那我們說呢,如果我們可以去簽和約的話,那不挑戰你們美國這種主張是沒關係,可是現在如果和約不能去的話,那我們就不想支持你這個主張了,這樣的概念。

當時這個王世杰就跟蔣中正報告說,日本就是一個戰敗國,他只能放棄某個特定的領土,那放棄了特定領土之後要怎麼處分,應該是各戰勝國共同的權利,因此日本也不能夠對任何戰勝國做單獨承諾。各位朋友,今天這個文件很重要,這個是王世杰先生呈給蔣中正的這個說帖,他說日本只能放棄某特定領土,那麼這個領土要怎麼處分,應該是戰勝國共同權利,也就是說日本放棄台灣,那台灣要怎麼處分是各戰勝國共同權利,那日本不能夠單獨的對任何一個戰勝國做任何單獨的承諾。意思就是說,台灣的地位至少不能說自然而然的屬於中華民國。而且美國協防台灣,法律上的依據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然美國就得是介入中國內政了,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王世杰先生說,而關於台灣之防守,以及將來對於大陸之反攻,我在在均有賴於美方之助。所以我唯有在不放棄上項基本主張之範圍內,接受美國之主張。那美國現在提的方式,就是我們剛剛講的,你們不挑戰我們美國,我們也不挑戰你們中華民國治理台灣,這是美國的方式,尚能助我達到此一目的,這個比起交給四國解決,可能還稍微好一點。至於說和約裡面,怎麼樣提及日本投降條款、波茨坦宣言、開羅宣言,這個我們再慢慢的研擬。
所以各位看到,蔣中正時代他手下的這些高級官員,其實還是蠻敢講話,而且平心而論,拿到今天我們現在看起來,其實是對現實或是對國際法,對台灣都是比較好的安排。但是在台灣,我要告訴各位,連對外省族群的這些造神,都是看人的,在座各位有沒有人聽過王世杰是誰?對不對?大家聽過什麼動不動,這就像是四九族群,動不動就在嗆什麼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有沒有提過王世杰是誰?沒有。為什麼不提?因為那個才是真正有頭腦的人,對不對?四九族群,有沒有人在提葉公超是誰?那些人,就是在他們族群裡面才是真正有頭腦的人,而且那個看得很清楚嘛,對不對?而且當時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說,大家雖然覺得蔣中正是一個非常獨裁的領袖,但是至少他也還容許他手下的這些高階官員跟他這麼做這麼直率的建議,大家看到這中間有這個圈點,這是蔣中正總統自己親自的圈點,因為那是用打字的嘛,所以他就一字一字很認真的看。然後呢,做出了這個重點的地方,他就做出圈點了。那這個代表說,當時的蔣中正總統對於這些國際外交的事情還是非常重視,當時這個是1951年,也是72年前的兔年,那時候他已經65歲了,可是看這些文件,還是親自這樣一點一點的圈點,所以今天台灣的政治人物,有沒有那種60幾歲,就已經不太看文件了,這個我們不知道了,我們大家自己判斷。

然後呢,這個是當時的附件,內容是什麼東西呢?這是絕對機密,意思就是說,日本要把庫頁島南部跟附近的島嶼歸還蘇聯。然後這邊的這個內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說日本不與任何國家訂立可予該國已較本約(比這份和約草稿)所予各締約國者更大之利益之和平協定或戰債協定。今天大家看到這份文件,意思就是說,美國提出的對日和約稿,其實是在保衛日本,美國拿出來這個稿子,就是多邊和約的草稿,而且美國要求日本說,你現在簽了這個和約,簽下去之後,以後你任何國家再要的比這個和約更多,你們日本不得承認。意思就是說,美國叫日本簽了這個多邊和約之後,就等於日本將來的義務框住了,任何國家想要再跟日本拿更多,不行了。這個是現在這份文件的一個非常重要概念,因為當時,講出這一點來講,那是影響非常大,所以這份文件是絕對機密的。
講到這邊,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問題的話呢,我們再來看蔣中正,對於這些局勢的發展,他的決定是什麼?

蔣中正總統在1951年4月17號,他親筆寫下了這個裁示,這個是他的原稿,對日和約的方針,第一,簽訂對日和約是盟國地位,這個是對我來講,我們中華民國是盟國的一員,不能夠喪失我們盟國的地位。第二,不能夠損害我們在台灣的統治,不能夠干涉我們台灣的內政。第三,台灣跟澎湖不受任何軍事干涉或侵犯,鞏固我們反攻大陸的基地。意思就是說,不能夠干涉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也不干涉我們在台灣的內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以三項原則進行簽訂和約。這三項原則,第一個,我們是盟國之一。第二,不可以損害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第三個,台灣跟澎湖不受任何軍事干涉,也不受任何的侵犯。

在這個原則之下,至於說和約裡面要怎麼寫台澎的地位,蔣中正說了,反正事實上現在已經我國收回實施統治了,所以民意的爭執也沒有必要。大家有沒有看到這一點?意思就是說,蔣中正那時候其實也還算是蠻顧到現實的,他說只要沒有來影響我們對台灣的統治,沒有干涉我們對台澎做為反攻大陸的基地,至於說台澎的這些名義不必爭了,意思就是說,這也沒關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蔣中正現實上有沒有真的同意,有沒有一部分接受台灣地位未定論?對不對?所以蔣中正其實也沒有那麼傻,但是後來真正讓台灣地位未定論化為無形的人,其實不是蔣中正,因為蔣中正這個手稿已經寫得很清楚,你對台灣地位的爭論,反正台灣事實上在中華民國統治下,所以對台灣地位爭論,這個就算了,這個似無必要。真正讓台灣地位未定論消失的是什麼?是台灣人自己。因為你不斷的在這邊選出,依照中華民國法律選出民意代表,選出地方首長,甚至選出總統,這不是台灣人自己覺得台灣地位已定嗎?這樣大家可以聽得懂意思嗎?

好,然後呢,蔣中正接下去說了,這個呢我們當然也要去防止,英國跟印度這些國家,反對我們加入簽約,那美國也有可能會動搖,不能夠主持正義,所以在這個時候,老實說,準備宣言不承認各國,那老實講,各國出賣中華民國,這個他心裡有準備,意思就是說,其實這個和約不簽也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呢?因為反正賠償也不要了嘛,對不對,那這個戰爭也早就結束了,因為那時候已經是1951年了嘛,戰爭已經結束六年了,我們跟日本也沒有在打仗啦,所以老實說,這個和約簽不簽,其實是沒什麼關係的。反而啦,和約不要簽,賠償問題永不浮上檯面,這個對中華民國未必不利啊,這樣大家聽得懂意思嗎?好,所以呢,最後結果,怎麼辦咧?好,

再繼續往下看,這個是1951年6月16號,這個顧維鈞又跟蔣中正總統報告了,就是說中國的簽字問題,這個講的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了,這邊就講得比較明顯了,他說什麼咧?他說杜勒斯到英國,去跟英國談判,那英國希望要求中共參加,然後英國反對中華民國參加。那最後英國提了一個方案,就是說,要日本自己決定要跟哪一個中國簽訂,那英國本來反對,後來呢,杜勒斯堅持了,英國就說好,算了,那就好了,那就讓日本自己決定吧。所以呢,英國對日本好不好?對不對?大家看到,英國其實對日本是蠻好的,因為日本可以選擇跟哪一個中國簽訂的話,那日本的自主權是不是就很大?那跟德國就有很大的差異了,所以老實講,日本二次大戰之後,雖然他是個戰敗國,可是他的國運,老實說,都在這個國際情勢,還有這個日本自己政治家的努力之下,其實是遠比德國要好太多了,所以以前有一個學者一直在強調,日本永續敗戰,老實講,戰敗國,運命比較好,實在老實講也真的不多了。那將來台灣如果跟中國發生戰爭,這個有沒有辦法得到像日本那種自主簽訂和約的權利,這個我覺得還是很難說的。那麼這次的顧維鈞向蔣中正的報告,就是說,現在如果說由日本跟我們另外簽訂雙邊和約,其實還是蠻合理的。意思就是說,多邊和約可能是不行了,因為英國反對,蘇聯也反對,那看起來美國也沒辦法再堅持了,所以就是乾脆我們跟日本另訂雙邊和約了,中日關係非常特殊,我們戰爭開始的日期跟各國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另外簽一個和約,不丟臉啦!報告總統,我們沒有簽那個多邊和約,其實總統不要覺得很丟臉,因為我們現在跟日本關係特殊,所以我們另外跟他們簽,這個是合理的,因為我們要處理的問題更多,然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家注意到這行文字的最後一行,顧維鈞先生就講得很清楚了,我國為組織存在日本的資產,就是汪精衛政府在日本的資產,其實數量不多,但是外交上也是一個項目,日本在華產業,大家注意到這一點,顧維鈞是一個很老練的外交家,他說,日本在華產業我們恐怕已經給他吞掉不少,拿去多邊和約會場上,不行啊,所以這個雙邊和約比較好,意思就是我們跟日本談一談,這樣大家懂意思嗎?就是私下講的意思,然後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就是台灣人民國籍問題,其實顧維鈞是道道地地的外省族群的重要大人物,其實他也非常清楚,台灣人民的國籍並沒有當然的就被決定,當然台灣人民自己一天到晚就是想當中華民國的國民,這就算了。但是顧維鈞就很清楚,台灣人民國籍是特殊問題,應由中日另訂和約規定,這個文件就寫得非常清楚,大家看到下面的文號,這絕對不是胡說八道的,所以換句話說,這段歷史的真相其實是,中華民國政府的高官,包括蔣中正總統自己在內,其實都知道很多問題,其實是沒有交代的很清楚,但是反而真的很懵懂是台灣人自己。台灣人自己就覺得說,我們就戰勝國,台灣人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所以就理所當然,反而是政府的高級官員,像顧維鈞、葉公超、王世杰,甚至包括蔣中正總統自己都知道,這些事情其實並沒有這麼理所當然。這個就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情呢?兔年,大家知道嗎?所以我們現在在兔年的春節,來看這段歷史,大家覺得是不是格外的有特別的意義?

這份文件是6月20號當天,當時在藍欽公使,有跟我們讀書會的朋友,應該對藍欽公使都很熟悉了,他在6月19號,直接拿到面遞外交部,他說,基本上來講,藍欽這次話就講得比較硬,他說什麼呢?他說,對日和約主要關係的政府,這個是很重要的,中華民國基本上來講是沒有辦法加入和約,大家各國都沒有辦法達成協議,但是這件事情,不容延誤對日媾和。意思就是說,你們中華民國,不要再吵了,中華民國是不是有辦法簽,這件事情當然我知道你們很關心,但是不容許延誤對日議和,所以美國對日本真的是很照顧的,因為對日議和,日本就可以趕快恢復獨立主權,所以不能夠說,因為你們中華民國在那邊吵,就讓日本恢復主權這件事情有所延緩。這樣各位可以懂意思嗎?

所以接下來,美國方面說,我們現在希望多邊和約要趕快進行,但是無需中國在和約上共同簽字,很慘,大家看到沒有,就是說藍欽公使說,我們現在多邊和約要簽,可是根本不需要中國簽不簽字,非常嚴厲的態度,但是後面還是有講些軟話,中國人民之利益將在該多邊條約之條款下予以確保,意思就是說,就算你們沒有參加,我們還是會保護你們的利益,即使該約無代表中國之簽字或批准,其主要利益能對中國有效。意思就是說,你們沒有簽,可是你們的利益,還是可以透過這個和約來保證,你們不用擔心。意思就是說,在本約生效的時候,日本在中國的一切特權跟利益,就算你們沒有來簽約,我們美國還是叫日本在中國的特權利益滾蛋廢除,然後呢中國將有權自行處分日本財產,大家看到這行字,大家有沒有看到,且中國將有權自行處分日本財產,這份文件是誰說的,來考大家一下,這份文件是誰來講的?藍欽,對不對?藍欽是當時美國駐中華民國的公使,他在哪裡上班?這份文件是誰來講的?他在哪裡上班?台灣,對不對?所以藍欽很明顯的已經知道說,你們中華民國已經把台灣的所有的日本財產都已經吃乾抹淨了,所以他就講這個話,意思就是說讓你們安心了,意思說你們可以安心的拿回去了,雖然你們不能參加簽署和約,可是他對於這個整個的內容已經瞭如指掌,所以就是說你們有權自行處分日本財產,意思就是說美國已經知道你們都拿了,那就算了,你們現在不能簽和約,但是你們反正已經都自己去拿了,那就算了,和約不會再因為來此追討。然後藍欽另外又講了,他說雖然你們中華民國沒有參加簽約,但是對簽字與多邊條約是各國政府所持的立場不會改變,意思就是說跟你們建交的還是會跟你們建交,對華政策不會有所改變,然後最後有一段第四點就是說,日本將因為這項擬議的多邊條約,放棄其對台灣與澎湖之主權,意思就是說多邊和約簽了之後,日本就放棄他對台灣跟澎湖的主權,所以和約對於此項島嶼之將來,不須試加判定,各該島嶼之將來,仍待考慮。意思就是說,日本一定會放棄台灣跟澎湖的在和約裡面,那這些島嶼的未來,我們美國沒有特別看法,以後再討論。但是如果對照剛才蔣中正總統講的,反正台灣跟澎湖已經在我們中華民國手裡,只要美國不出來囉嗦,哪一國會來囉嗦就算了。所以藍欽公使,其實這張非常重要的文件,這我找很久才找到,我年假在家都還在上班,都在做這些事情。藍欽看得很清楚,中華民國你們不要因為你們不能簽和約,就在那邊亂,妨害日本恢復獨立主權的時間,但是你們就算沒有簽,你們的權利還是會得到保障,特別是你們已經拿走東西,和約不會再進行追討,所以大家知道嗎?美國真的老實講,現在很多人說美國爸爸怎樣怎樣,其實真正美國這麼關注台灣,這麼為台灣的利益著想,是72年前的兔年,不是現在,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所以今天我們讀書會,因為這個年假期間,大家也不要太累,我們就簡單講。在72年前的兔年,其實我們看到了舊金山和約之前,對於中華民國能不能參加和約的,這些種種的討論,然後這些討論的過程當中,對於當時美國對台灣的定位,還有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高階官員,其實對台灣的前途、對美國的外交非常務實的看法,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的清楚。

然後我們看到,這個是到了1951年7月6號,當時東京的齊世英先生,他發了一個密電,就說美國跟英國的倫敦會議,對於到底哪一個中國簽約問題,還是爭執不下。那麼最後結果,英國跟其他遠東過半數國家,沒有打通之前,日本不會跟我們進行簽約。然後呢,這個日本當時就說,他這樣子好了,和約生效之前,我們還是可以在日本派代表團,然後將來跟這個吉田,當日本首相吉田茂,保持密切的聯繫,並做將來準備一切,這些東西還是務實啦,這個雖然沒有簽訂和約,我們還是繼續要跟他們保持接觸。然後呢,日本那時候就已經有價值,所以他本來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部,不要設可是人還是照派,人還是照派。然後呢,他又找了一個叫犬養寺跟齊世英說,日本政府沒有要跟國民政府跟中共之間取巧,請你們千萬不要誤會。意思就是說,雖然英國這麼照顧我們日本,日本還是很講義氣,沒有打算要在這個國民政府,跟這個中共之間取巧,大家知道為什麼嗎?英國不是很照顧日本嗎?英國說日本你可以自己選擇跟哪一個中國簽。但是日本政府還是私下跟我們表示說,我們不會在國民政府,跟中共之間取巧,原因是什麼?其實,有朋友說是因為美國的關係,美國的因素當然很重要,但是還有一點,就是說,日本當時還沒有加入聯合國,日本還沒有加入聯合國,日本簽訂和約之後,他就想要加入聯合國,但是日本加入聯合國,誰有主導權?誰有決定權?中華民國!大家知道嗎?所以國際組織有一票,那種重要性,是絕對大於現在一大堆人在那邊胡吹亂扯的,什麼務實外交,你在國際組織有會籍,有那個一票,勝過一切千言萬語,勝過一切那些外國的支持,這樣各位可以理解嗎?
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也就是說這個兔年發生了這些事情,我想各位都是有良知良能的台灣人,也是統計誤差,可以說以往根本聽都沒有聽過,但是呢,講這些東西,絕對不是一般台灣人最喜歡的你說我說大家說,這些都是有非常具體的史料來進行佐證,大家看這些內容文字,雖然這個因為時間很久,以前文件保存的技術也不是很好,所以很難讀,我也是讀得很辛苦。但是大家看到,這些都是白紙黑字,真實的歷史。這個也就是我們將來,就是說台灣要走轉型正義,不是只有在清算說誰做過什麼措施,而是希望大家能夠真的了解說歷史的軌跡,到底是發生過什麼事情,知道什麼是發生事情之後,去討論誰的功過,我認為這樣才有真實的意義。對不對?所以我想這個就是,今天我們因為這個年假關係,而且這後面其實還蠻長的,所以有這個之後,我們再慢慢的跟大家講,在舊金山和約之後的中日和約,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呢,從今天的探討裡面,大家就可以發現台灣的歷史,有沒有跟大家講這些事情?對不對?不要說國編本的,教改以後有沒有跟大家講這些事情?對啊,而且大家看到,我們所有講的這些事情,為什麼要給大家看這些斑斑駁駁的文件?就是讓大家看到什麼?像他的檔名,他的典藏號,意思就是說,所有的人都可以直接而且不假手他人的去查閱,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台灣人,要面對台灣的歷史,以及一切的政治公共事務的真正精神。這樣各位同意懂意思嗎?就是說,我如果說現在跟大家直接講故事,對不對?我也不會騙你們,可是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給大家看這些東西,看到眼睛脫窗,這是真正的史料,每個人都可以去看,而不要總是在聽一些人,這種摘要還是片面的這種講法,不管是台派還是統派,我認為這個問題都很嚴重,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對不對?大家就覺得說,今天我們這個兔年,聽到72年前的兔年,居然發生這些大家從來都沒聽過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的目標就達到了。好,那不曉得各位有沒有什麼問題?
== Q & A==
好,有朋友說,這件事情在台灣的知識份子,或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知道嗎?我可以告訴各位像這些事情,不要說是台灣的知識份子,或大部分的台灣人,我看連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大概絕大多數都不知道,甚至連現在政府的執政者都不知道,中華民國政府的人,其實對中華民國的歷史,其實了解很少的。對不對?中華民國的國防部副部長,還曾經講過說,中華民國從來沒有外國軍隊來協防過,那你要怎麼辦?好,對不對?
所以大家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對今天討論的內容?
好,這個有朋友說,戰敗後的日本是不是因為美國的關係,沒有被共產赤化?這樣講原則上我是同意,因為當時的日本其實也還蠻虛弱的,因為第一個他沒有軍隊,第二個就是他本身戰後經濟狀況也很差,所以被共產赤化可能性不是沒有。不過日本這個社會本身來講,也具有資本主義跟重視地主的傳統,但是真的能讓共產黨完全赤化日本,我認為也未必這麼容易。所以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像比如說日本的天皇也還在,對不對?然後日本戰後我們剛才講到,其他本土軍隊還有幾百萬,老實說,真的要讓這個國家怎麼赤化掉,恐怕也不是像中國會有一個強大的共產黨發動內戰,大概也沒有這個可能,我覺得這點可以說,每個國家其實多數人的選擇,就會形成歷史的必然
有朋友問一個問題,台灣人透過選舉正當化中華民國的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我想恐怕沒有辦法解決,因為你已經選舉了這麼多次了,對不對?一件事情你也很難說,你做了幾次之後,你再說以前選的那都不算數,以前那些民意都不算數,817萬那都不算數,你恐怕也很難這樣說。對不對?所以我覺得,很難說以前做過的事情,就說以前做錯了,以前搞不懂,所以就給它抹煞掉,我覺得大概也蠻難的。
有朋友問一個問題就是說,這些史料為什麼台灣人都不願意去面對這些事情?台灣人就這樣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講,台灣人老實講,對那種真相、事實,有一種先天性潛意識的排斥,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像這些東西其實網路上都有啊,你要查也不要花錢啊,對不對?當然你需要有些研究的根基,你才知道要去看什麼,不然那老這樣幾十萬份,你也不知道要看什麼,但是,總的來看,這些史料並不是說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並不是這樣子的。
有朋友說,寧可看中天、東森,什麼24小時直播,沒有錯啊,大家都看得很嗨,演一個甄嬛傳,演過幾百次了,一萬多人在看直播,對不對?今天我們的讀書會,如果有一萬個人來聽,那不得了,台灣早就獨立建國了,對不對?不用說一萬人,一千人就很多了,不可能嘛,對不對?像現在譬如說,辦一個什麼新書發表啊什麼,其實這個常常就是,我們的都還算多了,常常都來個十幾二十個人,就很了不起了,那一些老掉牙的,不知道演過幾百次的戲,還是幾萬人同時在那邊看,所以,啊,真的不曉得怎麼辦,台灣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曉得大家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有朋友講得很好,戰後的研究,在台灣真的還是很少,尤其是,這個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研究,真的還是蠻少的,而且真的對像蔣中正先生啊,對不對,他是轉型正義的主要的對象啊,可是真的台灣人真的很了解他嗎?我覺得恐怕也未必。
這個有朋友問說中華民國進來台灣,台灣人有沒有辦法趕出去?
這個我看台灣人是很歡迎啦,其實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力量把他們趕出去啦,這個因為台灣人是非常歡迎的,而且在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之前,其實地下活動早就在進行啦,像三民主義青年團所以早就已經在活動啦,所以現在這個中共要來接收台灣,難道他是在中共的軍隊登陸台灣的當天才開始在管理台灣嗎?我看也不盡然吧?對不對。
接下來我們來放一首歌曲《臺灣光復紀念歌》,剛才那個聽了覺得很倒彈的請舉手?可是問題是說,走到外面的社會認同那個是主流的多,還是我們這些人多?對不對?十大建設啊,蔣經國啊,這個現在不都是主流嗎?對不對?所以台灣不從真的面對歷史開始,不走真的轉型正義,老實說是沒有未來的,這個沒有真的轉型正義,沒有真的歷史認知,什麼抗中保台,那個都是建築在流沙之上,我這個是非常誠懇的跟大家講。過年期間,我們大家都講個吉祥話,我們就不要再繼續講下去了,今天的讀書會,我想我們就進行到這邊,祝大家兔年快樂,萬事如意。
文獻來源:
文件一:〈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0
文件二:〈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3
文件三:〈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8
文件四:〈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9
文件五:〈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43
文件六:〈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46
文件七:〈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52
舊金山和約之前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日本的投降,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投降是在1945年的8月15號,日本的投降其實在二次大戰的最後,跟德國的投降是一件非常不一樣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德國是被美國、英國、法國跟蘇聯,還有加拿大五國的軍隊,到了最後就是完全的佔領,以德國的首都柏林被蘇聯軍隊的整體佔領而結束,所以在德國投降的時候,其實德國全境已經被盟軍完全佔領,而且德國的政府也已經被盟軍徹底的摧毀了,所以戰後的德國出現的是一個由四國軍管的狀態,德國政府已經消失,佔領軍就對於佔領區的人民實施軍政管理,這個才是真正的叫做軍政管理。現在台灣很多人說什麼美國軍政府、美國軍事管理,那個都是在開玩笑,在德國當時來講因為已經沒有德國政府,所以佔領國家就分別在佔領區推動自行的佔領政策。蘇聯的佔領就非常的殘酷,一方面來講追緝納粹的戰犯,因為蘇聯燒到戰爭的數量它也是最深的,而且出力也最大,所以蘇聯一方面就是抓人,另外一方面就把大量的德國還在佔領區內的這些公民財產,就是公的財產跟人民的財產,通通視為戰利品運往蘇聯,然後還有勞動能力的人,還有德軍的戰俘就是投降蘇聯的德軍也作為勞動力,全部運往蘇聯作為戰後重建的勞動力所用。所以在蘇聯佔領區其實德國人的命運是非常悲慘。在英美佔領區狀況相對來講就好非常多,因為以美軍來講美軍佔領區,其實美國並沒有什麼意願從德國佔領區裡面去掠奪物資,因為美國不稀罕,只有一些重要的科技軍火研發的資料,美方有興趣就予以收集。其次就是美國本身,他也沒有受到什麼戰爭的破壞,所以他也不需要運送什麼德國的這些戰俘或者是勞動力回美國去協助重建,所以美軍佔領區相對來講是,原則上是東西不動、人不搬,所以相對來講秩序跟各個方面來講是最為穩定。英國佔領區是介於美蘇之間,就是說英國佔領區原則上來講,英國並沒有特別從德國搬運什麼重要的工業設施或者是掠奪人民的財產,這點英國方面跟美國方面是一樣。不過因為英國在戰時其實受損也不小,所以像投降英國的德國戰俘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被送往英國從事勞動力的補充,後來這些人很多人都選擇留在英國,尤其是他的家鄉原來是在德國東部的人。
所以為什麼今天我們特別要講這個,也就是說大家可以看到說一個地方跟另外一個地方打仗,戰敗了之後被佔領的地方,還是戰敗的地方會被人家處理的情況,尤其是德國當時已經沒有政府,他的政府已經整個消失了,所以在沒有政府的情況之下,當然就由佔領軍來進行管理,一切的作為都是對佔領軍有利的做法。除了剛才講的搬運物資、強抓人員以外,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政策就是佔領軍,特別是蘇聯佔領區蘇聯發行軍票,什麼叫軍票?就是蘇聯方面發行蘇聯佔領區專用的鈔票,原來德國政府發行的馬克就不能夠再使用,也就是說蘇聯方面發行軍票,如果現在蘇聯軍方要僱用或者是向德國人購買物資,假定他們還沒有把那些物資視為戰利品的話,他們會用蘇聯印刷的鈔票向德國人來進行購買或者是付給你工錢,大家拿了這種蘇聯印製的鈔票是不能夠到蘇聯或者是其他地方去購買物資的,他只能在佔領區裡面流通,這個就叫做軍票、軍用的鈔票。一般來講在日本佔領東南亞的時候,也發行過這種軍用鈔票,這個對佔領區的、被佔領地的經濟都是非常嚴重的損失,因為現在假定比如說他現在用你這種房子,對不對,你說我這種房子是民房,不是軍事設施,但他就說好我就給你租用,然後就給你一堆軍用鈔票,也沒用對不對,所以像這種來講,這個是在各地佔領區就有很大的不同。那在美軍佔領區跟英軍佔領區,原則上來講是美軍跟英國並沒有發行特殊的這種軍用鈔票,而是直接流通美元跟英鎊,那這個當然對當地的經濟來講就有非常大的便利。因為美元跟英鎊是可用的通貨,而且又具有一定的信用,當然英鎊在戰時也在貶值,但至少不是那種濫發的鈔票。所以這讓美英佔領區,相對來講生活跟社會都比較安定,再加上美國陸續把向美軍投降的德國戰俘,只要中低階的軍官士官或士兵,沒有明確的這種戰爭的罪行,譬如說沒有人指控他虐待美軍的戰俘,或者是說有違反戰爭行為的人,原則上都給予釋放。所以美英佔領區很快的就是,尤其是美國佔領區沒有戰死的德軍的戰俘很快回到自己的家園,一方面來講親人重聚社會趨於安定,另外一方面戰俘回到家鄉就是提供勞動力,他們就可以從事重建,然後甚至恢復一部分農業的耕作。像蘇聯佔領區的話,那些年輕人如果沒有戰死的都被抓到蘇聯去了,所以這個其實差距是蠻大的。
那為什麼特別要講這個?當然就是給大家一個圖像,就是說將來如果台灣被武統之後,是會比較像蘇聯佔領區還是像美國佔領區?我想這個大家就自己判斷,最重要的是說德國的政府已經沒有了,所以直接是由佔領區的軍隊來管理佔領區當地的人民,所以當然許多粗暴蠻橫的作風。其實在各個佔領區裡面都難免。因為畢竟是外國軍隊他手上有武器,而且你是戰敗國,所以一切都要接受戰勝國的安排,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在日本二次大戰快要結束之前,美國、英國跟蘇聯,當然還有加上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沒有參加,但是被掛名就是先發表了波茨坦宣言,波茨坦宣言其實就是一個呼籲日本趕快投降,然後投降了之後日本的領土就限於日本的四大島,還有就是盟國決定的其他小島,這個波茨坦宣言其實說實話的是對日本一種寬大的招降,因為波茨坦宣言發表的時候,德國已經投降了,德國的四區是完全被盟國佔領,德國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已經亡國了,從地球上消失了。可是波茨坦宣言當時因為盟軍還沒有攻到日本的領土,因此希望日軍趕快投降,所以盟軍就說好如果日本投降的話,你的領土就是保留為,你們現在本州九州北海道四國這四個島,還有我們決定的其他小島。意思就是說你日本如果趕快投降,還可以保留一個原始完整的日本,但是至於說你跟東南亞、英國、中國作戰所得到領土,你當然就要由盟國來進行決定。但是日本當然當時是並不稀罕寬大的條件,所以就對波茨坦宣言採取拒絕的態度,但後來因為原子彈的投落,昭和天皇決定投降,因此日本就在1945年8月15日,在本土還沒有被盟軍進攻佔領的情況之下,主動宣佈投降。這個主動宣佈投降跟德國最大差別就是還保留了一個完整的日本政府,包括日本天皇、日本內閣、日本的國會,還有日本的政府的各部會通通都還保留下來,然後日本的軍隊在本國還留下來的軍隊,就是還沒有開槍,還沒有被派來進行防衛本土,大概差不多還有800萬人左右。所以當美軍登陸日本的時候其實也很驚訝,因為他軍隊還有幾百萬人,當然裝備不是太理想,但是就兵力來講還是很大的,但是因為被原子彈空襲,再加上已經失去制空制海權,日本本土陷於飢荒,所以幾百萬軍隊老實講,也沒有什麼很高的戰鬥意志,當然很多人還是決定要為天皇效死。所以美國當時也很慶幸日本能夠在這種不需要經過本土決戰的情況下,就放下了武器。但是當時美軍佔領日本的時候,發現日軍的數量還是非常多,如果這幾百萬人堅決抵抗的話,美軍要佔領日本恐怕還是要付出很大的損失。而且更重要的是說,如果需要登陸日本本土的話,美國要求蘇聯一定要參戰,你說蘇聯也要派兵來進行對日的作戰,以減低美軍的傷亡,但是當然如果說,你要蘇聯來登陸參加作戰的話,日本的命運大概就跟德國差不多了,就是由美國跟蘇聯分區佔領,但是幸好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
所以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說老實話很多國家都很期待說什麼要什麼本土決戰,什麼城鎮戰這些的,老實說以當時的日本還有幾百萬軍隊,對於會來登陸的美軍就算兵力上都還是有絕對優勢,但是在沒有制海制空權的情況,而且軍需的物資,也已經完全處於非常匱乏的情況下,也沒有人認為這種抵抗還能夠持續多久的,所以現在台灣不斷的有人在強調要跟中國打城鎮戰。我們就自己各位朋友想一想說,現在台灣人的抵抗意志跟當年日本人為天皇的抵抗意志,我想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看看,對不對。當時的日本人是非常勇敢的,視死如歸,神風特攻隊犧牲了數千人,大家為了天皇在沖繩、在塞班島犧牲的平民都是非常多的。雖然這個作戰都是失敗,但是那種英勇的抵抗的精神,的確也讓美國相當的驚訝,甚至是非常的敬佩。所以在美國佔領日本之後,因為還保留了日本政府,一方面來講對美國佔領軍,就是盟軍,當然是奉命非常的唯謹,就是俯首聽命。但另外一方面,也多了一個日本政府,所以日本的人民,還是被日本的政府統治之下,只是日本政府要受到盟國的指導,但是法律特別是對平民一般的民事跟刑事的裁判,還是由日本政府來進行,然後對於這些戰犯的追訴,絕大多數,也還是由日本的政府自己來進行。然後最重要的是說這個日元還是由日本政府繼續發行,雖然也面臨了貶值的問題,但是日本政府成功的擋下了美國在日本當時說要發行軍用鈔票的要求,也就是說貨幣跟經濟的自主,還是由日本政府保有。所以有人說二次大戰日本並不是完全的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投降,這是有一定的根據的。
這個跟我們今天要講到跟台灣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既然還有一個日本政府的存在,所以在美軍佔領了之後這個還存在的日本政府,就開始跟美國為首的盟國方面,開始討論和平條約,也就是戰後的和約的簽訂問題。這一點來講跟大家特別強調就是說戰爭的結束,一般來講根據國際法是以和平條約的簽訂為主,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對軸心國的和平條約什麼時候簽訂,條款內容是什麼,這是當時國際關係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日本因為他戰時本土沒有被佔領,然後還有一個完整的日本政府,所以換句話說就多了一個可以跟美國以及盟國交涉的一個主體,這個跟德國就有很大的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政府當然就對美國來講是非常的恭順,對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雖然是戰時的宣言,國際法上的效力有限,但是日本政府對開羅宣言跟波茨坦宣言的這種遵守的情況,是非常的徹底,而且是非常的恭敬。
各位朋友知道為什麼嗎?為什麼對戰時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政府這麼聽話?說你規定什麼就是什麼。有朋友說因為第一個對他有利!對,這是正確。因為在那個時候被佔領的情況之下,純粹根據波茨坦宣言,日本還可以保留自己的政府跟原來的四島,這跟德國來講還是天差地遠。第二個就是說,戰時盟國的這兩大宣言,日本政府當時的想法就是說,我們現在都戰敗了,我們如果乖乖聽話,讓盟國高興一點,就可以趕快簽訂和約,趕快結束佔領,這樣我們國家就恢復獨立自主了。對不對,所以對於戰時的宣言,當然我們就趕快聽話,讓盟國高興趕快簽訂和約,這個是對我們有利的。因為當時他已經戰敗,也被解除武裝了,所以怎麼樣爭取最有利的條件是當時的日本的政治家最重要的任務,和約的重要性也就在於說,他是結束戰爭狀態,如果沒有簽訂和約,理論上戰爭還沒有結束,戰勝國還是隨時可以對戰敗國發動攻擊的。第三個就是和約的內容,其實是確定戰敗國的責任,你戰敗國要負擔哪些責任是要在和約裡面確定,然後戰勝國的權利也是在和約裡面確定,如果和約裡面沒有寫的條款,理論上來講在和約簽字之後,戰勝國就很難再繼續要求,所以和約的內容非常重要。
所以現在很多人說戰後什麼日本都不道歉等等,其實老實說如果你真的要道歉的話,在和約裡面其實就是一種道歉,因為他是簽訂和約,和約簽完了之後,和約裡面他沒有承諾要給的權利,理論上來講,和約簽完之後就不能再要求。這個就是契約的觀念!所以後來很多人強調什麼,台灣人援贖日本兵的這些賠償等等,日本政府後來通通都說這和約裡面,你們都放棄要求我們賠償,所以和約都簽字了,所以你們之後再回來要,這個就不行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後來我們尤其是海峽兩岸經常強調什麼日本不道歉,什麼日本不賠償這些東西,其實這個都是不懂國際法的說法。因為在和約裡面他要賠多少,還是哪些東西不用賠,你自己都簽字同意了,你之後就沒有什麼好再對他要求的,他如果要繼續再賠那是他道德良心問題,和約就是規定法律責任的問題。所以這樣子的話,大家應該就可以知道說很多什麼日本不對,什麼南京大屠殺道歉什麼之類的事情,這當然他們的道德良心是一回事,但是和約裡面,如果你沒有規定他要道歉的話,那他簽了和約就等於是他已經道歉,這樣大家可以理解了嗎?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國對日本的佔領一方面來講就是受到開羅宣言、雅爾達密約跟波茨坦宣言的三個指導,開羅宣言跟波茨坦宣言這兩個是在戰時的時候就已經公開的,所以日本政府就很清楚,但是雅爾達密約老實講日本是一直都不知道,所以美國也知道很晚進才整個公佈雅爾達密約的跟整個的一些細節,所以日本政府就只有聽命的份。在那個時候的情況,其實是說美國就當時對日本的佔領,除了剛剛那三個宣言之外,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就是說第一不報復日本,就是他沒有報復的意願,當然對於那些非常惡劣的戰犯,發動戰爭的政治家、高級將領是有東京戰犯的審判,但原則上來講,美國的特殊的概念就是說不要報復日本,不要日本的土地,這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就是說,既然在不報復日本的情況之下,就不要求日本割讓土地以及對美國進行戰爭的賠償,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當然日本因為投降,所以軍事的武器由同盟國接收這個是必然的,這個其實不算是賠償,但是其他的軍民財產,就是公家的財產跟人民的財產,美國的態度是說不要,原則上美國對這些東西是不要。所以也希望盟國,不要過度的索取對日本的賠償,這個是美國帶頭的,但是後來東南亞各國,其實都還是有跟日本要賠償,日本原則上也都有賠。唯一假裝大方的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說我也不要賠償,但是之後又一直在說,日本都沒有賠償,這是很後來的情況。
對於這些日本透過戰爭的時候得到的土地,當時是遠從日清的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二次大戰,日本從1894年之後得到的土地,美國當時的態度其實很簡單,就是說這些土地,日本都應該吐出來,但是吐出來之後給誰呢?美國當時的態度,也就是我們今天談的讀書會的議題的重心,美國當時的態度就是誰要就給誰,反正我美國不要,所以誰要就給誰。如果這個地方要民族自決,就讓他們民族自決。如果其他地方誰要,就原則上就給誰。這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譬如說像馬來亞、緬甸,這些地方當英國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英國就說我要歸我所有,既然是基於像剛才講的,誰要就給誰的概念,所以英國要就給你吧,香港你要就給你吧,然後像越南的法國說他要,因為他原來是他的就給你吧。台灣跟澎湖誰要?台灣跟澎湖最想要的就是中華民國對不對?這個又沒有其他國家要,蘇聯他也不要,美國自己不要,英國也不要,所以當然就是誰要就給誰,所以中華民國就接收了。所以當時美國其實對中華民國來佔領台灣,然後要把台灣納入自己的一部分,老實說美國是並沒有反對的。美國對這件事情開始有意見是在之後,當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在台灣本地人也是絕大多數是歡迎中華民國回來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國當然就更沒有什麼說話的空間,反正你們自己也想回去,然後中華民國又想要,那我美國就沒有什麼必要特別去管這件事情,所以這個是當時對台灣的跟澎湖處理的態度。
但是誰要就給誰這個概念,隨著國共內戰的爆發開始有了轉變,國共內戰爆發之後,中華民國一開始是勝利,但是後來1947年之後,軍事情勢逆轉,到了1948年中華民國節節失利,先是失去了東北,然後之後失去了華北,這個讓美國意識到中國有可能赤化,二次大戰之後在羅斯福總統的構想,就是說亞洲扶持中華民國作為亞洲美國最重要的盟邦跟亞洲的領導者。這件事情出現了變化,因為你中華民國怎麼樣?不行了。所以中華民國已經不行了,而且不但不行還可能赤化,那更不能扶持了。那扶持誰呢?對不對,美國不想說再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在每一個州,每一個重要的州,都需要有一個重要的盟邦,就扶持他。在歐洲當然最重要的盟邦是英國,後來英國說加一個法國,因為法國在德國旁邊,可以制衡德國,所以法國去幫忙制衡蘇聯,所以美國說好吧。歐洲就英國法國。亞洲一開始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剛剛講到國共內戰開始失利,有可能赤化,再加上中華民國內政外軍事都是非常的失敗,美國認為說怎麼辦,中華民國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那能扶持誰呢?答案就是日本,所以美國對日本的佔領政策,就更加的寬大了。因為他要扶持日本,因為他看到蘇聯在中國的東北節節的擴張,共產主義席捲整個中國恐怕是世界的問題,這個時候亞洲美國認為要有個基地,或者是要一個重要的盟邦,只能靠誰呢?日本!所以今天一大堆人在說美國對日本有什麼捆攏鎖,那個是胡說八道。為什麼呢?因為美國開始從二次大戰結束後不到三年,對日本就有扶持的政策。所以在對日和約裡面、舊金山和約裡面,沒有任何對日本的軍事發展有限制的條款,完全沒有!但是對德國,對戰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有軍事限制的條款,這一點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對日本的扶持就更加的寬大,第一個希望日本趕快恢復成為一個軍事強國,根本沒有什麼捆攏鎖,希望日本趕快復興起來,一方面制衡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擴張。另外一方面,在美國認為說你讓他扶持起來,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你軍力強大沒關係,重點是要民主制度,所以美國就希望日本趕快把軍國主義廢止掉建立起民主制度,這樣子的話你軍事再強大我也不用擔心你,就跟英國一樣。特別是你的政治制度本來就是有英國的傳統,所以日本人自己說我們要修改憲法,美國說好。你這個憲法修改起來最好,修改憲法的時候我們美國可以給你們一點意見。日本當時修改憲法,在左派的主導之下加入了非常廣泛的勞動者權益、言論自由、結社自由、性別平權,這些社會主義的東西。但是在左派的引導之下,加入了最有名的憲法第九條,日本不能保留軍隊,不以戰爭作為行使國家意志的手段。美國說你這一條不對吧,可是既然是對日本站在一個扶持的角度,而且美國當時其實也認為說對日本的佔領遲早也是要結束的,日本既然他們的人民自己有著這樣子的民主主義,不是民族主義。自己訂了憲法要有這樣的條文,美國當然也就無從置喙了。所以就把那條保留下來,其實台灣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說憲法第九條是美國要日本訂的,其實是完全錯誤,憲法第九條是日本自己堅決要訂的,美國反而說你訂這個幹什麼?你訂這個你就不能幫我打仗了、你就不能夠幫我反共了,但是日本說不行,戰時我們在軍國主義的影響影響太大了,所以我們要節制軍隊的力量,所以這個是之後我們都還會再講。這樣子對於我們看到了,對於日本戰後的處理,大家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再看對於日本戰時的領土台灣澎湖的處理,這個我們就有一個清楚的脈絡,所以我們現在來看一下這個史料。
這個史料是在1950年的10月21號,當時的駐美的顧維鈞大使跟美國的杜勒斯,杜勒斯當時還不是國務卿,但是他是美國副總統特別聘請用來起草對日和約的關鍵人物,杜勒斯後來在艾森豪總統的時候當了國務卿,這個人其實對台灣的命運,對中華民國的命運,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在當時1950年的時候,他就是負責起草和約的人,所以當時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顧維鈞就特別跟杜勒斯去討論對日和約要怎麼辦,為什麼當時要特別討論對日和約?本來中華民國做為戰時的四大盟國之一,對於對日和約是沒有那麼關心的,但是為什麼後來變得很關心,因為剛才講到隨著中華民國戰爭的在國共內戰中的失敗,慢慢的中華民國政府能不能代表中國,開始被國際間質疑了。這很悲慘,就是說你這個領土越丟越多,到了最後你能不能代表中華民國簽訂和約,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是在1950年10月21號當時的文件,這個文件字是很草的,我唸給大家聽。這一天顧大使去見了杜勒斯,杜勒斯就跟顧大使說美國現在最重要的關心的就是和約的領土問題,美國說日本依照開羅宣言日本投降的條款,只能保有本國四個島以及附屬小島,其他像琉球、小笠原群島應由聯合國託管。那麼這個託管的話,當然是由美國來進行這個治理。這裡有個關鍵,台灣澎湖庫頁島、庫頁島的南部還有千島由中美英蘇將來決定。這個很重要!就是說當時,這一個非常重要概念就是說,這個庫頁島這些本來在亞爾達密約的時候要給蘇聯,現在反悔了不給了,庫頁島千島群島台灣澎湖,開羅宣說要給中華民國,反悔了不給了。要由什麼呢?中美英蘇四國決定,由這個四國決定。如果一年內沒有辦法決定,就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所以大家知道嗎?就是說這一點其實就是說台灣的命運在這個時候就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就是說本來在戰時開羅宣言說台灣澎湖要歸還中華民國,但是到1950年10月的時候,美國說不是,這個東西是要交由中美英蘇一起決定,如果一年內的這四大國沒辦法決定的話,就交由聯合國大會來決定了,這個可以說對台灣的命運影響是非常非常的重大,這樣大家有聽到嗎?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日本另外一方面,因為那時候韓戰已經爆發,所以日本要負責供應美國跟美國其他國家在日本的區域維持國際和平的軍隊,這樣子對韓戰才會能夠有繼續進行,然後台灣的問題美國已經提交聯合國大會了。美國的用意還是希望就是說如果台灣的地位暫時凍結,為什麼暫時凍結呢?因為當時美國擔心說台灣地位如果確定給哪個國家的話,萬一中國整個赤化了,那怎麼辦?所以台灣地位保持模糊,以免中國赤化之後,如果我先講台灣屬於中國的,那中國又赤化,那台灣就完了,就落入共產黨的手裡。所以這後面講得很清楚,就是說美國希望世界大戰不再爆發,然後也不希望台灣落入仇視美國者之手,尤其不願意被蘇聯利用美國人力不足,對太平洋防衛的影響。所以基本上來講,對台灣地位要保持凍結,因為如果給你們中華民國,萬一你中華民國又守不住,那怎麼辦?所以這點來講,當然如果說台灣地位暫時凍結,然後不明白講屬於中華民國的話,那對美國來講這個是很重要,因為萬一講屬於中國,中國又赤化了怎麼辦?

然後在這個時候美方又講了就是說凍結台灣島的地位,你們中華民國不要擔心,其實這是要維持你們國民政府的地位,也就是說凍結了,但是你們在台灣統治我們也不過問,就是你們統治歸你們統治,但是對外凍結地位,然後希望你們中華民國代表,不要在聯合國會議裡面反對我們美國這個建議,就不要反對。當然你們為了要表明你們中華民國的立場,聲明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個我們美國可以了解,但是如果說你們中華民國在會議的席上,堅決反對美國對台灣的剛才講那個凍結的主張,第一個增加我們美國的困難,為什麼不能多增加美國困難呢?因為我們美國就沒有辦法貫徹維持我們剛才講到的,你們統治我們不管但是對外凍結,不讓中共有接收台灣的理由。這個是我美國覺得我最好的安排,然後你們現在一直出來挑戰我們的話,這個安排沒有辦法進行了,而且更重要的就是說,這裡是一個關鍵,就是說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這件事情如果台灣是明確屬於中國的話,我們協防台灣就變成干涉中國的內政了。這個不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杜勒斯就跟顧維鈞大使說我們不挑戰你們中華民國統治台灣這件事情,但是你們也就不要在聯合國裡面去挑戰,因為你一挑戰的話,第一個好像美國陣營好像就出現了分歧,第二個就是說我們協防你們就出現了很明顯的問題,就變成干涉中國內政。但是台灣的地位怎麼辦呢?就像剛才講到交由中美英蘇四國決定,還是由你們決定的一份,然後如果決定不了的話,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所以這一點其實說老實話,各位站在我們今天台灣人的角度來講,這其實對台灣來講是還滿友善的,但是對中華民國政府來講這恐怕就不是一件很樂意聽到的事情。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然後接下來就是說美國對經濟問題、賠償問題,那個字都很草,所以我就簡單讓大家報告,經濟問題、賠償問題,現在亞洲共產主義的聲浪已經起來了,所以賠償問題原則上來講,你知道日本賠多錢第一個他也賠不出來,第二個就是他賠不出來,所以你也拿不到什麼錢,反而讓他變得很窮,共產主義就會出來反而讓他赤化,這樣就沒有意思啊。因小失大,所以賠償這件事情,我們美國不要他賠償,而且我們還要拿很多錢援助他。既然我們美國不要他賠償的話,希望你們中華民國也盡量的就不要去討論這個問題了。不要去多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有很多人說我們是對於日本以德報怨,不要賠償,其實大家都知道,那根本是我們之後的一種自我麻痺的說法。其實美國已經出來跟你講了,你中華民國不要他賠償,因為他現在也賠不出來,讓他賠到民窮財盡,拿不到什麼錢反而變成赤化,這沒什麼好處。當時主要是美國在佔領日本,所以美國要怎麼安排日本,中華民國哪有什麼置喙的餘地?這當然是沒有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這當然就我們這方面其實最關切的倒也不是賠償問題,因為反正美國都已經做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說我們對賠償問題,我們自己心裡面有一筆帳,這什麼帳呢?有沒有朋友知道,我給大家一個提示,剛才我們講到美國佔領德國的時候,並沒有從德國搬東西回美國,也沒有從德國抓人回美國,對不對。所以美國在日本其實也是這樣,他也沒有搬什麼東西回美國,因為他不稀罕,然後他也沒有抓什麼人回美國,所以美國不要賠償,老實講是他一貫的政策,他有錢他不要。可是中華民國比起美國拿到更多的日本的東西,從哪裡拿到的?台灣!換句話說我們台灣的面積跟九州是一樣大的,而且台灣也沒有美軍登陸來佔領,所以台灣本地沒有經歷過陸戰,整個日本留在台灣的物資,整個的工業設施,基本上還是保持相當的完整,還有很多日本留下的財產,這些東西早就已經被我們中華民國全部拿走了。換句話說,你現在美國說賠償問題不討論有什麼關係,我早就都拿到了,我早就已經收到我口袋了。你現在說不討論,這筆帳不算有什麼關係,我早就已經自己先偷拿了。這樣可以理解嗎?所以今天是不是有台灣有沒有人在說台灣應該有盟軍代管,有沒有聽過有這種說法?對不對,因為如果台灣真的有盟軍代管這種概念的話,應該是台灣的所有的物資都應該由盟國中華民國美國英國蘇聯四國平分才對,但是實際上來講,美國有沒有說要來分這些物資?沒有,美國不但沒有,還要援助你很多,英國有沒有說來分這些物資,也沒有對不對。蘇聯有沒有說來分這些物資,也沒有。所以換句話說,根本當時是不存在盟國代管台灣這種概念,就是誰要就拿去,所以中華民國其實把在台灣的所有的日產全部收為已有,美國跟英國根本一點屑屑都沒有分到,美國跟英國有抗議嗎?沒有抗議,因為誰要就拿去。對不對。所以當然同樣的香港的東西,當然英國是全部拿回去,他也不會說要分給美國,也不會說要分給中華民國,反正就是各自各拿一塊就對了,當時的局勢是這樣子。
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有朋友問說美國當時如果評估台灣的戰略地位是不是自己來管?這當然是有可能,但是問題是說1945年結束的時候,美國是沒有想到說中華民國會敗亡的那麼快?如果中華民國還是維持他一個既有的地位和既有的完整,那老實講美國幹嘛來搶台灣?中華民國如果沒有被赤化的話,根本沒有什麼第一島鏈不第一島鏈的問題。美國要在台灣幹嘛?這樣大家可以理解意思嗎?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看,所以顧維鈞先生跟杜勒斯的會談,這在台灣的歷史課本裡面從來都沒有提到,但是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他當時美國已經明白的跟中華民國說第一你台灣這個是交由中美英蘇四國決定,一年內如果沒有共識的話,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個其實是很清楚的。第二個賠償這件事情,這一頁我們看得很清楚,日本投降以來美國給予日本資助已達20億美元,當時的20億美元,其實老實說是蠻大的、蠻多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美國還拿錢給他們,你現在如果要跟日本拿賠償,不就等於是拿我們美國的錢,日本已經沒錢了,他已經是一個空殼子了。大家看到這裡面已經講了,就說德國的賠償,其實都是沒有的,都被搬光了。現在美國自日本投降以來,美國給日本的資助,已經達20億美元了,現在美國願意經濟直接援助日本,各國不想援助日本,那就算了,但是現在還要賠償,老實講就等於是要跟我們美國要錢,因為日本已經空殼子了,我們還在援助他,你們現在還要日本賠償,那不是慷我們美國之慨嗎?所以賠償這事情,也就不要再談。中華民國其實沒有那麼在乎賠償,因為第一個我們台灣已經拿不少,台灣我們也沒有拿出來跟美國英國分,如果現在要把日本整個賠償攤開來的話,說不定你在台灣拿多少要扣掉。各位懂意思嗎?假定現在日本要賠償,賠償問題要講清楚,比如說日本總共要賠償,盟國300億美元,中華民國假定是可以得到100億美元,可是你既然要拿100億美元,既然要這樣算清楚的話,你先給人家拿的也要算進入,因為要扣掉。我們也完全不想告訴美國我們已經先拿了多少,其實這樣恐怕也算不清楚,所以既然我們自己對賠償,我們自己就是一筆糊塗帳,而且我們也不想跟美國英國分,乾脆美國說現在都不要賠償,那最好啦對不對。這是你們美國自己吃虧,你美國不要賠償,你美國拿不到東西,反正我們中華民國我們只是假裝我們沒有拿東西,實際上我們有沒有拿到東西?這個大家看文件的內容,這樣大家可以了解這個意思嗎?所以這個就很清楚了,對不對。所以這個賠償問題,在台灣的歷史裡面有沒有講過這件事情?從來沒有聽過這種事情?其實我們台派不管是講台灣地位未定論,還是講什麼其他的,有沒有講過這件事情?從來沒有人去交代過這些事情,所以這個就是今天我們讀書會最重要的意義!

好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外一份文件,這個在1951年,就是兔年了,這個兔年的1月24號,這個其實就是前幾天,這個葉公超部長呈給蔣中正總統一份叫做對日和約,顧維鈞在美國已經答覆了杜勒斯剛才講的那些話,對不對,杜勒斯講了一堆,那我們這邊當然有所答覆,那這個答覆,葉公超當時是外交部長就把這個答覆的內容呈給蔣中正看。這裡面寫什麼東西?他寫說第一個和約問題,我們中華民國希望趕快簽訂終結對日戰爭狀態,讓日本重返主權國家社會,如果說現在有國家阻撓這件事情無法實現,就是說阻撓和約不能實現,那我們政府跟日本簽個雙邊和約也是OK的。第二個我們也願意支持日本加入聯合國。第三個日本必須要承認韓國的獨立,琉球、小笠原群島由聯合國託管,這些我們都同意。但是台灣澎湖列島在法律跟事實上應該都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但是為了太平洋區域一般的安全,對於剛才美國提的四個群島地位由四國會商,這件事情葉公超跟蔣中正報告說這件事情我們不要反對!也就是說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外交策略,美國說台灣澎湖這些交由四國會商,這件事情葉公超對蔣中正建議說我們不要反對,但是這件事情如果有其他國家來抗議台灣澎湖是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個我們要抗議,但是對於美國的意見我們不要反對,這個是真正的中華民國真實的史料,大家看到1951年1月24號,大家看到這些字,為太平洋區域目前一般安全計,我亦不反對這四群島地位取決於英美蘇中之會商,意思是什麼?中華民國不是沒有同意過台灣地位未定論!大家有沒有看到這篇,這篇文號都有,這個絕對不是你說我說大家說,這個是真正的史料,但是葉公超當時當然也不敢直接挑戰他的老闆,他就說如果其他國家對於我國政府,對台灣澎湖對我們的領土的基本意見有所更改,這件事情我們不要同意,反正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然後這個決定在和約締結後兩年之間,我們要把這件事情講清楚,但是目前來講先不要去挑戰美國,就是美國說什麼我們就先照做,這樣子的意思。

那麼第二步,大家有沒有看到這個畫面,這邊的第六點,我受日本長期侵害損失最大,但有要求賠償的權限,為便利締結和約,願放棄賠償要求,但以其他國家同樣辦理為條件。我們本來是可以要求賠償,但是現在為了締結和約,乾脆就算了,不要了。也就是說,所謂的以德報怨的真相,大家都已經全部看到了,根本沒有什麼以德報怨,我們這個就是根本無奈,因為美國就已經不要賠償了,而且我們自己其實也已經給人家偷拿很多東西了。既然我們已經偷拿很多東西了,那最好這筆帳就別再算了。所以現在來講,就樂得順水推舟,就跟美國講說乾脆就全部放棄掉算了。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賠償問題,原來事實的真相是這樣。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是1951年4月11號的文件,王世杰當時是總統府秘書長,這個美國又提了一個說帖出來,這個美國說帖的內容是什麼呢?美國說帖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說,蘇聯出來囉嗦了,大家看這個第二點,就是說,我國參與和約的簽訂,現在來講,參加和約的遠東委員會,就是當時亞洲的13個戰勝國裡面,英國、蘇聯、印度、緬甸、荷蘭、巴基斯坦,六國已經跟中共建交了,反對中華民國在和約中有代表權。意思就是說,中華民國不能夠參加和約的簽訂。那麼剩下六個國家,澳洲、紐西蘭,是跟著英國走的。法國跟加拿大也是不可靠。所以我在全面和會中的地位,殊難樂觀。哇,怎麼辦啊,對不對,非常的麻煩啊。大家看到這個1951年4月11號這封文件,中華民國參與和約,大家都反對啊。大家都不要讓你參加和約啊。這個當然是為什麼呢?因為主要是英國的反對,英國當時已經承認中共了,所以在英國的影響之下,很多國家當時在亞洲都已經承認中共了。所以遠東委員會這13個國家,其實就是當時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對日本的管理機構,有13個國家組成。所以這個管理機構願意要跟日本簽訂和約,和約才可以簽得起來。但是這個管理機構的13個國家,除了美國、中華民國跟菲律賓三個國家以外,其他國家都反對台北的中華民國去簽訂和約。所以中華民國有沒有很可憐?中華民國有沒有很可憐?中華民國就很可憐,大家都不要你去參加簽訂和約啊。結果我們的想法是怎麼辦呢?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去參加簽訂和約啊,但是這時候出來了一個救星啊。哪一國大家知道嗎?出來一個意外的救星。哪一個救星呢?蘇聯。為什麼呢?因為蘇聯阻撓和約啊。所以在蘇聯阻撓和約的情況之下,美國說既然蘇聯阻撓和約,那麼和約乾脆由日本跟沒有辦法參加多邊和約的國家,各別簽訂。所以最後結果是誰救了中華民國?蘇聯!所以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很難說的。今天俄羅斯去攻打烏克蘭對台灣的影響,其實當年蘇聯阻撓多邊和約,意外地給了進不去的中華民國一個很大的機會。那為什麼蘇聯要杯葛這個和約呢?因為很簡單,因為蘇聯當時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參加對日和約的簽訂。那當然美國當然是反對的,所以最後結果變成美國僵持不下。但是蘇聯認為說應該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簽訂和約,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的支持,是哪一國大家知道嗎?是英國,英國當時跟蘇聯是站在同樣一個角度,同樣一個立場,認為應該是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參加這個和約的簽訂,而不是中華民國。所以美國一看,這個局勢對美國反而很不利,因為英國跟蘇聯都站在反對的一方,尤其是英國的反對,讓美國覺得很沒有面子,因為英國畢竟是在美國這邊的。那為什麼英國會反對呢?有沒有朋友知道?為什麼英國會反對中華民國參加和約,而是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和約呢?因為香港的關係,因為英國當時保有香港,擔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威脅香港,也就是說為了香港人民的問題,為了香港的統治,所以英國不想得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英國主張,應該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對這個和約的簽訂,所以香港人在這個地方,欠了中華民國很大的一筆債,大家知道嗎?為了香港,讓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參加和約,所以在台灣,如果我們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應該去跟香港人討回來,都是因為你們香港,害我們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參加和會,但是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參加和會這件事情,對台灣到底好還是壞呢?這是今天會討論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

我們現在看這一段,大家看到這份文件的第三點領土問題,我念給大家聽,領土問題中,對我有切身利害者,自屬台灣及澎湖之地位問題,美國在前提和約七項綱要中,原有由中美英蘇四國予以解決,倘若和約生效後一年內不能解決,則由聯合國大會予以決定,那我方將為使美國就協防台灣之舉,保有法律上的根據,並為事實跟美國合作,以參加和約的簽訂,我們就接受了,意思就是說,我們為了要簽訂和約,也希望美國來保衛台灣,所以我們就答應美國講說台灣交給四國決定,然後一年內不能決定,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件事情。對不對?但是呢,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主張對台灣前途這麼寬,對中華民國我們做出這麼不利的決定,支持美國這種,交由聯合國大會決定這件事情,是我們參加多邊和約為前提的,如果我們參加不了多邊和約的話,我們就沒必要支持這件事情了。大家聽得懂嗎?就是說,本來美國意思就是說,多邊和約趕快簽一簽,包括你們中華民國也趕快進來,這個多邊和約裡面我們就講說台灣澎湖這地方,就交由四大國議決,議決不了就聯合國決定。那我們說呢,如果我們可以去簽和約的話,那不挑戰你們美國這種主張是沒關係,可是現在如果和約不能去的話,那我們就不想支持你這個主張了,這樣的概念。

當時這個王世杰就跟蔣中正報告說,日本就是一個戰敗國,他只能放棄某個特定的領土,那放棄了特定領土之後要怎麼處分,應該是各戰勝國共同的權利,因此日本也不能夠對任何戰勝國做單獨承諾。各位朋友,今天這個文件很重要,這個是王世杰先生呈給蔣中正的這個說帖,他說日本只能放棄某特定領土,那麼這個領土要怎麼處分,應該是戰勝國共同權利,也就是說日本放棄台灣,那台灣要怎麼處分是各戰勝國共同權利,那日本不能夠單獨的對任何一個戰勝國做任何單獨的承諾。意思就是說,台灣的地位至少不能說自然而然的屬於中華民國。而且美國協防台灣,法律上的依據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然美國就得是介入中國內政了,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王世杰先生說,而關於台灣之防守,以及將來對於大陸之反攻,我在在均有賴於美方之助。所以我唯有在不放棄上項基本主張之範圍內,接受美國之主張。那美國現在提的方式,就是我們剛剛講的,你們不挑戰我們美國,我們也不挑戰你們中華民國治理台灣,這是美國的方式,尚能助我達到此一目的,這個比起交給四國解決,可能還稍微好一點。至於說和約裡面,怎麼樣提及日本投降條款、波茨坦宣言、開羅宣言,這個我們再慢慢的研擬。
所以各位看到,蔣中正時代他手下的這些高級官員,其實還是蠻敢講話,而且平心而論,拿到今天我們現在看起來,其實是對現實或是對國際法,對台灣都是比較好的安排。但是在台灣,我要告訴各位,連對外省族群的這些造神,都是看人的,在座各位有沒有人聽過王世杰是誰?對不對?大家聽過什麼動不動,這就像是四九族群,動不動就在嗆什麼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有沒有提過王世杰是誰?沒有。為什麼不提?因為那個才是真正有頭腦的人,對不對?四九族群,有沒有人在提葉公超是誰?那些人,就是在他們族群裡面才是真正有頭腦的人,而且那個看得很清楚嘛,對不對?而且當時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說,大家雖然覺得蔣中正是一個非常獨裁的領袖,但是至少他也還容許他手下的這些高階官員跟他這麼做這麼直率的建議,大家看到這中間有這個圈點,這是蔣中正總統自己親自的圈點,因為那是用打字的嘛,所以他就一字一字很認真的看。然後呢,做出了這個重點的地方,他就做出圈點了。那這個代表說,當時的蔣中正總統對於這些國際外交的事情還是非常重視,當時這個是1951年,也是72年前的兔年,那時候他已經65歲了,可是看這些文件,還是親自這樣一點一點的圈點,所以今天台灣的政治人物,有沒有那種60幾歲,就已經不太看文件了,這個我們不知道了,我們大家自己判斷。

然後呢,這個是當時的附件,內容是什麼東西呢?這是絕對機密,意思就是說,日本要把庫頁島南部跟附近的島嶼歸還蘇聯。然後這邊的這個內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說日本不與任何國家訂立可予該國已較本約(比這份和約草稿)所予各締約國者更大之利益之和平協定或戰債協定。今天大家看到這份文件,意思就是說,美國提出的對日和約稿,其實是在保衛日本,美國拿出來這個稿子,就是多邊和約的草稿,而且美國要求日本說,你現在簽了這個和約,簽下去之後,以後你任何國家再要的比這個和約更多,你們日本不得承認。意思就是說,美國叫日本簽了這個多邊和約之後,就等於日本將來的義務框住了,任何國家想要再跟日本拿更多,不行了。這個是現在這份文件的一個非常重要概念,因為當時,講出這一點來講,那是影響非常大,所以這份文件是絕對機密的。
講到這邊,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問題的話呢,我們再來看蔣中正,對於這些局勢的發展,他的決定是什麼?

蔣中正總統在1951年4月17號,他親筆寫下了這個裁示,這個是他的原稿,對日和約的方針,第一,簽訂對日和約是盟國地位,這個是對我來講,我們中華民國是盟國的一員,不能夠喪失我們盟國的地位。第二,不能夠損害我們在台灣的統治,不能夠干涉我們台灣的內政。第三,台灣跟澎湖不受任何軍事干涉或侵犯,鞏固我們反攻大陸的基地。意思就是說,不能夠干涉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也不干涉我們在台灣的內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以三項原則進行簽訂和約。這三項原則,第一個,我們是盟國之一。第二,不可以損害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第三個,台灣跟澎湖不受任何軍事干涉,也不受任何的侵犯。

在這個原則之下,至於說和約裡面要怎麼寫台澎的地位,蔣中正說了,反正事實上現在已經我國收回實施統治了,所以民意的爭執也沒有必要。大家有沒有看到這一點?意思就是說,蔣中正那時候其實也還算是蠻顧到現實的,他說只要沒有來影響我們對台灣的統治,沒有干涉我們對台澎做為反攻大陸的基地,至於說台澎的這些名義不必爭了,意思就是說,這也沒關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蔣中正現實上有沒有真的同意,有沒有一部分接受台灣地位未定論?對不對?所以蔣中正其實也沒有那麼傻,但是後來真正讓台灣地位未定論化為無形的人,其實不是蔣中正,因為蔣中正這個手稿已經寫得很清楚,你對台灣地位的爭論,反正台灣事實上在中華民國統治下,所以對台灣地位爭論,這個就算了,這個似無必要。真正讓台灣地位未定論消失的是什麼?是台灣人自己。因為你不斷的在這邊選出,依照中華民國法律選出民意代表,選出地方首長,甚至選出總統,這不是台灣人自己覺得台灣地位已定嗎?這樣大家可以聽得懂意思嗎?

好,然後呢,蔣中正接下去說了,這個呢我們當然也要去防止,英國跟印度這些國家,反對我們加入簽約,那美國也有可能會動搖,不能夠主持正義,所以在這個時候,老實說,準備宣言不承認各國,那老實講,各國出賣中華民國,這個他心裡有準備,意思就是說,其實這個和約不簽也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呢?因為反正賠償也不要了嘛,對不對,那這個戰爭也早就結束了,因為那時候已經是1951年了嘛,戰爭已經結束六年了,我們跟日本也沒有在打仗啦,所以老實說,這個和約簽不簽,其實是沒什麼關係的。反而啦,和約不要簽,賠償問題永不浮上檯面,這個對中華民國未必不利啊,這樣大家聽得懂意思嗎?好,所以呢,最後結果,怎麼辦咧?好,

再繼續往下看,這個是1951年6月16號,這個顧維鈞又跟蔣中正總統報告了,就是說中國的簽字問題,這個講的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了,這邊就講得比較明顯了,他說什麼咧?他說杜勒斯到英國,去跟英國談判,那英國希望要求中共參加,然後英國反對中華民國參加。那最後英國提了一個方案,就是說,要日本自己決定要跟哪一個中國簽訂,那英國本來反對,後來呢,杜勒斯堅持了,英國就說好,算了,那就好了,那就讓日本自己決定吧。所以呢,英國對日本好不好?對不對?大家看到,英國其實對日本是蠻好的,因為日本可以選擇跟哪一個中國簽訂的話,那日本的自主權是不是就很大?那跟德國就有很大的差異了,所以老實講,日本二次大戰之後,雖然他是個戰敗國,可是他的國運,老實說,都在這個國際情勢,還有這個日本自己政治家的努力之下,其實是遠比德國要好太多了,所以以前有一個學者一直在強調,日本永續敗戰,老實講,戰敗國,運命比較好,實在老實講也真的不多了。那將來台灣如果跟中國發生戰爭,這個有沒有辦法得到像日本那種自主簽訂和約的權利,這個我覺得還是很難說的。那麼這次的顧維鈞向蔣中正的報告,就是說,現在如果說由日本跟我們另外簽訂雙邊和約,其實還是蠻合理的。意思就是說,多邊和約可能是不行了,因為英國反對,蘇聯也反對,那看起來美國也沒辦法再堅持了,所以就是乾脆我們跟日本另訂雙邊和約了,中日關係非常特殊,我們戰爭開始的日期跟各國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另外簽一個和約,不丟臉啦!報告總統,我們沒有簽那個多邊和約,其實總統不要覺得很丟臉,因為我們現在跟日本關係特殊,所以我們另外跟他們簽,這個是合理的,因為我們要處理的問題更多,然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家注意到這行文字的最後一行,顧維鈞先生就講得很清楚了,我國為組織存在日本的資產,就是汪精衛政府在日本的資產,其實數量不多,但是外交上也是一個項目,日本在華產業,大家注意到這一點,顧維鈞是一個很老練的外交家,他說,日本在華產業我們恐怕已經給他吞掉不少,拿去多邊和約會場上,不行啊,所以這個雙邊和約比較好,意思就是我們跟日本談一談,這樣大家懂意思嗎?就是私下講的意思,然後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就是台灣人民國籍問題,其實顧維鈞是道道地地的外省族群的重要大人物,其實他也非常清楚,台灣人民的國籍並沒有當然的就被決定,當然台灣人民自己一天到晚就是想當中華民國的國民,這就算了。但是顧維鈞就很清楚,台灣人民國籍是特殊問題,應由中日另訂和約規定,這個文件就寫得非常清楚,大家看到下面的文號,這絕對不是胡說八道的,所以換句話說,這段歷史的真相其實是,中華民國政府的高官,包括蔣中正總統自己在內,其實都知道很多問題,其實是沒有交代的很清楚,但是反而真的很懵懂是台灣人自己。台灣人自己就覺得說,我們就戰勝國,台灣人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所以就理所當然,反而是政府的高級官員,像顧維鈞、葉公超、王世杰,甚至包括蔣中正總統自己都知道,這些事情其實並沒有這麼理所當然。這個就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情呢?兔年,大家知道嗎?所以我們現在在兔年的春節,來看這段歷史,大家覺得是不是格外的有特別的意義?

這份文件是6月20號當天,當時在藍欽公使,有跟我們讀書會的朋友,應該對藍欽公使都很熟悉了,他在6月19號,直接拿到面遞外交部,他說,基本上來講,藍欽這次話就講得比較硬,他說什麼呢?他說,對日和約主要關係的政府,這個是很重要的,中華民國基本上來講是沒有辦法加入和約,大家各國都沒有辦法達成協議,但是這件事情,不容延誤對日媾和。意思就是說,你們中華民國,不要再吵了,中華民國是不是有辦法簽,這件事情當然我知道你們很關心,但是不容許延誤對日議和,所以美國對日本真的是很照顧的,因為對日議和,日本就可以趕快恢復獨立主權,所以不能夠說,因為你們中華民國在那邊吵,就讓日本恢復主權這件事情有所延緩。這樣各位可以懂意思嗎?

所以接下來,美國方面說,我們現在希望多邊和約要趕快進行,但是無需中國在和約上共同簽字,很慘,大家看到沒有,就是說藍欽公使說,我們現在多邊和約要簽,可是根本不需要中國簽不簽字,非常嚴厲的態度,但是後面還是有講些軟話,中國人民之利益將在該多邊條約之條款下予以確保,意思就是說,就算你們沒有參加,我們還是會保護你們的利益,即使該約無代表中國之簽字或批准,其主要利益能對中國有效。意思就是說,你們沒有簽,可是你們的利益,還是可以透過這個和約來保證,你們不用擔心。意思就是說,在本約生效的時候,日本在中國的一切特權跟利益,就算你們沒有來簽約,我們美國還是叫日本在中國的特權利益滾蛋廢除,然後呢中國將有權自行處分日本財產,大家看到這行字,大家有沒有看到,且中國將有權自行處分日本財產,這份文件是誰說的,來考大家一下,這份文件是誰來講的?藍欽,對不對?藍欽是當時美國駐中華民國的公使,他在哪裡上班?這份文件是誰來講的?他在哪裡上班?台灣,對不對?所以藍欽很明顯的已經知道說,你們中華民國已經把台灣的所有的日本財產都已經吃乾抹淨了,所以他就講這個話,意思就是說讓你們安心了,意思說你們可以安心的拿回去了,雖然你們不能參加簽署和約,可是他對於這個整個的內容已經瞭如指掌,所以就是說你們有權自行處分日本財產,意思就是說美國已經知道你們都拿了,那就算了,你們現在不能簽和約,但是你們反正已經都自己去拿了,那就算了,和約不會再因為來此追討。然後藍欽另外又講了,他說雖然你們中華民國沒有參加簽約,但是對簽字與多邊條約是各國政府所持的立場不會改變,意思就是說跟你們建交的還是會跟你們建交,對華政策不會有所改變,然後最後有一段第四點就是說,日本將因為這項擬議的多邊條約,放棄其對台灣與澎湖之主權,意思就是說多邊和約簽了之後,日本就放棄他對台灣跟澎湖的主權,所以和約對於此項島嶼之將來,不須試加判定,各該島嶼之將來,仍待考慮。意思就是說,日本一定會放棄台灣跟澎湖的在和約裡面,那這些島嶼的未來,我們美國沒有特別看法,以後再討論。但是如果對照剛才蔣中正總統講的,反正台灣跟澎湖已經在我們中華民國手裡,只要美國不出來囉嗦,哪一國會來囉嗦就算了。所以藍欽公使,其實這張非常重要的文件,這我找很久才找到,我年假在家都還在上班,都在做這些事情。藍欽看得很清楚,中華民國你們不要因為你們不能簽和約,就在那邊亂,妨害日本恢復獨立主權的時間,但是你們就算沒有簽,你們的權利還是會得到保障,特別是你們已經拿走東西,和約不會再進行追討,所以大家知道嗎?美國真的老實講,現在很多人說美國爸爸怎樣怎樣,其實真正美國這麼關注台灣,這麼為台灣的利益著想,是72年前的兔年,不是現在,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所以今天我們讀書會,因為這個年假期間,大家也不要太累,我們就簡單講。在72年前的兔年,其實我們看到了舊金山和約之前,對於中華民國能不能參加和約的,這些種種的討論,然後這些討論的過程當中,對於當時美國對台灣的定位,還有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高階官員,其實對台灣的前途、對美國的外交非常務實的看法,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的清楚。

然後我們看到,這個是到了1951年7月6號,當時東京的齊世英先生,他發了一個密電,就說美國跟英國的倫敦會議,對於到底哪一個中國簽約問題,還是爭執不下。那麼最後結果,英國跟其他遠東過半數國家,沒有打通之前,日本不會跟我們進行簽約。然後呢,這個日本當時就說,他這樣子好了,和約生效之前,我們還是可以在日本派代表團,然後將來跟這個吉田,當日本首相吉田茂,保持密切的聯繫,並做將來準備一切,這些東西還是務實啦,這個雖然沒有簽訂和約,我們還是繼續要跟他們保持接觸。然後呢,日本那時候就已經有價值,所以他本來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部,不要設可是人還是照派,人還是照派。然後呢,他又找了一個叫犬養寺跟齊世英說,日本政府沒有要跟國民政府跟中共之間取巧,請你們千萬不要誤會。意思就是說,雖然英國這麼照顧我們日本,日本還是很講義氣,沒有打算要在這個國民政府,跟這個中共之間取巧,大家知道為什麼嗎?英國不是很照顧日本嗎?英國說日本你可以自己選擇跟哪一個中國簽。但是日本政府還是私下跟我們表示說,我們不會在國民政府,跟中共之間取巧,原因是什麼?其實,有朋友說是因為美國的關係,美國的因素當然很重要,但是還有一點,就是說,日本當時還沒有加入聯合國,日本還沒有加入聯合國,日本簽訂和約之後,他就想要加入聯合國,但是日本加入聯合國,誰有主導權?誰有決定權?中華民國!大家知道嗎?所以國際組織有一票,那種重要性,是絕對大於現在一大堆人在那邊胡吹亂扯的,什麼務實外交,你在國際組織有會籍,有那個一票,勝過一切千言萬語,勝過一切那些外國的支持,這樣各位可以理解嗎?
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也就是說這個兔年發生了這些事情,我想各位都是有良知良能的台灣人,也是統計誤差,可以說以往根本聽都沒有聽過,但是呢,講這些東西,絕對不是一般台灣人最喜歡的你說我說大家說,這些都是有非常具體的史料來進行佐證,大家看這些內容文字,雖然這個因為時間很久,以前文件保存的技術也不是很好,所以很難讀,我也是讀得很辛苦。但是大家看到,這些都是白紙黑字,真實的歷史。這個也就是我們將來,就是說台灣要走轉型正義,不是只有在清算說誰做過什麼措施,而是希望大家能夠真的了解說歷史的軌跡,到底是發生過什麼事情,知道什麼是發生事情之後,去討論誰的功過,我認為這樣才有真實的意義。對不對?所以我想這個就是,今天我們因為這個年假關係,而且這後面其實還蠻長的,所以有這個之後,我們再慢慢的跟大家講,在舊金山和約之後的中日和約,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呢,從今天的探討裡面,大家就可以發現台灣的歷史,有沒有跟大家講這些事情?對不對?不要說國編本的,教改以後有沒有跟大家講這些事情?對啊,而且大家看到,我們所有講的這些事情,為什麼要給大家看這些斑斑駁駁的文件?就是讓大家看到什麼?像他的檔名,他的典藏號,意思就是說,所有的人都可以直接而且不假手他人的去查閱,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台灣人,要面對台灣的歷史,以及一切的政治公共事務的真正精神。這樣各位同意懂意思嗎?就是說,我如果說現在跟大家直接講故事,對不對?我也不會騙你們,可是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給大家看這些東西,看到眼睛脫窗,這是真正的史料,每個人都可以去看,而不要總是在聽一些人,這種摘要還是片面的這種講法,不管是台派還是統派,我認為這個問題都很嚴重,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對不對?大家就覺得說,今天我們這個兔年,聽到72年前的兔年,居然發生這些大家從來都沒聽過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的目標就達到了。好,那不曉得各位有沒有什麼問題?
== Q & A==
好,有朋友說,這件事情在台灣的知識份子,或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知道嗎?我可以告訴各位像這些事情,不要說是台灣的知識份子,或大部分的台灣人,我看連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大概絕大多數都不知道,甚至連現在政府的執政者都不知道,中華民國政府的人,其實對中華民國的歷史,其實了解很少的。對不對?中華民國的國防部副部長,還曾經講過說,中華民國從來沒有外國軍隊來協防過,那你要怎麼辦?好,對不對?
所以大家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對今天討論的內容?
好,這個有朋友說,戰敗後的日本是不是因為美國的關係,沒有被共產赤化?這樣講原則上我是同意,因為當時的日本其實也還蠻虛弱的,因為第一個他沒有軍隊,第二個就是他本身戰後經濟狀況也很差,所以被共產赤化可能性不是沒有。不過日本這個社會本身來講,也具有資本主義跟重視地主的傳統,但是真的能讓共產黨完全赤化日本,我認為也未必這麼容易。所以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像比如說日本的天皇也還在,對不對?然後日本戰後我們剛才講到,其他本土軍隊還有幾百萬,老實說,真的要讓這個國家怎麼赤化掉,恐怕也不是像中國會有一個強大的共產黨發動內戰,大概也沒有這個可能,我覺得這點可以說,每個國家其實多數人的選擇,就會形成歷史的必然
有朋友問一個問題,台灣人透過選舉正當化中華民國的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我想恐怕沒有辦法解決,因為你已經選舉了這麼多次了,對不對?一件事情你也很難說,你做了幾次之後,你再說以前選的那都不算數,以前那些民意都不算數,817萬那都不算數,你恐怕也很難這樣說。對不對?所以我覺得,很難說以前做過的事情,就說以前做錯了,以前搞不懂,所以就給它抹煞掉,我覺得大概也蠻難的。
有朋友問一個問題就是說,這些史料為什麼台灣人都不願意去面對這些事情?台灣人就這樣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講,台灣人老實講,對那種真相、事實,有一種先天性潛意識的排斥,我覺得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像這些東西其實網路上都有啊,你要查也不要花錢啊,對不對?當然你需要有些研究的根基,你才知道要去看什麼,不然那老這樣幾十萬份,你也不知道要看什麼,但是,總的來看,這些史料並不是說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並不是這樣子的。
有朋友說,寧可看中天、東森,什麼24小時直播,沒有錯啊,大家都看得很嗨,演一個甄嬛傳,演過幾百次了,一萬多人在看直播,對不對?今天我們的讀書會,如果有一萬個人來聽,那不得了,台灣早就獨立建國了,對不對?不用說一萬人,一千人就很多了,不可能嘛,對不對?像現在譬如說,辦一個什麼新書發表啊什麼,其實這個常常就是,我們的都還算多了,常常都來個十幾二十個人,就很了不起了,那一些老掉牙的,不知道演過幾百次的戲,還是幾萬人同時在那邊看,所以,啊,真的不曉得怎麼辦,台灣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曉得大家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有朋友講得很好,戰後的研究,在台灣真的還是很少,尤其是,這個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研究,真的還是蠻少的,而且真的對像蔣中正先生啊,對不對,他是轉型正義的主要的對象啊,可是真的台灣人真的很了解他嗎?我覺得恐怕也未必。
這個有朋友問說中華民國進來台灣,台灣人有沒有辦法趕出去?
這個我看台灣人是很歡迎啦,其實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力量把他們趕出去啦,這個因為台灣人是非常歡迎的,而且在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之前,其實地下活動早就在進行啦,像三民主義青年團所以早就已經在活動啦,所以現在這個中共要來接收台灣,難道他是在中共的軍隊登陸台灣的當天才開始在管理台灣嗎?我看也不盡然吧?對不對。
接下來我們來放一首歌曲《臺灣光復紀念歌》,剛才那個聽了覺得很倒彈的請舉手?可是問題是說,走到外面的社會認同那個是主流的多,還是我們這些人多?對不對?十大建設啊,蔣經國啊,這個現在不都是主流嗎?對不對?所以台灣不從真的面對歷史開始,不走真的轉型正義,老實說是沒有未來的,這個沒有真的轉型正義,沒有真的歷史認知,什麼抗中保台,那個都是建築在流沙之上,我這個是非常誠懇的跟大家講。過年期間,我們大家都講個吉祥話,我們就不要再繼續講下去了,今天的讀書會,我想我們就進行到這邊,祝大家兔年快樂,萬事如意。
文獻來源:
文件一:〈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0
文件二:〈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3
文件三:〈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8
文件四:〈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29
文件五:〈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43
文件六:〈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46
文件七:〈革命文獻—對日議和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53-052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