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說明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使用說明
  • 關於我們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與酥餅教授對談---深音廣播
    • YouTube頻道 (20)
      • 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 (11)
        • 訪談對話
          • 期刊論文與著作 (1)
            李登輝 (1) 蔣經國 (4) 軍購 (2) 幻象2000 (1) 戰鬥機 (1) 鄧小平 (1) 和平統一 (1) 和平協議 (2) F4幽靈機 (1) 美國軍售 (1) 勇虎戰車 (1) 舊金山和約 (1) 台灣地位未定論 (1) 杜勒斯 (5) 顧維鈞 (3) 葉公超 (7) 王世杰 (1) 蔣中正 (9) 開羅宣言 (1) 聯合國託管 (1) 日本戰爭賠償 (2) 以德報怨 (2) 藍欽 (6) 齊世英 (1) 公投 (1) 核四 (1) 轉型正義 (2) 俄烏戰爭 (3) 民族自決 (1) 上海合作組織 (1) 中國 (2) 美國 (1) 歐盟 (1) 罷免 (1) 地方派系 (1) 政治家族 (1) 統戰 (1) 房價 (1) 量化寬鬆 (1) 社會住宅 (1) 國防產業 (1) 中美貿易戰 (1) 矽盾 (1) 國防安全 (1) 黨國體制 (1) 烏克蘭 (3) 俄羅斯 (3) 疑美論 (1) 刺槍術 (1) 制空 (3) 民團 (1) 古巴導彈危機 (1) 印度 (1) 印太戰略 (1) 反分裂法 (1) 台海戰爭 (1) 制海 (2) 登陸戰 (1) 反艦飛彈 (2) 北約 (2) 日俄領土爭議 (1) 核武 (1) 巴基斯坦 (1) 中巴友好關係 (1) 伊朗 (1) 沙烏地阿拉伯 (1) 北韓 (1) 中索安全合作架構協定 (1) 台灣香港移民政策 (1) 台灣海峽內海論 (1) 聯準會升息 (1) 教改 (1) 廣設大學 (1) 技職體系 (1) 裴洛西 (2) 半導體 (1) 英國脫歐 (1) 南韓 (1) 中國軍演 (1) 中華民國建國 (1) 袁世凱 (1) 孫中山 (1) 南越 (2) 北越 (2) 越戰 (2) 新加坡 (1) 馬來西亞 (1) 英國 (1) 越南民主共和國 (1) 東德 (1) 西德 (1) 兩德統一 (1) 日本首相 (1) 安倍晉三 (1) 佐藤榮作 (1) 岸信介 (1) 吉田茂 (1) 中日戰爭賠償 (0) 中日和約 (2) 沈劍虹 (1) 中國代表權 (2) 反攻大陸 (2) 聯合國 (2) 中華台北 (1) 徐亨 (1) 嚴家淦 (1) 國際奧會 (1) 奧林匹克運動會 (1)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1) 聯合國2758決議案 (1) 蒙古國 (1) 外蒙古 (1) 蔣廷黼 (1) 外蒙入聯 (1) 俞國華 (1) 韓戰 (2) 聯合國否決權 (1) 茅利塔尼亞 (1) 甘迺迪 (1) 陳誠 (3) 艾森豪 (3) 符立德 (1) 杜魯門 (3) 艾奇遜 (2) 美援 (1) 美軍協防台灣 (3) 美軍顧問團 (3) 神諭計畫 (2)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3) 尼克森 (1) 麥克尼 (1) 蔡斯 (1) 鍾華德 (1) 周至柔 (1) 大陳島 (2) 日內瓦會議 (1) 外島 (1) 控蘇案 (1) 美國侵臺案 (1) 羅柏遜 (1) 紐西蘭提案 (1) 沈昌煥 (1) 福爾摩沙決議案 (1) 史迪威 (1) 馬歇爾 (1) 國共內戰 (1) 周宏濤 (1) 第七艦隊 (3) 潘公展 (1) 對日和約 (1) 五二四事件 (1) 俞鴻鈞 (1) 劉自然事件 (1) 八二三炮戰 (1) 金門砲戰 (1) 第二次台海危機 (1) 一江山島 (1) 華沙大使級談判 (1) 王叔銘 (1) 莊萊德 (1) 史慕德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中國代表權與蒙古加入聯合國

            20221022 第十次線上讀書會

            中國代表權與蒙古加入聯合國

            2024 Oct 22 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
            大家晚安,我們的讀書會是從國史館的檔案來看台美關係,都有具體的佐證資料,典藏號跟時間日期也都一起在螢幕上show給大家看,台灣人在所剩不多的時日,為了台灣的未來,應該要先了解台灣的過去,最重要的是要擺脫你說我說大家說的陋習,做事情有原則,說話有根據,這是未來台灣人可以參考的一種原則。

            今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大家知道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落幕,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影片上中共的元老政治家,也是上一任的領導人胡錦濤被架出場外,就是半強迫的情況下退席。這一點當然現在大家都在眾說紛紜,但是我個人認為,胡錦濤是第一個在1949年之後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平等會面的領導人,也就是2005年的連胡會。今天這種姿態,就是半強迫胡錦濤退場,包括中國國內外宣示對台灣這種過去的和平,或者是相對至少比較斯文文雅的政策已經告一段落了,照理說胡錦濤坐在那邊開會也不可能發言反對他,也不會對他有任何的挑戰,但是要用這樣的姿態,並不是刻意的羞辱或者是貶低胡錦濤,而是強調將來對台灣過去從胡錦濤時代,這種比較懷柔的姿態,包括連胡會、包括簽訂各項協議,這類的概念以後將會被中國共產黨所揚棄,所以在這個所剩不多的時間,我想我們在還有時間的時候,來看一下台灣過去的歷史文獻,特別是跟美國之間的關係,應該可以對今天台灣的局勢跟未來所要面對的環境有一些啟發。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談外蒙古,外蒙古其實在台灣也是一個被誤會很多的地方,尤其是特定陣營的支持群眾、支持朋友很喜歡說,中華民國的國土還包括外蒙古。這個其實是不合國際法,也不合中華民國的歷史。因為外蒙古早在1912年,他就宣布獨立,後來在北洋政府時代段祺瑞執政的時候,曾經派遣徐樹錚領兵進攻外蒙古,一路北洋軍進佔庫倫,逼迫外蒙古撤銷自治,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外蒙古曾經一度從1912年的獨立身份,恢復到仍然接受中國對其有宗主權,但是後來因為中國國民黨發動叛變,在許多內戰中,北洋政府逐漸削弱,所以在1925年外蒙古重新宣布獨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這是繼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不說他是共產國家呢?因為當時外蒙古的執政黨,雖然是蘇聯共產黨一手扶持成立的,但是並沒有特別叫共產黨,而叫做人民革命黨,所以在政治學跟國際關係的書上,一般把外蒙古歸類為社會主義國家。

            外蒙古從1925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之後,中華民國當然是不予承認,不過他當然也得到了蘇聯跟若干國家的承認,特別是在1941年日本跟蘇聯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日本承認了外蒙古,然後換取蘇聯承認了滿洲國,這個是當時確定的事實。外蒙古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的身份,雖然他在外交、軍事、內政上都受蘇聯的指導,但是至少他有一個獨立的政府跟主權的宣示,所以在1945年的雅爾達協議裡面蘇聯就向美國跟英國提出,要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外蒙古要讓他維持現狀,也就是讓他維持獨立的狀況。那美國的羅斯福總統跟英國的丘吉爾首相對此都是同意的,也就是說當時不顧中國的意願,美國跟英國就同意蘇聯的要求,就是讓外蒙古維持現狀。當然過去的教科書會認為,這是雅爾達會議裡面美國跟英國出賣中華民國利益的一個重要的象徵,但問題是說外蒙古就算美國跟英國不同意蘇聯的要求,中華民國是否有能力收回,或者是排除他的獨立的問題。因為美國跟英國向來對外蒙古並沒有領土的訴求,換句話說他們的主張,老實說對外蒙古能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在國際法上也沒有必然性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蘇聯認為得到美國跟英國的首肯,因此就更加的積極協助外蒙古,不只是要維持獨立,因為實際上他是獨立的,在中日戰爭的時期,日本也好、滿洲國也好,都曾經跟外蒙古發生過交戰,也承認蒙古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他人口很少,所以重點不在於說是怎麼維持他獨立,而是讓他怎麼樣能夠進一步擺脫中國的限制,這點其實是很重要。

            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些史料,外蒙古雖然離台灣很遠,他人口也很少,但是對於中華民國跟台灣的命運,其實有著非常重要的連結,這個是為什麼呢?我們就要先從1945年來看起。
            (1)
            這個文件是1945年9月13號,蔣中正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也是國民政府主席電示當時的外交部長王世傑交涉越南自治、外蒙古獨立跟新疆情勢的公文,這是原稿字比較草,他說外交部長對法交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求對越南先自治後自立,然後對承認外蒙獨立問題,中就是他自己,於上週初與俄使來會的時候就告以說承認目前之手續應早協商,假外蒙投票之期的時候,即由我政府派員至外蒙監察投票,已投票手續完畢之後,外蒙政府派代表來渝,渝就是重慶,當時的暫時的首都,與我政府正式訂約,再由我宣佈承認其獨立建國,建立國交互派使節,以履行我應盡之義務,俄使就是蘇聯的大使即電告政府。

            (1)
            這個是1945年9月13號,當時蔣介石先生就電告當時外交部長說,對於承認外蒙這件事情,第一就是外蒙先辦理公投,第二公投的時候,中國派員監察。第三就是之後外蒙古派人到重慶來,跟中國簽訂正式的條約,再由我宣佈承認他獨立建國,然後建立外交關係互派使節。所以換句話說,這是早在1945年9月13號,就是日本投降還不到一個月就發生的事情。意思就是說其實對蔣介石先生來說,他對外蒙古這件事情也早就已經接受現實,就是他獨立。而且在1945年的時候,他也絕對不會想到在1949年之後中華民國就會失去中國大陸,然後就會成為冷戰的先鋒,直接和中共和蘇聯為敵。所以換句話說其實外蒙古獨立這件事情,在中華民國也早有心理準備了。那麼接下來呢外蒙古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

            我們再來看,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外蒙古就舉行了公民投票。公民投票有98%的人贊成獨立,所以中華民國就承認外蒙古獨立了。外蒙古獨立了之後,陸陸續續就得到了蘇聯還有許多共產國家的承認,但是中華民國在1949年撤出中國大陸之後,因為對蘇聯認為是支持中共叛亂,所以導致中華民國撤出中國大陸的一個主要的罪魁禍首,所以就撕毀了當時承認外蒙古獨立的承諾。但是外蒙古那時候已經獨立了,中華民國的態度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所以我們就直接宣布說當時宣布承認外蒙古獨立是無效的,外蒙古還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當然是在國際法上是沒有什麼根據的,因為承認公民投票,公民投票他也獨立了之後,中華民國其實就跟他沒有關係了,不能夠再回復回去,就是說當時的承認是因為後來國際關係的變更是無效的。

            這一點其實對台灣人來講可能覺得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實際上也就代表說一個國家的獨立自身合乎國際法規範的意志表達,其實是最重要的,蘇聯雖然操縱外蒙古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刻,他還是要外蒙古舉行公民投票。在蘇聯境內所有的加盟共和國進入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的一部分的時候,都沒有進行公民投票。但是外蒙古,蘇聯是刻意的要讓他一定取得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民族自決的正當性,所以外蒙古就舉行了公民投票,當然結果98%都贊成獨立成為國家,於是他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了,蘇聯並沒有說讓外蒙古併入蘇聯,像現在的克里米亞或者是烏東四州這樣子的概念,而是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外蒙古獨立了之後,當然中華民國是非常憤怒,因為後來跟蘇聯關係惡化,我們就認為說既然跟蘇聯關係惡化,所以過去跟蘇聯的承諾都要撕毀,所以我們就不承認外蒙古獨立。當然這個問題,後來因為中華民國撤退到台灣來,1949年之後關鍵在於本身的生存問題,也就比較沒有時間精神去顧及到外蒙古的問題。

            一直到了1955年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外蒙古,當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申請加入聯合國,這當然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事件,當時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還有否決權,外蒙古是以新國入會的方式,因此當時我們為了表達我們的立場跟態度,我們決定要在聯合國裡面要行使否決權,就是否決外蒙古的加入,也就是否決新國的入會,於是在1955年中華民國就決定否決外蒙古的入會。蘇聯當然是非常的憤怒。,因為當時是蘇聯提案推薦外蒙古入會,當時有13個國家一起要宣布入會,因為在1950年代有很多新興的獨立國家要入會,於是在新興國家入會的時候,其實美國跟蘇聯對於彼此陣營裡的國家要申請入會,都採取一種開放的作為,也就是說東歐共產國家譬如說像東德,東德是後來的,波蘭、捷克等等,這些共產國家要加入聯合國的時候,美國是不予否決,對於這些西方陣營的國家,特別是中南美洲國家要申請入會的時候,蘇聯也不予否決。這個是保障聯合國的一種公平參與以及開放性的一個做法,美蘇兩國其實對這個議題都達成了共識,不過相互達成共識的情況被中華民國打破了,中華民國決定要用否決權來否決這件事情。

            (2)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這份文件是1955年12月5號,這是蔣中正總統的親筆,當時他要當時駐聯合國的大使蔣廷黼先生使用否決權,否決外蒙加入聯合國。大家看到他這個字比較潦草,而且這些是他的電報稿,所以通常是下面的人撰稿之後,然後他自己再做修正,也有些時候是他自己親自寫了,後來也覺得這個要修,所以他就自己修正,他自己修改他自己的文章,是非常認真,不會說自己寫了文章之後就敝帚自珍,覺得我寫了之後就不可動搖就完全不再修正,不會!他常常自己親筆起草非常重要的文稿,然後在起草了之後再反覆的進行修正,所以現在流傳下來典藏的這些有關於他親筆的文件,經常是相當的不容易閱讀,因為他自己的字跡以外,然後又會有很多塗改、加注這些的痕跡,因為他是給他自己看的。12月5號的時候他當時下令蔣廷黼先生,意思就是說對於聯合國組織以來,基本上來講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精神,現在俄共固執外蒙入會之提案,我國應該貫徹政策,實施否決權,不受任何輿論壓力動搖。所以他的態度其實是還蠻強硬的。

            (3)
            12月8號其實蔣廷黼已經跟當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通了電話,通了什麼電話呢?他說我們在安理會因應外蒙入會案,決定中華民國那時候,還是蠻強悍的,決定以進為退,就是說先向安理會提出13國入會案,就是中華民國推薦13國,當然已經有13個國家提出申請,但是這個由我們來幫他們提案,這點老實說以當時的國際情勢來講,其實並不需要特別走這個程序,但是我們就表示說我們在聯合國是很有影響力的,因此這當時有13個國家,但是我們對這13個國家,我們說尼泊爾、芬蘭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了,所以我們決定不推薦這兩個國家,不提案推薦這兩個國家,而且代之於什麼韓國跟越南,而且我們也主張說把西班牙、義大利還有日本入會的決議案予以通過,各位朋友看到這裡看到說西班牙、義大利跟日本我們主張要予以通過,有沒有朋友知道為什麼?這幾個國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是戰敗國,對很好。就是說日本跟義大利都是二次大戰的戰敗國,聯合國本來承認這個創始的基礎,就是對於這些軸心國家,作戰的同盟國,所以兩個軸心國,義大利是比較早在1944年就宣布投降了,而德國當然比較慢1945年才投降,日本也是1945年才投降,聯合國當時還有所謂的敵國條款,就是在有些地方對於這些國家還是視為敵國,在聯合國憲章裡面還有這樣子的痕跡。當時中華民國也很大方,二次大戰已經結束十年了,十年是一個里程碑,所以對於義大利、日本入會,我們是趕快給它通過吧。

            為什麼還有西班牙呢?有沒有朋友知道,當時西班牙是佛朗哥政權,好像也是他們那一群,對很好,大家掌聲鼓勵一下。因為西班牙佛朗哥的執政,佛朗哥的國民政府,佛朗哥的政府也叫國民黨,佛朗哥國民黨政府在整個1930年代、1940年代都是親納粹,是站在軸心國這一邊,雖然在二次大戰的時候,他並沒有直接的加入軸心國,所以戰後幸免於戰敗國的命運,但是他親德的立場,讓他在二次大戰之後在歐洲曾經一度受到差別待遇,譬如說北約成立的時候就沒有邀請他。西班牙也被推薦加入,當時我們一方面可以說是對軸心國表示的善意,但是還有朋友可不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西班牙在當時我們要特別推薦他?除了對軸心國家、戰敗國家表示善意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宗教嗎?一黨獨大,當然了,西班牙其實跟我們很接近,當時的中華民國是很接近,也是反共,佛朗哥其實跟蔣中正也是差不多的地位,在統治國家的態度,之後這些需要轉型正義的地方其實都很類似,當時為什麼特別拉攏西班牙?最重要的就是西班牙對拉丁美洲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拉丁美洲尤其是中美洲跟南美洲,除了巴西之外,幾乎都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對於拉丁美洲有相當的影響力,其實一直到今天也還是這個樣子,所以當時拉攏西班牙,也是有我們的目的。

            不過當時我們有一個態度被很多國家所批評就是說你要把尼泊爾、芬蘭這兩個國家踢掉,就是把他們這些提出申請的國家把它踢掉,因為他們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了,然後代之於韓國跟越南,韓國跟越南當時是處於分裂的狀態,有南越北越、南韓北韓。所以跟中華民國情況比較類似,韓國跟越南當時也都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盟邦,因此我們也當然有拉攏他們的意思,表示說我們也是蠻小的,國家情勢雖然也是比較艱危,可是該當老大的時候還是可以站出來當老大,當然我們這個做法是一個姿態。葉公超不愧是中華民國最優秀的外交家,葉公超就跟蔣廷黼說,現在維持原來的13個國家,但是沒有加列韓國跟越南,但是也沒有外蒙古。這對我們來講就是比較有利的時候,那就是讓13國加入好了,也就是說當時我們的方案就是說只要沒有外蒙古的話,最好的話就是11加韓越,如果其次的方案就是沒有外蒙古,但是13國維持原案,這個都可以了。於是蔣廷黼就在1955年12月9號跟葉公超報告說已經把這個提案送到安理會了,那安理會怎麼辦呢?當時我們的目的就是說迫使蘇聯反對或行使否決權,這個意思就是說蘇聯可能就會反制大韓民國跟南越加入,於是就行使否決權,那這樣子的話外蒙古當然也就不可能再跟這些國家一起加入了,而且必要的時候就是說我們如果要行使否決權否決外蒙古的話也拉蘇聯下水,蘇聯去否決韓國跟越南,相形之下我們否決外蒙古就比較沒有那麼突兀了,也比較沒有那麼的違反聯合國會籍普遍化的原則。所以說老實話這個手法也還是蠻奸詐的,但是我們又推薦韓國跟越南,雖然被蘇聯否決,但是表示說我們其實是支持自由國家入會的,那蔣代表報告美方對我們的提案是什麼?美方對我們的提案是不反對亦不贊成。美方為什麼不反對不贊成?有沒有朋友知道?美方實在那時候的態度就是覺得你中華民國台北當局是夯枷,就是說老實說你顧好你自己就好了,怎麼樣能夠保衛台灣緩解你自己的這些問題,其實就已經很好了,不要再想這麼多了,所以美方對這些態度,其實並不是特別的支持,但是也沒有特別的反對。而且美方長期以來對於用否決權去否決新國入會就非常的有意見,他們認為這個是不符合聯合國會籍普遍化的原則,而且否決權因為蘇聯手上也有,所以如果美國向來認為如果美國常用否決權的話,蘇聯就有道德理由,就正當性說他們也可以常常在用否決權。這點是美國是不願意看到。所以美國對這件事情是不贊成也不反對。

            後來當然就是因為蔣中正總統的強烈意志,所以葉公超就告訴蔣廷黼說我方最高策略為在安理會中不必行使否決權,但是仍能阻止外蒙入會,最好就是大家都反對他,我們就不必做壞人了,但是如果迫不得已的話,我們就只好行使否決權,在安理會中達到阻止外蒙入會的目的,就放手去做了,所以不用擔心了,這是當時的一個態度。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轉變?美國為什麼會這樣子?其實我們讀書會的主題是從國史館檔案看台美關係,也就是中華民國跟美國的關係。對於這件事情其實也是1950年代美國跟中華民國衝突的一個點,因為中華民國經常就是有我們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其實跟美國的看法不完全接近,時至今日,到底中華民國的看法跟美國的看法,哪一個比較符合台灣的利益?我想大家自己判斷。

            有朋友說為什麼美國不直接反對?
            因為我剛才跟大家報告,美國實在不喜歡看到動用否決權來否定新國入會,不管誰有否決權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現在再來看,從1949年中華民國撤退到台灣來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樣子的情況


            (4)
            我們現在再來看其他的檔案,這裡是一個1949年10月31號,因為我們這次是10月份的讀書會,所以我特別找了一個1949年10月份,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但是這些文件老實說現在在台灣也沒有人在注意,大家看到這些泛黃的紙頁,這就是我們的命運。這份文件是1949年10月31號,當時駐美大使顧維鈞電告蔣中正,當時國民政府處境危急已經撤退到了廣州了,當時英國跟法國對於中華民國非常失望,英國跟澳洲、南非等大英集團國家,可能在年內就要承認中共了,然後法國可能會稍微晚一點。美國本來要聯合各國一致,這一點就是認為說阻止英國承認中共已經是很難做到了,最近美國政府密議,如英法等國承認後,聯合國安理會中國代表更替問題勢必發生,也就是說美國已經在討論說,如果英國法國都在承認中共之後,聯合國安理會的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一定會發生。大家看這個日期是1949年10月3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剛好滿一個月,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中華民國就開始面對聯合國裡面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從1949年就開始,這個時候美國的考慮就是說如果中國代表權更替的問題的時候,英法等國一定跟蘇聯一致投贊成票,換句話說看來是蠻危險的。美國國務卿的意思就是說美國可以棄權不要反對,或者是贊成,但是贊成的話,政府對於國會是很難交代,美國的國防部長就說違反美國反共的基本政策,所以美國應該要行使否決權,否則不然就等於是要援助中共。所以在當時來講,這是1949年10月中華民國一個困難的時期。


            (5)
            到了11月2號,這份文件相對比較清楚,外交部機要室就是跟蔣中正報告就是把剛才那份文件再做一個說明,這份說明是什麼呢?這份說明是說駐美國的顧大使在10月31日來電,就是說美國當局對於承認中共問題已經開始在討論了,因為英國、印度、澳洲、南非等國就已經要在今年底明年初承認中共,法國恐怕很快要承認,那時候的聯合國安理會一定會發生接受中共代表問題,英法等國一定跟蘇聯一致投贊成票,國務卿的意思就是說美國要棄權,這件事情就不管,換句話說中華民國就真的是沒救了。美國的國防部長就是說不要行使否決權,他態度說不要行使否決權,而且是反對,反對的意思就是說,否決權就好像是間接援助共產主義,然後跟美國反共的國策其實相互矛盾。意思就是說,如果真的在那個時候發生了聯合國安理會討論說接受中共的代表問題,就是討論要不要把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趕出聯合國,美國一個是美國國務卿主張棄權,國防部長是說不要行使否決權,而是反對。各位朋友這差別在哪裡?有沒有朋友可以告訴我?如果在1949年的時候就開始在討論中國代表權,然後把中華民國趕出去,讓中共進來。美國的態度當時國務卿是說棄權,美國棄權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國防部長就說我們就反對,但是我們不要否決。有朋友知道為什麼當時美國是這種態度?有朋友說因為中華民國不受歡迎,這是當時的答案,是對的。大家掌聲鼓勵一下!因為美國當時認為說國民政府敗退到台灣來,已經是在中國失去民心的一個政權,根本沒有代表權。我們還支持他幹嘛?而且國際間也都承認中共了,如果只有我們否決的話,中共進不來,等於是美國一國用否決權去對抗英法這些國家,美國認為,我支持一個在中國已經得不到人心又不能控制中國領土的政府有中國代表權有什麼好處呢?還要換得代價是否決掉英國跟法國,這些還算是我們盟邦的提案,從任何一個角度看起來都是不划算的。所以當時美國態度就是非常清楚,但是我們也不想支持中共,因為我們反共,所以我們要嘛就棄權,要嘛就反對。可是如果美國只投出反對票,而不是否決權的話,中共會不會加入聯合國?百分之百一定會,因為這時候美國就只是一票而已,所以那時候的確是一個相當危急的時候,大家看這個日期是1949年的11月2號。


            (6)
            好,到了1950年6月3號,當時的俞國華,後來俞國華也當過中央銀行總裁,也當過行政院院長。他當時在美國,就把這些相關的事情向蔣總統做報告,他說當時美國國務卿艾其森向國會報告三外長會議,就是美國、英國跟蘇聯的外長會議,答覆議員周以德的詢問。他說美國對聯合國中共代表權問題,艾其遜怎麼回答周以德的問題?艾奇遜說美國對聯合國中共代表權問題服從多數,不擬施用否決權,當夜直之外與周常談,據分析此事頗嚴重,聯合國秘書長李氏赴蘇事前想已得美某方諒解,又馬帥在30日演說,強調聯合國之重要亦不為無因,中共攻台固必無成,但一旦中共參加聯合國美某方即有借口,繼之以承認。

            所以當時來講,其實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已經受到很大的挑戰了,就是美國認為如果中共要加入,美國是不想使用否決權的。那為什麼這裡要找出這些文件的意思就是說,美國從以前到現在就不贊成用否決權去否決新國的加入,那麼這個當時中共要加入美國不想用否決權否決。所以各位想一想,中華民國對外蒙要加入聯合國用否決權,美國態度會是什麼?答案當然是非常清楚的。那美國為什麼不喜歡用否決權,當然他有他的一定的看法,但是總的來看在這個地方他有他的外交考量。

            (6)
            但是大家注意到俞國華先生的這份文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來繼續往下看,他說如果中共案通過的話就等於把中國活埋了,這個就是中華民國就等於是沒有了,但是他一方面就說美國的人民對於承認中共是非常不贊成的,建議我方要採取積極的反攻,這個反攻是在美國的輿論反攻,不是真的反攻大陸。以期集中輿論要求參議院通過議案,堅決表示反對承認,或者是進一步要求美國代表使用否決權,來予以挽回。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在美國發動輿論戰,堅決表示反對希望美國參議院通過議案。各位朋友,換句話說中華民國從1949年撤退到台灣來之後,到了1950年6月,美國對於是不是要承認中共,是不是要不反對中共加入聯合國,可以說到了幾乎已經快要做出決定的階段,所以那時候其實是中華民國最危急的時候,是在1950年的6月。那跟今天來講,其實今天2022年的10月,也可能是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中共即將最可能犯台的時候。所以在今天晚上,我們來看這個文件可以說是有格外的意義。
            (6)
            但是大家看這個文件的內容,其實俞國華先生也沒有那麼緊張,他為什麼沒有那麼緊張呢?我們看他後面怎麼說,他說台灣猶如二次大戰的時候北非自由法國的產生,這個自由法國是將來法國人民解放的新希望,所以他說這個其實是沒有關係的,然後美國軍事當局對於保守台灣也是蠻焦慮的,所以這也不必太擔心。那我最近到處去訪問各方,所以意思就是說中國代表權縱使沒有了,但是我們還有台灣,所以台灣還是蠻重要的,對日和約也還沒有簽訂,所以台灣的歸屬也還沒有最後的打算,也不一定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當時其實這些外省的菁英政治人物看得很清楚,中華民國或者是整個國民黨政權的存在的安危是在於台灣的安危,而不是在於中華民國國際地位的安危,這樣各位可以了解嗎?所以現在國民黨很經常在那邊強調說什麼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台灣,還是什麼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子,杯子破了水就流散了。這個在歷史上來看完全不是這樣,當時俞國華、顧維鈞,這些外省籍的高官其實都已經看得很清楚,因為他們當然不知道二十幾天之後韓戰就要爆發了,但是他們就看到說美國承認中共,中共加入聯合國,這些事情其實是遲早要發生,但是他們也沒有很緊張。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知道台灣這個地方是中華民國的寶地。

            (7)
            在1950年6月14日俞國華又發了一個電文,他說我們要堅決使用否決權,不能夠取決於多數,但是可能也沒有用。但是他當時也看得出來說中共如果參加聯合國就成了國際間公認的合法政府,我政府在國際間就沒有地位了,在1950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看出來這一點,俞國華就直接跟蔣中正說,如果讓中共進入聯合國,他就成了國際間公認的合法政府,我政府在國際間即無地位了。
            (7)
            1950年代就看得很清楚了,所以後來這些很多人說沒有加入聯合國也沒有關係,在1950年的這些政府高官看來顯然就不是這樣子。但是他當然還是說我們還是要盡量的要努力維持了,但是因為我們中華民國對聯合國欠費也欠了很多錢,所以這有可能就是形成我們會籍的一個問題。
            (7)
            第二個他說我政府爭取美國援助的方法,第一個就是要就台灣本身的重要來立論,也就是不要總是強調我們是中國代表權,這個是1950年6月14號,他說只就台灣本身的重要立論,爭取美援。第二個法國這個也蠻重要的,我們要跟法國謀求軍事合作。然後第三個就是我提出美援數字,力求實際,不求不存討價還價心理,目前只講保衛台灣,暫時不提反攻大陸。這個是俞國華當時的建議,所以說老實話,這些人都算是很明白了,腦筋都很清楚,就是強調說我們還有台灣,所以最重要就是要保台。第二個就是跟其他國家合作,第三個就是跟美國要援助要務實出發,不要討價還價。但是後來蔣中正總統老實講也沒有怎麼聽他的話,所以大家看到現在國民黨有沒有在紀念俞國華?沒有,完全沒有,甚至很多人,根本也不知道他是誰。

            老實說我看台灣的歷史,不管是本省外省,真的腦筋比較清楚還是真的有貢獻,看得比較清楚的人都是沒有被紀念的!像他講這話其實很清楚,今天中華民國台灣的政策跟當時接近七八十年前,1950年距離現在也已經是七十多年了歷史,這些當時的主張也是很類似的。但是這中間強調一點就是說不要用否決權,是美國也不想用,那我們盡量的也不要用。
            (7)
            然後他這邊又講了一句重要話,他說美國國會今年大概不會再成立援華法案,然後我們這些人現在了解就是說在美國收到的台灣官方報告,常常故意歪曲、假造事實,以逢迎某方。所以大家看到他說我們中華民國台灣的官方報告,常常故意歪曲、假造事實、逢迎某方,當時他沒有講,實際上就是在討好美國的共和黨。所以他認為說我們中華民國要向在台灣的美國記者,主動的供給正確事實,不要特別的歪曲假造事實跟逢迎某方。這是以前的,我沒有在講現在。現在有沒有這種現象,有沒有特別逢迎某方,還是說假造事實,我想這個大家自己判斷。

            反正在國家危急的時候,常常就是會有很多狀況。以前就是會有很多狀況出現的時候就是國家危急的時刻,當時來講俞國華講得很清楚,我方的報告都是歪曲、逢迎某方,連美國記者都有同感,當時看他是什麼時候,1950年那是中華民國最危急的時候,所以老實說他頭腦是還蠻清楚的,不過後來這些文件當然也沒有特別很多人去研究,然後他又常常對蔣中正總統也還是有一些比較率直的建議,他說他當然就是用一個美國的國會議員說我們從海南島撤退,戰略上、經濟上都有這個理由,但是宣傳上殊欠斟酌,現在譬如說5月5號我們中華民國宣布舟山與台灣目前同等重要,但是我們自己又從舟山撤退,自相矛盾,所以這些都要特別注意,不要特別為仇我者所利用。意思就是說我們對美政策第一個就是主動的供給正確事實,第二個就是不要自相矛盾。這點還是蠻重要的。

            所以我們就看到當時聯合國的狀況,一開始在1949年的確是相當危險,可是美國當時並沒有打算利用否決權否決中共。當然不用否決權,除了美國認為聯合國應該要會籍普遍化,所以不要讓蘇聯也有濫用否決權的理由以外,一方面也是說對於中共問題他也不想過於得罪其他盟邦,因為如果盟邦都要支持中共,都跟中共建交了。老實說美國也不想說跟其他國家為敵,特別是中華民國在當時看來似乎也不怎麼值得支持,這是一個蠻大的問題。不過好在像這些風雨飄搖的情況在1950年6月25號韓戰爆發後全部的都為之改變,所以發生在遠方的戰爭經常對台灣的命運都有很大的影響。


            有朋友問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是說,中華民國當時是不是常任理事國?對,但是入會的話如果一個常任理事國反對,是不是就不能夠進入了?
            這重點是在於什麼?因為中共從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他就強調他始終的策略不是新國家加入聯合國,因為如果是新國家入聯合國的話,中華民國一定會反對的。所以他從一開始,他爭取這個議題的方式就不是以新國的方式入會,他是來質疑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也就是中國該由哪一個政權來進行代表。中共認為中共政權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佔有了中國99%的土地,所以中國該有哪一個政權來代表,這個基本上來講是對他們有利的。那只要爭取夠多的國家認為中國該是由他們來代表,那他們就一定會成功。所以這是有答案,而且是在方法論上來講是走正路。他判斷說敗退到台灣來的中華民國政府要在國際間代表中國是有其困難,也不容易被其他國家所接受,所以只要國際情勢有所改變,完全講道理,你說台北當局代表中國還是北京當局代表中國?這個在世界上讓各國來評斷,是不是有問題的?不是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所以他爭的是中國代表權,那中國代表權的話涉及一個國家內部的政府承認問題,所以中華民國就沒有辦法行使否決權了,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所以中共爭取聯合國代表權的策略,也就是他入聯,他一開始就是正確的方式,而不是以新國入會,新國入會老實講不要說中華民國否決了,美國都有可能會否決,所以他不走這條路,他走的是說中國這張椅子要來誰來坐的問題。他佔了中國的領土,只要爭取夠多的國家認為中國那張椅子該讓他坐就可以了,這個就跟邦交國的多寡有絕對的關係,所以中共認為只要是把這個位置坐到了,那當然因為他佔有中國的99%領土,所以由他來代表中國,基本上來講不是問題。那他雖然是共產主義政權,但是蘇聯也是共產主義政權,他也可以聯合國有會籍,所以國家政體的性質並不是聯合國會籍的必要條件。這個聯合國會籍的重要性,剛才俞國華在1950年就講得很清楚了,如果這個沒有聯合國會籍的話,在國際間就沒有合法性了,就等於是被活埋一樣,看得非常清楚。所以這個是當時的策略。但是聯合國也沒有排除既有國家的條款,所以換句話說如果採取兩個中國的策略,就是說出現了另外一個叫做中華民國就是作為一個國家存在,那不管是中共還是其他任何政權,其實都很難把既有的國家排除出去的。所以中共就很清楚知道,他不是要排除中華民國,而是要排除台北當局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那很多國家也看出這一點,譬如日本,日本就說那這樣子的話趕快弄成兩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自我台灣化,就是說至少就中華民國自我國家化,你就趕快成為一個既有的國家,那中共要入會,但是他不可以趕走在這個會議廳裡面的任何一個其他的會員國,因為聯合國如果說一個國家可以趕走其他的會員國的話,這個就天下大亂了,蘇聯可能要趕走中南美洲國家,美國可能要趕走東歐國家,所以這個是不會發生的。所以我們剛才為什麼先講1955年的那個案子,就是說13國要入會,我們覺得裡面有兩國已經承認中共了,所以我們就不想推薦他入會,但是我們縱使有否決權,我們也沒有辦法、也不便否決他們入會,這點其實是還蠻重要的。如果說我們用這個當武器,去否決說你只要哪個國家跟中共建交的話,我們就否決你入會,你就沒有聯合國會籍,說老實話是蠻有用的武器,但是美國是不主張這樣用的,所以我們這個武器也只用過一次,就是否決外蒙而已。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但是美國對我們否決外蒙其實也是蠻有意見,就是說不贊成也不反對了。其實他後來到了1961年甘迺迪當了總統之後,他就具體的提出反對了。


            我們再來看到了1961年,外蒙再次又捲土重來了,他又要宣布加入聯合國了,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又想否決他了,我們又想用否決權的方式再重新如法炮製一次,要把他趕出去了,但是這一次蘇聯學乖了,蘇聯這次推薦外蒙古入會,他就挑了一個非洲國家叫做茅利塔尼亞,茅利塔尼亞這一年要申請入會,蘇聯就要否決茅利塔尼亞入會,是看到中華民國你都可以否決外蒙古,為什麼不能否決茅利塔尼亞,但是蘇聯另外一方面又跟非洲說我不是看你茅利塔尼亞不爽,我是因為你台北蔣邦否決外蒙,這很不正確,大家都是獨立國家,他憑什麼否決,所以我否決,其實是出於這些不義的行為,然後非洲國家得到蘇聯的暗示,非洲國家就提出說如果茅利塔尼亞因為這種理由而被蘇聯否決的話,那在聯合國每年的中國代表權的審議討論裡面,我們非洲國家當時有13個國家一起站出來宣佈就不再支持台北代表中國,我要支持北京代表中國,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這個當然就會對中華民國的代表權產生立即的毀滅性影響,當時蔣總統的態度是什麼?大家知道嗎?蔣總統的態度很簡單,就是說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否決。這個是我們的立國精神,但是如果真的否決下去,就是你死前最後一次否決了,因為你只要一否決的話,你的中國代表權就會被那些國家馬上用選票讓你下架。換句話說,你以後也再也沒有使用否決權的機會了,所以就等於是如果你要否決就是死前最後一次否決了。蔣中正總統的決定就是不管了,這件事情關係就是重大,於是這件事情誰要解決呢?甘迺迪!你必須要解決,反正就是你要解決就對了,如果你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我就否決外蒙古,然後最後結果就是非洲國家怎麼樣,反正你就是要幫我解決就對了。

            這個有朋友問說,要怎麼樣把中華民國的會籍下架?
            這個很簡單,就是你這裡的中華民國,我們要先討論你這裡的中華民國是指聯合國裡的中華民國,還是指台北的政權?聯合國裡的中華民國是很難下架的,因為中華民國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裡面是有這個名稱的,第二個,既有的國家在聯合國除非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決議,不然是不能夠把任何國家從裡面下架。所以大家看到俄羅斯去攻打烏克蘭,他也沒有被下架,然後北韓這樣的國家也沒有被下架,伊拉克攻打科威特他也沒有被下架,所以聯合國既有的會員國要被下架的話,在過去的70年來是沒有過這樣的先例,除非大部分的會員國都同意,但是當時顯然是湊不到這個票數。但是國家內部的代表權轉移由不同的政權來代表,這個是經常發生的,譬如說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的這個會籍就由俄羅斯繼承了,又譬如說兩德統一之後,東德的會籍跟相關需要繳納的會費,這些就由西德統一繼承了。所以國家內部政權的轉移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既有的國家下架是不行的。因為國家內部發生內戰這是很常見的,發生內戰之後換了一個新的政府、換了一個新的國號、換了一個新的憲法,但是既有的國際法主體是沒有改變的,所以還是在聯合國裡面,只是換一個政府派一群新的代表進來,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有朋友問說,為什麼俞國華說失去會籍等於活埋呢?
            因為當時以中華民國來講如果失去會籍,在聯合國裡面就沒有代表權了。而且你既沒有辦法代表中國,台灣又沒有獨立成國家,那你在國際間變什麼?變成鬼魂了!俞國華的意思就是這樣,就是說我們台北政府就是蔣中正總統帶來的政府,既沒有宣布台灣獨立,也不是說台灣就是我們的國家,然後在國際間又不能代表中國。那我們到底剩下什麼東西?那我們是什麼?就完全變成一個地方政府,或者是中國的地方政府是這樣的概念,這樣OK嗎?這樣既不能代表中國也不能代表台灣。



            到了1961年這個問題又來了,那這問題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等等我們還是先把1955年的問題看完好了,1955年剛才講到一半了,不好意思。
            (3)
            好在1955年這時候,要強調否決,這個時候否決了,這個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蔣代表在1955年,民國44年的12月29號跟葉公超報告,當時這個蔣代表是要用英文寫的後來翻譯成中文,他就說美國報界對我們阻止外蒙古加入聯合國一事立論分歧,紐約時報是反對的,紐約先鋒論壇報也是認識不清,意思就是都是反對的。不過一些小報例如世界電訊報、美國人報、每日新聞及每日鏡報,這些反應都說,紐約郵報,這是一個右派的小報就是說也是覺得說很糟糕。紐約郵報大家有沒有印象?台灣人可能對紐約郵報沒什麼印象,大家記得紐約郵報就是最挺川普的那家報,其實他也是一家很老的老報了,然後美國的地方報紙都比紐約的各大報來的更加的友善。然後接下來我們繼續再繼續往下看,入會案開始辯論的時候,加拿大還有提案國家,都是企圖製造混亂空氣,什麼叫製造混亂空氣?意思就是說其實是反對的,因為加拿大都是英國系統的,然後多數代表心存成見竟不願聽取他人意見,所以這個就是外交家用字遣詞就是這樣,他的意思就是說聯合國多數國家對於我們這種否決的態度,是贊成還是反對?很明顯是反對,所以他當然講的就很婉轉,空氣很奇怪啦,大家都有很多誤會啦,都不想聽我們的意見啦,這些都是代表我們其實遭到很多反對,所以我在政治委員會發言的時候,不得不力求溫和,意思就是其實他也知道我們用這個理由否決外蒙其實是很沒有道理然後若干代表聆聽之後,就向我表示說本人對貴代表所言雖難贊同,但是對你所謂的陳述深為欽服。意思就是說我不贊成你的話,不過你的英文很好。這個都是外交家的話,重點是在前面那句我們對你的話是沒有辦法贊同,其實他是用非常委婉的方法,向台北這邊報告說其實我們否決外蒙古的作為是很少有國家支持。
            (3)
            所以很多國家當然就是對我們同情,但最重要的就是美國,這裡面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相信艾森豪當時給蔣中正的電文跟國務院的建議是相左,國務院杜勒斯的建議就是說可以否決,但實際上艾森豪是反對的,他就很又委婉說艾總統之左右可能已為英國及加拿大方面的努力所滲透,這意思也是外交用語,意思就是說艾森豪支持還是反對?艾森豪也是反對的,所以大家也看清楚,艾森豪他就很委婉說,他沒有說艾森豪反對,他就說艾森豪可能已經被英國跟加拿大所影響了,意思就是反對,這個是1955年的事情。所以後來過兩年我們就把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就燒掉了,跟這件事情不知道有沒有關係,我們是很難說,但是當時來講的確存在這樣的氛圍。

            這邊插一個題外話,大家知道今天美國在台協會又教大家說英文了,他們今天提的英文諺語是什麼?丟毛巾,他們今天的英文諺語是丟毛巾,意思就是要趕快投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要承認失敗,老實說美國的諺語有千千萬萬句為什麼突然挑這一句?好像我也不知道,尤其是現在快要到Halloween,他其實可以講一點輕鬆的東西,但是突然教起大家講英文,我也覺得很奇怪。

            好的,我們再繼續往下看,美國駐聯合國的代表,他說因為美國舉棋不定然後深感鬱鬱,美國政府發現美國人民以美國棄權為恥之後,他才公開表示說美國政府事實上一向反對集體入會辦法,大家把這句話仔細看一遍,美國政府事實上一向反對集體入會辦法,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說剛才我們在前面講一次推薦13國入會這件事情,實際上是剛好跟美國人是對著做的,美國人是反對集體入會,因為集體入會的話各國狀況不一樣,就容易被蘇聯所暴力影響,現在居然連你們中華民國這種都要來暴力影響,用集體入會來達成你們的否決單一國家的政治需要,美國是其實不高興,所以美國是反對集體入會。所以最後結果就是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好像贏了,但是實際上是輸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講說我們對美方所為皆予容忍,意思就是美方的態度其實跟我們是不同的,如果美方態度跟我們一樣,那我們容忍他就不需要了。所以看這些舊文件,其實也可以充分,也可以不能講充分,就是說也學到很多一些外交的用詞,以及政府到底是怎麼在行為跟對外交往。有從一月跟我們讀書會跟到現在,就會發現這跟台灣很多人在討論什麼外國的行為,什麼戰略研究所,外國怎麼樣,什麼習維尼怎麼樣。其實大家會發現政府的行為跟表態,其實是非常細膩的,絕對不是像大家想的,就是這麼像人與人的互動之間,這麼直率的,連是連一個文字、遣詞,都是有極多的講究。像譬如說我不同意他的話,我們就會說我們對他極為容忍,這也不是單獨說不同意他的話等等。
            (3)
            好,我們再繼續往下看,這邊還有一個范登堡參議員,他在美國也是非常知名的參議員,他就說五個常任理事國自動協議不對和平息爭及新會員入會使用否決權,意思就是美國的重量級參議員主張不要對這些和平的狀況還有對新會員入會使用否決權,這就等於是說你們中華民國是在亂搞。好,所以最後他當然就是只好緩頰說其實美國一般人,對這個也是不太重視,反正我們主張義大利、西班牙跟葡萄牙也都入會了,所以拉丁美洲各國也就不會再算帳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意思就是他非常委婉的說我們這種否決,美國是不贊成的,然後當時他就說我們不想讓中共入會是成為美國1956年大選的政爭是否明智?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把這些中國問題變成美國的政爭,他說我實在不敢說這是不是明智,意思就是不明智。回應到2020年的時候,台灣真的是一面倒的介入美國的政爭,至少對美國的政爭有非常明顯的表態,在60年前的外交,外交家看起來是很不好,就是不要把台灣的問題、中國的問題變成美國大選的政爭,1956年他們要大選,所以1955年我們也不要把這些事情鬧得太大,但是到了今天的台灣,今天的中華民國是不是有反其道而行?這個我們是不知道。
            (3)
            我們再繼續往下看,最後做了一個總結報告,就是說外蒙脫離中國,其實是我們當時正式的對外說這是我們接受雅爾達密約的結果,那我們就是說中蘇廢約之後,外蒙獨立就失其法律依據,這當然是我們的一面之詞,所以中國人民都說我們外蒙是我們的領土,這件事情還有待將來收復大陸之後另來解決。如果我們准許外蒙入會就對他的現行地位予以國際承認,使其地位固定化永久化,這點是說對了,所以當時我們反對外蒙入會,是有這樣子的理由。

            到了1961年外蒙又要入會了,我們剛才講到,這次蘇聯用非洲國家茅利塔尼亞入會的方式作為要脅,中華民國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美國要處理!你美國不處理不行!對不對,所以我們就派了副總統陳誠到美國去,直接跟甘迺迪會談,陳誠就跟甘迺迪說我們希望美國第一個不要讓中共入會,第二個否決外蒙,美國說這兩件事情應該要分開吧,因為否決中共入會,這個目前我們還是支持你們中華民國,所以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外蒙要入會這件事情,老實說基於會籍普遍化,而且現在非洲國家態度已經很清楚了,我們也不要得罪非洲國家吧。不然的話,得罪非洲國家其實對我們都不利,其實甘迺迪講的很委婉,非洲國家如果真的鬧起來的話,對誰最不利?當然是對中華民國最不利,因為美國他有什麼問題呢?他的聯合國會籍怎麼會有問題呢?所以這個其實是講的非常委婉的做法,這個就跟現在台灣一大堆人說,台灣的矽盾,所以全世界都要看我們,其實在外國人看來是不是真的這樣想?有時候他們只是客氣,講說其實你們很重要,對我們也很重要,實際上他只是告訴你說,其實這件事情我說對我很重要是一種客氣話而已。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這個否決事件後來就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還是打算要否決外蒙但是美國反對,於是在1961年的8月29號甘迺迪總統正式寫了一封信給蔣介石總統,這封信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我認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外交文件,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看。1961年8月19號美國甘迺迪總統致總統函,請放棄對外蒙陸會使用否決權,當時是用打字的但不是很清楚,這份檔案是非常重要的,一共有九頁,但是居然並不出現在蔣中正總統或是蔣經國總統的檔案,而是出現在陳誠的檔案裡面,這個也是蠻奇怪的,這封文件我念一遍給大家聽。
            (8)
            他說總統閣下,陳副總統已經回到台灣了,我對於你派遣這麼卓越、幹練又信託的代表像陳副總統這樣子的人來美國,我實在覺得很棒。陳副總統以貴國政府對雙方共同有關問題的立場做明確的陳述,所以我現在要來寫一封信,來確認一下這些陳述到底是不是你真正的意思。這次會談並沒有對所有問題都有協議,但是證明了兩國對基本目標的立場,還有對維護跟加強傳統友誼都非常的重視,在此一路上本人尤其深信陳副總統保證中國政府在其應付共匪挑戰之努力中,絕不為美國製造困難。通常這種身份的人講這種話的意思就是什麼?就是你已經製造我的困難了。並保證貴國政府,任何對美關係的主要考慮,在於不增加美國的困難,或者是美國的聲望遭受打擊。老實說在外交文件上出現這種話意思就已經是指責了,意思就是說貴國政府其實是你已經在增加我的困難,或者讓我的聲望遭受打擊了。
            (8)
            接下來甘迺迪就講說,在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的國際鬥爭中,聯合國也是一個主要的戰場,不論吾人對聯合國的力量或弱點作何估計,我們要承認聯合國在很多問題上一個是強大的力量,陳副總統說中國政府對於不使聯合國的戰場拱手讓與共黨,這個是非常重視。美國政府也完全同意,我也向陳副總統說明美國對於保持中華民國之聯合國會籍,以及阻止北平政權進入聯合國一節,是用其本身的聲望作為強固之承諾。意思就是說聯合國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我已經對你有承諾了,這個承諾是非常重要。大家記不記得拜登總統在2021年被問說美國會不會協防台灣?他回答說會,因為我們對台灣有承諾。美國人老實說對於承諾這件事情是非常在意的,如果他對你有承諾,那他的態度當然就會有所不同。這個跟台灣很多人不懂外交的,或者是不懂國際關係的人,很喜歡動不動講什麼利益、國際利益、國家利益其實這個是有蠻大的不同。
            (8)
            我們接下來往下看,甘迺迪又說這次就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我跟魯斯克國務卿曾經向陳副總統就維護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以及阻止北平政權入會事,大略陳述吾人所建議的策略,我相信現在我們美國所訂的這些戰術計劃,是現在的情況下所能夠擬定的最佳計劃,但本人不得不坦率的向你報告,貴國政府如竟使用否決權阻止外蒙進入聯合國,則此項計劃實有不能取得多數支持之嚴重危險,吾人對於此情勢業經詳細研究,如茅利塔尼亞因貴國此項舉措而不能入會,則大多數非洲法語國家勢必就中國代表權問題投票反對中華民國以茲報復。美國總統講這種話已經是非常非常嚴重了,至其不合邏輯、違反正義,固非所計也。此一情形如竟實現,吾人甚縱盡全力,中華民國政府勢必被排而為中共取而代之。
            (8)
            陳副總統就此一問題所談情形,尤其是閣下就是蔣先生,你7月1號對我派去的莊萊德大使講的話,其實是一樣的,那你明明就知道否決外蒙入會的可能後果,但是你卻準備要接受這種後果,不想變更原來的立場,本案經過的紀錄不管是從1955年以來,明白表示說你認為這件事情涉及你們中華民國的根本利益,我知道這件事情對你很重要,但是我必須要強調這件事情不僅影響中華民國政府,其涉及美國的地位聲望也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現在柏林危機對自由世界是有威脅,如果你中華民國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你要退出聯合國,而不願意對於這個任何有高度重要性的問題上,做這個退讓。基本上來講我要忽略就是說你不僅對中華民國的利益,還要對我們美國的利益予以審慎考慮。
            (8)
            中共如果進入聯合國,對我們美國的利益是很嚴重,但是我們美國仍留在聯合國內繼續領導自由世界會員的重大責任,但是美國實現這些領導權的能力,勢必因為中國代表權問題上所遭受的失敗而遭受嚴重的損害,而且這個損害是你造成的。因為我的屬下已經跟我講,非洲法語國家對於否決外蒙入會一定會影響你們中國代表權,這些非洲法語國家都會因為這些事情,把你們中華民國的責任歸到我們美國的頭上。

            這樣各位聽到了沒有?美國剛才已經講得很清楚,第一,聯合國很重要。第二,你們這樣幹,到時候你一定會被人家趕出去的,因為他們很不爽。第三,你們這樣會害我們美國也很沒面子,因為他們一定會覺得說你們這樣蠻幹的,責任是在我們美國的頭上。所以說老實話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外交抗議,而且他是先派當時駐台灣的大使莊萊德先跟蔣中正會談,結果蔣中正就強調說我一定要否決,後來蔣中正派陳誠到美國,他又跟陳誠講,結果還是沒有辦法,那我只好親自寫信給你了。所以這個老實說,一而再、再而三的外交溝通,其實常常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家看到這個美國的國會議員團接二連三的來到台灣,老實講就我這個念國際關係的人來講其實是有點怕怕的。

            (8)
            我們繼續再往下看。甘迺迪說中華民國政府在公開場合跟在美國方面秘密會談之中,都曾就何以為什麼要阻止外蒙加入聯合國這件事情提出好幾項言之成理的理由,本人茲願就此提出商榷。美國總統說要對你們提出商榷,老實講這已經是相當重的話了。他說中華民國政府說明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問題,貴我雙方皆不願因為權宜而向蘇俄的敲詐伎倆屈服,然後對這種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舉措與默認,這個我也同意了。外蒙是不是具有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會員資格,的確是有問題的,但是這個非洲法語國家因為蘇俄的問題,認為說這已經是權力政治的問題,所以並視中華民國跟美國對外蒙入會案投票情況來決定對中國代表權問題的投票,這是非常冷酷的事實,所以吾人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為了達到阻止中共進入聯合國這個更重要目標,我們一定要對次要的外蒙問題保留戰術彈性。所以老實說美國就說你們不要否決,這是非常的不利的,對我們各式各樣的利益都會有很大的妨礙。
            (8)
            甘迺迪接下來又說外蒙入會是蘇聯的戰術勝利,但是如果你中華民國否決外蒙入會,那我們就失去對中國代表權的多數支持,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由中共取而代之,這兩者不能相提並論。而且你中華民國一旦失去席位,外蒙立刻就迅速入會,所以最後結果是你是自殺了也殺不了敵人。也就是說你否決外蒙,最後結果你也很快的就沒了,因為他們一定會投票反對你,所以你也出去了,你出去了之後老實講外蒙一定會迅速入會。這其實就暗示說如果沒有你,我們美國的意思也不會否決外蒙,你出去了之後外蒙還是會入會,意思就是說我們美國也不贊成否決外蒙,而且我們也不會去否決外蒙,所以這個當然就話都很重。
            (8)
            最後一段,這個其實非常的重要,本人並認為必須強調中華民國政府對此一問題所採取舉措,就其本身安全利益而言亦具有潛在之重要性,中華民國政府如失去聯合國席位,則欲防衛中華民國政府之軍事行動,有必要時美國號召自由世界共與支持之能力而勢必減損,且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安全之支持,不能純就軍事而論,政治外交以及經濟之措施亦均極為重要。中華民國政府如因其對於聯合國之態度而進或失去大部分自由世界之同情,並使其本身之法律地位遭受損害,則此舉措難取得自由世界之支持,中華民國政府一旦退出聯合國,則其日益孤立必不可免,蓋其他國家勢必先後承認中共,在中共各種壓力之下,如何維持對中華民國政府之切實支持,勢必成為日益困難之問題,即美國本身在此一問題上亦有日益孤立之真實危險。中華民國政府如不顧一切而拒絕維護其在聯合國之地位,則對於其本身之安全以及美國之利益,勢必為發生嚴重損害,此事為中華民國政府所絕不應忽視者也。

            大家看到沒有,這是甘迺迪在1961年8月寫的非常清楚的。這一段話,可以說就是中華民國的墓誌銘,甘迺迪在1961年就講得很清楚你退出聯合國是你的損害,你要人家支持你,還是要我們美國號召支持你,在必須要軍事支援的時候都會非常困難,而且其他國家陸續會承認中共,所以對你們來講,只要真的這樣做了,將來就會碰到很大的困難,這段話可以說大概在後來的十年以及到現在,中華民國或台灣在外交上碰到的所有問題,可以說甘迺迪在那時候已經看得非常清楚,如果你現在拒絕維護你在聯合國的地位,對你本身的安全一定會有嚴重的損害,然後現在要防衛你的軍事行動,有必要的時候美國要約集自由世界來支持的能力有嚴重損害。2023年中共就要武力犯台的話,老實說要怎麼期待聯合國在國際上有所幫助,只能光靠美國一國的力量。所以其實剛才這一段,老實說我覺得在台灣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應該要讓台灣的每一個人知道,過去外國領袖曾經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領袖做過怎樣的建議,話都講得這麼白了,也不是暗示,直接就告訴你。
            (8)
            但是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我們繼續往下看,這頁相對來講就差不多要結束了,當然他還是講了一些好話,他就說我已經跟陳誠講了,美國也已採納中華民國政府的意思,停止承認外蒙的談判。那意思就是說,你只要對外蒙申請入聯合國這件事情你不否決,那我就無限期延後這種談判,我就不跟外蒙建交、不要跟外蒙接觸。這樣你覺得滿意了吧?所以說美國老實講看中華民國就跟遇到小孩子一樣,然後呢?外蒙入會申請不獲通過,那我們對於你們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所做的努力成功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美國政府認為中華民國政府不使用這項否決極為重要,中華民國政府如果同意不使用否決,那美國也就棄權,雖然我們沒有辦法保證其他國家也要棄權,但是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最低限度的讓步。所以意思就是說我也不是白白要你們,除了跟你們講好以外,如果你們不否決的話,那我們也不會跟外蒙建交。意思就是還是請你們做一個最低限度的讓步。這是甘迺迪寫給蔣中正先生的信。
            (8)
            陳誠在後面加了幾句話,他說來函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我們放棄對外蒙入會使用否決權,但是來韓措辭雖甚溫和,但亦盡其威脅利誘之能事。老實說這個威脅利誘,這個就是陳誠的追加,各位看這個特定的族群對美國人的看法,其實就是這種態度,一以貫之。這個是對你威脅利誘,他談的都是你們自己的問題,如果是怎樣的話死的是你不是我美國,然後希望這樣子並不是要為我們本身,也是為了美國繼續想要跟蘇聯打交道。
            (8)
            所以他也是要這樣講,所以將來的他這種敲詐,他說美國在敲詐我們也可以用在任何的民主國家。這個是陳誠的附註。所以這個看到了就是甘迺迪在1961年寫給蔣中正的信。





            有沒有人想要知道蔣中正怎麼回信?那大家看一下他怎麼回信。
            (9)
            蔣中正先生就有回函是在8月16號,甘迺迪寫信10天後蔣中正回函。這個是絕對機密,他說總統甘先生,陳副總統訪問貴國回來,我要謝謝你,並由莊萊德轉達這個月的信,所以非常感謝。所以這個其實也是外交禮儀,外國對我們表達善意,他邀請我往訪,我們要寫封信說謝謝你邀請我往訪。所以各位就可以理解到說為什麼我在臉書上會強調,拜登說要武力護台,我們實在應該拜登說一次,我們總統就要回應一次,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這是外交基本禮儀。

            蔣中正先生說外蒙跟共匪就是蘇俄長期侵略中國所造成的傀儡政權,所以其重要性雖然不太一樣,但是都是一樣的,本質是出無二致,所以阻止共匪入會,雙方目標相同,阻止外蒙入會的得失利弊自應周密諮商,以求徹底諒解。意思就是說我看你也是沒有仔細來跟我討論,講的也是不夠周密,也是很不爽。
            (9)
            現在聯合國大會要開會了,貴國政府宣布說暫停跟外蒙建交談判,這個是很對的,那我們都很感謝。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說,你們要運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使外蒙入會申請不能獲得必需之7票,以避免迫使敝國在安全理事會行使否決權。意思就是說外蒙不能入會是誰的責任?美國!就是請你們去想辦法,盡量讓外蒙得不到7票,外蒙就沒辦法得到多數同意入會,我們就不用行使否決權,我們就不用去得罪非洲。換句話說是你們去幫我們想辦法就對了,這封信其實整個重點就在這裡!然後他說5月10號我們駐美大使館,曾經向你們的國務院見告你們棄權了,然後英國、土耳其、智利、厄瓜多都很可能會棄權,所以你們沒有問題,如果你這個時候叫我們不要否決,那等於是承認侵略成果,反而是對你們的威望是大有關係的。蘇俄否決茅利塔尼亞入會是他的手段,絕對不是只有挾帶外蒙,而且是為中共的入會開路。
            (3)
            所以如果說這個陰謀得逞的話,以後一定會挾帶他們入會。那貴國既然你們知道蘇聯在勒索,你以自由世界領袖的地位應該要聯合自由國家正義號召去拒絕,對不對?而且要用義正詞嚴的理由,不能承認外蒙跟反對其進入聯合國的行為,要去跟法語國家懇切勸導,意思就是說這是你們的責任。如果你知道這是蘇聯的行為,做領袖當老大,你就要去斷然拒絕,還要去跟非洲法語國家懇切的勸導。那因為反正他們是靠你們的,所以他們當然會聽你的,否則若對其過分遷就,使其甘為蘇俄利用,那麼把其挾帶外蒙入會的陰謀,那亞洲各反中國家都會深感沮喪。所以換句話說如果你們過分遷就的話會得罪亞洲國家,其實就是得罪我,亞洲其他國家根本不會去管這些事情。所以如果說你只是為了非洲國家一時的好感,損害亞洲反共盟邦的團結,這個實在是不太好。意思就是你們美國要去解決,這個是很重要的。
            (9)
            我國深知維持在聯合國的地位當然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如果我國容許外蒙入會,為條件換取非洲法語國家對我國合法代表權的幫助,這是本末倒置,這不行,這個是過度遷就。要不然就是這樣子,我們就棄權、我們勉強棄權,這是我們最低要求,要不然我們就是要否決。最後結果就是講了一大堆,外蒙為什麼會脫離中國,跟共匪竊據大陸都是雅爾達協定的關係,就是你們美國的責任。然後中蘇友好條約是無可避免的後果,這個慘痛的教訓全國上下記憶猶新,所以之前燒了你們的大使館,你們應該也記憶猶新吧。然後我國在六年前行使否決堅守嚴正立場,這個是很有用的。在東亞各國反共心理上皆已發生重大的影響,所以這個是對的。
            (9)
            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如果我們默認外蒙進入聯合國,自毀立場,我們就無以對全國愛國軍民,所以也讓大陸六億同胞嚮往自由及在拯救的希望為之幻滅,結果只有投入共反匪懷抱,供其驅使。所以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否決,大陸六億同胞會更加效忠共產黨就對了。吾人阻止外蒙入會的立場,實在是無法變更,意思就是說這件事情不用談了,我們只要根據本案就據理力爭,應該就不能克服,所以這件事情我們還是要否決。
            (9)
            有朋友問說7票的意思是什麼?
            因為當時聯合國常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15國,如果說有7票不同意的話,那大概就沒有辦法超過三分之二,所以到時候就是他就沒有辦法入會,所以就是棄權為止。

            所以最後結果就是蔣總統他就是拒絕了,換句話說他跟甘迺迪就起了衝突,甘迺迪希望中華民國不要否決,可是蔣總統這封文件字跡比較模糊,因為這實在是很悠久的文件,但是很明顯他是完全不同意的。所以中華民國跟美國就發生嚴重的歧見,這個是在1961年8月的事情

            那麼之後到底是怎麼解決的,因為今天時間的關係已經到了9點25分,所以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我們11月再把後續的發展,以及對後續的影響再跟大家做一個介紹。我們今天對外蒙問題,還有中華民國跟美國之間的交涉,跟彼此之間意見的差異,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之前講到八二三砲戰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有朋友反應就是說心臟要很強才能夠接受那樣的事實,所以我們今天講這個相對來講是比較緩和,大家心臟有沒有覺得比較好一點?比較可以接受?


            有朋友問說台灣入聯能不能比照外蒙入會?
            其實就很簡單就是新國入會,然後就要逼中共不否決,就這麼簡單。但是現在中共當然他沒有這種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所以他一定是否決到底的,所以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理解嗎?如果以現在的態勢來講的話,我很難想到不否決的理由。因為他現在活蹦亂跳的,老實講他憑什麼不否決。當年1955年我們只有台灣一個地方,我們都可以否決外蒙,難道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麽鴨霸的政權,他不能否決我們?我實在想不出理由。

            後來1961年我們最後沒有真的否決,是因為我們自己這個就用一張畫面來說明,1961年後來我們是沒有否決,為什麼我們沒有否決?這個答案很簡單,就是用這張圖可以說明,就是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是泥菩薩過江了,甘迺迪已經講得很清楚,如果我們再否決的話,非洲法語國家就集體反對我們的中國代表權,我們就是死前最後一次否決。如果說將來中國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說他如果是再否決的話就是他死前最後一次否決,那當然有可能。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這樣大家對今天的討論還有沒有問題?我們今天討論外蒙獨立由來的歷史、使用否決權的難處、美國就這個問題和台灣的交涉,還有1949、1950年外省菁英對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已有清楚的思考。

            有朋友問說美國為什麽要改革否決權?
            根據目前的聯合國憲章,答案是五個字,絕對不可能,因為俄羅斯跟中國會反對到底。安理會是15國,常任安理會理事國是5國,其他10國是非常任,兩年要改選一次。

            有朋友問中華民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
            因為各國逐漸支持中共的主張,所以支持台北當局代表中國的國家越來越少,最後結果中華民國就失去代表權了。就是各國撤銷對台北當局代表中國的承認。不過沒有會籍或喪失代表權之後,也不是馬上就喪失國家地位,譬如代表權喪失是1971年10月25日,但韓國、美國、日本還是承認中華民國,真正是不是國家還是要看其他國家對你的承認而定,所以邦交國是非常重要的,有朝一日沒有邦交國的時候,那就真的完全不是國家。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所以台灣現在很多人說邦交國不重要,全部斷光光也可以,這樣其實是自殺的行為,只要沒有國家承認你是國家,那你就真的不是國家了。

            我們今天的讀書會就先到這邊,謝謝大家的參與。



            文件來源:
            文件一:〈籌筆—抗戰時期 (五十七)〉,《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10300-00057-024

            文件二:〈籌筆—戡亂時期 (二十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10400-00025-059

            文件三:〈對聯合國外交 (七)〉,《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20-003

            文件四:〈我與聯合國〉,《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90103-00001-230

            文件五:〈我與聯合國〉,《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90103-00001-231

            文件六:〈我與聯合國〉,《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90103-00001-237

            文件七:〈我與聯合國〉,《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90103-00001-238

            文件八:〈石叟叢書續編-訪美專輯〉,《陳誠副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8-010109-00008-008

            文件九:〈中美關係(一)〉,《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5-010100-00055-022
            • 蒙古國
            • 外蒙古
            • 聯合國
            • 葉公超
            • 蔣廷黼
            • 蔣中正
            • 外蒙入聯
            • 顧維鈞
            • 俞國華
            • 中國代表權
            • 韓戰
            • 聯合國否決權
            • 茅利塔尼亞
            • 甘迺迪
            • 陳誠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國城講堂13 論裴洛西訪問亞洲、三星先於台積電宣布量產3奈米晶片、英國脫歐後對中國外交政策 20220731

            • 2024 Oct 05

            國城講堂14 論裴洛西訪台灣及韓國、中國軍事演習造成的影響及台灣的因應 20220810

            • 2024 Oct 05

            歷史講堂 02 國家滅亡史——南越

            • 2024 Oct 05

            國城講堂07 再論俄烏戰爭與台灣安全 20220306

            • 2024 Oct 05

            歷史講堂 04 國家建國史——北越

            • 2024 Oct 05

            歷史講堂 03 國家建國史——新加坡

            • 2024 Oct 05

            • 使用說明
            • 部落格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本網站內容版權為張國城老師所有,引用圖片影音版權為原單位所有